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2021-06-24郭小艳
郭小艳
(湖北省云梦县人民医院,湖北 孝感 432500)
0 引言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以胸闷、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反复发作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持续性气道炎症,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儿童支气管哮喘属于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阐述。有研究报道支气管哮喘发作可能与体内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等有关。哮喘在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反复喘息和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咳嗽,胸闷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多于夜间及清晨发作,反复发作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1]。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发作需要药物治疗才能缓解,若急性期发作时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极有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后果,部分患儿甚至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2]。该病的主要病因是感染、患儿过敏体质、婴幼儿气道狭窄等。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引发的支气管哮喘在临床最为常见。笔者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睡前口服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均经过临床常规诊断[3]。采用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 2 组将其划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参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1.5~5.1岁,平均为 (2.1±0.6)岁;试验组:男 29例,女21例,年龄1.5~5.2岁,平均为(2.5±0.4)岁。两组患儿上述资料之间无差异,P>0.05.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哮喘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与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营养支持,抗感染,化痰,平喘,保持气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参照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使用方法:将0.5 mg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入生理盐水至 3 mL,吸入15-20 min,2次/天。实验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用法:2-5 岁4 mg/天,6 -14 岁5 mg/天,睡前口服,足量用药3个月[4]。两组患儿均用药治疗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偶有轻度哮喘发作,无需用药自行缓解,治疗后最大呼气流速(PEF)或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提高>35%,PEF昼夜变异率<20%,为临床控制;哮喘作明显减轻,PEF 或 FEV1提高25%-35%,PEF昼夜变异率<20%,需继续用药治疗,为显效;哮喘症状有所缓解,PEF或 FEV1提高15%-24%,需继续用药治疗,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4(IL-4)、血清免疫球蛋白 E(IgE)。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参照组的 84.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组患儿治疗前 TNF-α、IL-4、IgE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2 2 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组别 例数 TNF-α(ng/L) IL-4(ng/L) IgE(U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50 1271.42±166.34 512.73±101.64 112.54±16.85 49.69±7.12 1617.52±258.43 657.52±167.35参照组 50 1271.61±165.80 907.84±141.35 110.65±16.89 94.61±8.87 1618.24±248.32 1218±186.56 t 0.086 14.189 0.147 22.864 0.066 17.048 P 0.930 0.000 0.786 0.000 0.946 0.000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主要特征在于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属于异质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气促、胸闷、咳嗽等,大多在凌晨或夜间发作。而呼吸道症状表现与严重情况,会根据时间的不同出现变化,并伴随可变化的呼气气流限制。哮喘属于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对患儿家庭与社会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哮喘病因较复杂,目前临床暂无该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使得该疾病难以出现根治,但能够发现与患者遗传、生活环境、炎症、免疫等因素之间存在联系[5]。
布地奈德属于一种新型的非卤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与糖皮质受体靶向结合后调剂气道内的靶基因的表达,抑制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 T 淋巴细胞等相关哮喘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从而起到局部抗过敏和抗感染的作用[6-8]。孟鲁司特为受体拮抗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白三烯与其受体之间的联系,改善血管通透性,从而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轻中度哮喘症状,并降低急性症状发作频率[9-10]。同时研究显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互补作用,联合使用效果更好[11-12]。
有相关研究指出,服用孟鲁司特钠后在患儿的血浆中未检测到孟鲁司特钠的代谢物,表明该药对患儿机体的影响小,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同时,有关研究报道,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量,对预防患儿出现糖皮质激素类依赖性皮炎有重要作用;且两者能共同发挥协同作用,使缓解患儿气道痉挛以及抗炎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促进患儿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布地奈德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试验组比单独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参照组疗效更好,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参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 TNF-α、IL-4、IgE 降低幅度均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联合使用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治疗能在互相协同、互相促进的作用下提升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对机体的损伤,进而促进气促、咳嗽、湿啰音、哮鸣音等症状和体征的恢复,为患儿康复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儿童哮喘治疗中应用布地奈德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疗效更显著,能更好地控制症状,显著提升肺功能,降低炎症程度,安全、有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