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2021-06-24呼格吉乐徐宪芳
呼格吉乐,徐宪芳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神经内一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
0 引言
脑卒中属于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的一种,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等特点;据统计,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排名第一的致死病因,平均每21秒均有一人因脑卒中而死亡。而缺血性脑卒中则是脑卒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据了全部脑卒中患者的85%左右,故而,临床上通常将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卒中防治的关键[1-2]。药物抗血小板聚集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方式,其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均为脑卒中治疗的常用药物;且有研究显示[3],对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发挥更理想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基于此,本次研究探究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病患中的作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通辽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30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诊治指南》[4]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均经临床确诊;(2)患者发病时间均不超过72h;(3)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24分;(4)患者近期均未使用过影响研究效果的药物;(5)患者均对研究药物耐受,无药物禁忌症、过敏史;(6)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晓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脑出血或其他常见非缺血性脑疾病者;(2)排除恶性肿瘤患者;(3)排除伴有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者;(4)排除疑存在心源性栓塞患者;(5)排除确诊为发生在大脑半球两侧的缺血性卒中患者;(6)排除对本次研究不耐受者或存在药物禁忌症者;(7)排除不愿参与研究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其中男88例,女62例,患者年龄最小39岁,最大74岁,平均(55.9±3.0)岁;发病时间最短2h,最长17h,平均(7.3±0.9)h;观察组150例,其中男90例,女60例,患者年龄最小41岁,最大77岁,平均(56.8±4.4)岁;发病时间最短2h,最长18h,平均(7.7±1.0)h;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A(1≤NIHSS评分≤3)、B(3<NIHSS评分≤7)、C三组(NIHSS评分>7分);其中A组59例,B组57例,C组34例;对比病患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开展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稳定斑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同时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口服用药,一天一次,一次100mg,连续用药12周。
观察组同时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具体方案为第一天予以患者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氯吡格雷片(波立维,由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00mg以及60mg阿托伐他汀钙片强化治疗,从第2天开始治疗方案改为氯吡格雷片75mg/d,拜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方案不变,第四天开始阿托伐他汀钙片剂量改为 20mg/d,口服用药;3种药物联用21天后停用氯吡格雷片,后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长期口服,治疗期间调控血压、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连续用药12周。
1.3 观察指标
(1)根据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情况评估两组疗效,显效: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程度超过90%,病残程度为0级;有效:NIHSS评分下降30%-90%,病残程度为1-3级;无效:NIHSS下降程度未达到30%,生活难以自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5]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mRS)[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两者评分均与缺损程度呈反比。
(3)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4)对观察组中A、B、C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入院时、出院时、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入院时与治疗后3个月的mRS评分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疗效为64.0%(96/150),其中显效36例,有效60例,无效54例;观察组为83.3%(125/150),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59例、66例、25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45,P=0.000)。
2.2 两组NIHSS、mRS变化对比
出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NIHSS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3个观察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mR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mRS评分比较(,分)
mRS评分入院时 出院时 出院后3个月 入院时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 150 8.3±1.9 4.9±0.7ab 3.3±0.3 3.7±0.6 1.4±0.3对照组 150 8.4±2.0 6.5±1.0 5.7±1.2 3.8±0.7 2.5±0.4 T值 0.444 16.054 23.764 1.328 26.944 P值 0.329 0.000 0.000 0.093 0.000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6/90),其中1例为出血,2例为腹胀,3例为恶心;对照组为7.8%(7/90),其中出血2例,腹胀2例,恶心3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3)。
2.4 观察组内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组与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χ2=25.85、18.74,P=0.000、0.000)。;A、B 两 组 比 较 则 无 明 显 差异 (χ2=0.84,P=0.358);见表 2。
表2 观察组内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5 观察组内三组患者NIHSS评分及mRS评分比较
出院时、治疗3个月后,A组与B组患者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低于C组(P<0.05);且A组各指标均低于B两组(P>0.05),但B组治疗3个月后各指标结果均较为理想;见表3。
表3 观察组内三组患者NIHSS评分及mRS评分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为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并呈逐渐升高趋势。且该病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极易增加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负担[7-8]。因此,加强对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视非常必要。缺血性脑卒中作为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类型,如何进行有效防治仍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溶栓及抗血小板治疗为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较为常用的方式,但静脉溶栓治疗极易受时间窗的限制,多数患者极易因错失时间窗而难以进行溶栓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逐渐认识到血栓形成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形成的一项重要作用机制[9-10]。因此,临床上逐渐将抗血小板聚集作为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关键。而通过对血小板聚集率的监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从而可为药物筛选提供有效参考。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种类较多,其中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最为常见。其中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上唯一一种被研究证实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的药物;且该药物还被证实在减少高危人群缺血事件发生中有积极作用,故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有效应用。分析其原因,阿司匹林可通过对环氧化酶途径进行抑制的方式来对血小板聚集情况进行抑制,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及症状;且该药物还具有疏通患者心脑循环、改善血管弹性的功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人体胃肠道的损伤较小,故而更易于被患者接受[11-12]。但由于血小板聚集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而阿司匹林只能对环氧化酶途径进行抑制,对于二磷酸腺普P2Y12受体途径的作用甚微。而氯吡格雷则可与血小板表面的腺苷二磷酸受体进行永久性结合,从而可对腺苷二磷酸受体进行阻断,实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将其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于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发挥一定的协同功效[13-1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其临床疗效、治疗后NIHSS评分及mR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理论相符;此外,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观察组内神经功能不同缺损程度的A、B、C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A组与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 (P<0.05);A、B两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A组与B组患者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低于C组(P<0.05);且B组治疗后各指标结果均较为理想;提示该疗法对于较为严重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同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不仅对于轻型缺血性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改善神经缺损较重(3<NIHSS评分≤7)患者病情中同样可发挥积极功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