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2021-06-24郝永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1期
关键词:准确率细菌发生率

郝永芳

(太原市太航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发展以及药物的广泛使用,患者接受有关治疗后所接触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等逐渐增多,而感染发生率也随着增高[1]。现阶段来看,微生物检验方法是一种临床常用诊断感染患者的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主要适用范围包括:(1)呼吸综合征患者;(2)严重感染患者。上述患者感染发生后由于病情难以控制且无法合理预测病情发展,因此影响到患者的后续治疗。对于正在接受手术的患者而言,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将使其生命健康安全受到较大程度威胁。有关资料显示,微生物检验能够明确易感人群以及传播途径等,最终将感染范围缩小,继而提高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本文将对其进行有关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微生物检验;患者类型:医院感染患者;患者共50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按照感染控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有16例、9例,平均(42.21±5.35)岁,病程(2.24±0.34)周。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有 17例、8例,平均 (41.86±6.26)岁,病程(2.33±0.18)周。两组医院感染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感染控制方法,医生凭借自身经验对感染加以控制,与此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使用抗感染药物。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应用常规感染+微生物检验控制方法:首先,开展微生物检验之前,鉴定细菌种类以及细菌形态;其次,采集医院感染患者的中段尿液,提纯所需细菌,对医院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检测(主要进行细菌鉴定,鉴定通过ID32E试条进行),鉴定结束后提纯结束后再进行药敏试验(采用ATBG-5试条进行);在开展药敏试验过程中,需注重环境卫生,一旦实验室的卫生不达标,将导致药敏试验结果出现偏差;最后,结束药敏实验之后,有关人员使用仪器筛选实验结果,筛选结束后确定用药。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感染(轻度感染为患者出现尿急和尿频和细菌尿且轻微疼痛感等症状、中度感染为患者出现尿不尽和血尿严重且疼痛感强等症状、重度感染为患者出现严重尿急和尿频且疼痛感剧烈等症状)发生率、检验准确率以及控制前后总满意平均评分(采用本院特制问卷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医院感染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有关操作越满意,分数越低说明医院感染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有关操作越不满意)和生活质量平均评分(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分数越高说明医院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分数越低说明医院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感染发生率、检验准确率采用χ2检验,总满意平均评分和生活质量平均评分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检验准确率比较

两组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轻度感染、中度感染以及重度感染)发生率、检验准确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检验准确率比较(n/%)

2.2 两组医院感染患者控制前后总满意平均评分和生活质量平均评分比较

控制前两组医院感染患者的总满意平均评分和生活质量平均评分(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比较未有显著差异(P>0.05),控制后两组医院感染患者的总满意平均评分和生活质量平均评分(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医院感染患者控制前后总满意平均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医院感染患者控制前后生活质量平均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物品的逐渐完善和增多,各种类型的感染疾病发生率显著提高[3]。有学者表明,病毒性感染的发生尚未找到特效治疗药物。部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尚未完全明确机制,因此人们热衷于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疾病,此时也会导致菌株变异率显著提高,增加人体的耐药性,降低人体抵抗力,最终使得人体健康受损。有关研究显示,感染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滥用抗生素;(2)接受介入治疗;(3)使用化学药物等[4]。感染发生后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也有可能导致患者预后效果不理想,部分感染患者需接受长时间治疗,从而增加其经济压力。基于此,必须采取感染控制措施。

多数资料显示,采取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获得理想效果[5]。控制感染的主要措施是:消毒灭菌。但是,在开展消毒灭菌操作之前需结合微生物检验手段明确具体感染类型。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让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抗生素药物。感染现象的发生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密切相关,通过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判断患者的具体感染情况,对不同类型的感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期加速患者康复[6]。微生物检验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使得其控制感染效果更为理想[7]。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感染情况,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准确鉴定细菌或病原菌,如果发现耐药菌,可对其加以分型,与此同时未明确患者的具体感染原因提供数据支持,最终显著控制感染状况。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轻度感染、中度感染以及重度感染)发生率、检验准确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上述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微生物检验能够显著提高感染控制效果,降低感染发生率,与此同时通过微生物检验能够减少患者重度感染发生率,在降低感染发生率的同时还能够积极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最终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微生物检验能够为预防感染和控制感染提供支持,医生通过利用微生物检验结果来准确判断患者的具体病情,测定细菌具体类型和开展药敏试验,最终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便于提高感染治疗效果[8-9]。也有学者表明,及时发现感染源也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10-11]。在感染发生早期阶段,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有效鉴别细菌和病原菌。对潜在的耐药细菌进行分型处理有助于医院准确分析和判断感染流行的具体范围,在开展相关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感染情况可控制细菌感染源[12-13]。除此之外,微生物检验技术还能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掌握细菌感染的潜在问题,继而保护好患者。事实上,开展微生物检验时,需先完成鉴定细菌或病原菌等工作,再为后续感染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一般而言,手术室以及病房是发生感染较多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之后能够确定感染源,在明确感染源后可阻断传播途径,合理处理医疗垃圾,定期消毒常规医疗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以及体温计等),最终缩小感染扩散面积。有关学者表明,癌症患者以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是常见易感人群,医院需加强重点保护,防止交叉感染发生[14-1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控制前两组医院感染患者的总满意平均评分和生活质量平均评分(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比较未有显著差异(P>0.05),控制后两组医院感染患者的总满意平均评分和生活质量平均评分(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比较差异显著(P<0.05)。上述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微生物检验能够显著改善医院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总满意评分,与此同时降低疾病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从而改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有关认知,充分信任医护人员,最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4-15]。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及准确率高,与此同时可显著提高医院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评分和总满意平均评分。

猜你喜欢

准确率细菌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细菌大作战
细菌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