APP下载

磁共振在脑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6-24姜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1期
关键词:急性期磁共振准确率

姜鹏

(扎兰屯市中蒙医院磁共振室,内蒙古 扎兰屯 162650)

0 引言

脑静脉窦血栓属于一种少见脑血管疾病,以头疼为主要表现。主要由感染、心脏病、妊娠、颅脑损伤等疾病引起,但是在临床上,该病发病后并没有特异性表现,因而容易出现误诊,进而延误了病情,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而尽早确诊脑静脉窦血栓疾病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和治疗情况,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有CT、磁共振、血管造影等,而其中磁共振诊断的价值最高。为了进一步探究其诊断价值,本研究特选取本院40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探究磁共振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选自本院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取40例,研究时间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取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为22-65岁,均值为(38.5±4.1)岁,病程5h-4个月,均值为(2.11±0.2)月;对照组取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为21-64岁,均值为(39.4±3.2)岁,病程4h-5个月,均值为(3.10±0.5)月。纳入标准:①未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②符合临床脑静脉窦血栓诊断标准患者;③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②意识障碍患者;③不同意本研究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方面不存在特异性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实验组予以磁共振检查,采用1.5T超导磁共振诊断,层厚设置为6mm,层距设置为0.6mm,通过T1WI、T2WI序列扫描。MRV应用2D-TOF成像方式,层厚为1.5mm,矩阵设置为512×192,FOV设置为20×20cm,其中TR设置为35ms,TE设置为3.9ms,翻转角度控制在80°。从患者前额进行扫描,到后枕部技术,观察脑动脉影像。

对照组予以常规CT检查,予以患者螺旋CT诊断,扫描层厚为0.5mm,间距为1mm。

1.3 观察指标

①诊断准确率(观察两组患者确诊患者,诊断准确率=(确诊例数/总例数)×100%);②影像学表现(CT表现、MRI表现)。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实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0.0%(18/20),对照组为60.0%(12/20),存在差异 (P<0.05)。

表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分析(n%)

2.2 影像学表现

通过CT表现上看,患者静脉窦呈现高密度特征,其深部静脉和皮层均呈现高密度特征。通过增强扫描后,发现患者脑静脉和静脉窦呈现空三角特征,充盈不足。对于急性期疾病而言,CT征象呈现弥漫性、局限性的脑肿胀特点,而脑部深静脉呈现扩张特点,静脉出现脑梗死,形成了侧支循环,增强了灰质强化。以空三角征、高度密度三角征、素带征,通过平扫、横切面扫描、增强扫描均可出现高密度征。

通过MRI表现上看,患者横窦3例、上矢状窦2例、直窦7例、窦汇6例、乙状窦2例。大部分患者血栓呈现短T1和短T2改变,血管呈现条样状,MRV显示为低信号充盈缺损。对于急性期患者而言,T1WI等信号、T2WI信号较低;对于亚急性期患者而言,T1WI信号和T2WI信号均较高。慢性期血栓信号明显较弱,血流信号消失,周围水肿梗死,对于合并出血者血流信号复杂。

3 讨论

脑静脉窦血栓属于一种临床特殊性脑血管疾病,其中发病部位包含有上下矢状窦、直窦、乙状窦、横窦等,其中以上矢状和横窦两个部位为主[1]。从临床上分析,该病的致病因素极为复杂,无论是妊娠又或是外伤均会诱发。根据疾病病型区分,该病可分为炎症性疾病和非炎症性疾病两种,发病群体主要以幼儿及青壮年为主,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一旦出现血栓后,可能引发患者窦脉鼻塞、脑脊液吸收、窦脉狭窄等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该病症状以头痛为主,还有可能并发恶心、眩晕、呕吐等症状。但这类症状特异性比较差,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早诊断、早治疗是重要的诊疗原则[2]。

临床诊断中,一般采用DSA诊断,能够对患者血管扩张情况进行清晰的显示,明确窦壁不规则,显影时间较长、病灶受累充盈等现象,而后判断患者的疾病病情[3]。但是这种检查方式创伤性比较大,难以发现脑梗死相关病变。而利用CT诊断,能够明显辨别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但是在血管扫描中影像显示情况比较差,容易遗漏。在平扫过程中,发现患者静脉窦会呈现索带征,横切面呈现高密度征,但这种征象多见于急性期患者,慢性与亚急性期均少见,临床诊断效果不佳[4]。通过磁共振诊断,并不会受到血栓信号的影响,能够清晰的显示患者脑血管当中的窦腔粗细、狭窄等情况,对患者静脉异常扩张的征象也会明显显示[5]。另外,该诊断方式对于患者软组织的特异性比较高,通过多方位成像的方式在平扫过程中并可明确亚急性期患者。而对于急性期、亚急性期疾病而言,可依据其血流信号的变化来明确疾病情况,诊断敏感性较高,对患者静脉窦血栓也能确诊[6]。

但是MRI诊断仍然存在一定的难点。其一,对于慢性期血栓患者而言,往往存在再通性,因而静脉窦血流信号也能得以恢复,因而增加了诊断难度。其二,对于急性期患者而言,其ST序列中无论是血栓信号还是血流信号,其征象类似度比较高,因而极其漏诊[7]。其三,通过MRI诊断,虽能对血管情况进行表现,但是对于部分大脑血栓而言还是无法明确显示,特别是对于直窦、大脑静脉类血栓而言,更加难以诊断。而磁共振血管造影(MRV)属于一种简便、快捷的诊断方式,其脑静脉结构比较细致,诊断效果较好,能够更加明确诊断[8]。将MRI联合MRV进行联合应用,能够保证静脉窦血流不显影,并不会造成高信号、狭窄信号缺失的征象。其中MRI诊断能够显示患者脑部大静脉、小静脉、内静脉[9]。而MRV诊断不会受到血栓信号的影响,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角度来对患者静脉窦的病变情况进行显示,对于早期的脑静脉窦血栓而言有着比较高的诊断价值[10]。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0.0%(18/20),对照组为60.0%(12/20),存在差异(P<0.05)。通过CT表现上看,患者静脉窦呈现高密度特征,其深部静脉和皮层均呈现高密度特征。通过增强扫描后,发现患者脑静脉和静脉窦呈现空三角特征,充盈不足。对于急性期疾病而言,CT征象呈现弥漫性、局限性的脑肿胀特点,而脑部深静脉呈现扩张特点,静脉出现脑梗死,形成了侧支循环,增强了灰质强化。通过MRI表现上看,患者横窦、上矢状窦、直窦、窦汇、乙状窦等信号均存在。大部分患者血栓呈现短T1和短T2改变,血管呈现条样状,MRV显示为低信号充盈缺损。部分患者血流信号消失,周围水肿梗死,对于合并出血者血流信号复杂。

综上所述,对脑静脉窦血栓患者采用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能明显提升患者诊断准确率,并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疾病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急性期磁共振准确率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