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以医药行业为例

2021-06-24石利娟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医药行业规模价值

石利娟

(廊坊明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065000)

2021年医药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医疗保障覆盖率的提高,国家对基本医疗投入的增加,药品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整个医药行业尤其是大型基础用药制造业开辟了潜力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医药集中采购和使用政策的实施,使得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利润空间减少,迫切要求医药制造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创新转型。面对当前复杂、严峻、多变的经济社会形势,医药制造业除面临政策风险外,还应注重经营风险、产品风险。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医药行业产品的特殊性,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不仅关系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医药行业商业贿赂泛滥,业务人员徇私舞弊,医药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我国医药企业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研究医药行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2002年美国根据安然有限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财务欺诈事件破产暴露出来的公司和证券监管问题设立监管法规《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SOX法案》或《索克斯法案》,要求公司管理者披露内部控制报告,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时提供依据,从法律上明确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我国于2008年和2010年分别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并要求主板上市公司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然而,自内部控制制度全面实施以来,医药行业内部控制规范指引的实施是否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内部控制的完善是否有利于医药行业企业价值的提升呢?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2016至2020年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对医药行业企业价值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国外关于内部控制对公司价值创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质量、融资成本等方面,直接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少。Hammersky(2008)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降低了企业价值;Cheng Dan和Zhang(2013)研究发现,如果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合理有效,将显著抑制公司低效投资行为。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普遍认为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价值提升。但是,采用的数据是在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全面实施之前或者使用的数据年限较少,不能良好的反映内部控制全面实施以来的效果。

李斌(2005)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能够影响企业价值。企业内部控制与现金流和折现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现金流和折现率是计算企业价值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企业应从全局出发,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池国华、杨金(201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价值创造效果及效率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公司的价值创造效果越好,价值创造效率越高,反之亦然;张川、沈红波、高新梓研究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以外部审计师的评价为标准,以房地产企业为样本,得出审计师能够准确地识别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实施程度,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和实施对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公司业绩有显著作用;宋常、徐国伟、张士强通过对非周期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得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胡雪艳、台玉红研究发现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与公司规模、与股权集中度呈正相关,与资本结构呈负相关;陈霞,马连福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以及企业成长的中介作用和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价值和成长具有正向的作用,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水平与企业成长、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价值管理理论认为,作为生产经营实体的企业必须创造价值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所有者、经营者等利益相关方最关心的也就是企业如何通过“价值管理”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价值越大。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按照证监会2012年行业分类标准,本文选取了A股2015年至2019年医药制造业公司数据。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一共获得877个有效数据,2015年至2019年的样本数分别为137,160,164,201,215个。本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迪博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Excel和SPSS软件。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企业价值是本文实证研究的被解释变量。在对企业价值的衡量研究中,通常采用财务指标、市场指标以及估算指标等方法,本文采用财务指标每股收益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变量。

2.解释变量

对于内部控制指标的计量,学者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种是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出发点,选取各要素的代表性指标,构建内部控制指标评价体系;一种是以内部控制目标为基础,选取代表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内部控制变量的衡量指标;第三种方法是将前两种结合起来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并由此诞生了“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等一批内控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使用。本文采用该指数作为衡量样本内部控制质量的替代变量。并对其取自然对数做平滑处理。

3.相关控制变量

企业价值不仅受内部控制的影响,还受很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鉴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企业规模、资本结构、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以及产权性质作为影响企业价值的控制变量。

(1)企业规模。公司规模越大越能实现规模效应,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价值。本文采用企业期末资产总额来衡量企业规模,并对其取自然对数做平滑处理。

(2)资本结构。由于负债融资具有节税效果,债务融资能够降低资本成本,增加企业价值。但是,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企业还本付息压力增加,破产风险增加。本文将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资本结构的指标。

(3)发展能力。企业成长能力与企业投资成正比,成长能力高的公司,投资机会越多,公司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投资,有助于提高公司价值。本文将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

(4)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一般情况下,盈利能力越强,现金流越多,企业价值就越大。本文将总资产报酬率作为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

(5)产权性质。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更加严格。国资委、财政部以及证监会等部门会根据企业情况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严格督促中央企业的贯彻落实,因此,在合规和资产安全方面,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更好。

表1 变量定义表

根据以上变量选择,构建如下模型;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企业价值EPS最大值为11.6089,最小值为-3.8569,说明各医药企业公司之间价值差异较大。平均值为0.5763偏小,说明医药行业EPS总体水平偏低,且行业差距较大。内部控制指数最大值为2.1265,最小值为0.9936,平均值为1.8596,说明医药行业内部控制整体水平较低。资产负债率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96%,说明医药企业资本结构相差较大。企业成长性指标最大值为744.91,最小值为-1.99,说明该行业企业成长性相差较大。

表2 描述统计表

(二)相关性分析

从相关性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公司价值与内部控制为正相关关系,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初步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公司规模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公司规模越大,企业价值越高。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价值负相关,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价值越低。企业成长性与企业价值相关关系不显著。总资产报酬率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总资产报酬率越高,企业价值越大。产权性质与企业价值的相关系数为正,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相比较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价值创造效率更高。

(三)回归分析

表3 相关性分析表

从表4和表5表中可以看出,该模型的DW值为1.98,接近2,说明本文的数据不存在残差自相关性。调整后的R方为0.415,可见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解释度。

表4 模型摘要b

表5 ANOVAa

从表6中可以看出,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正相关,标准化相关系数为0.062,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即企业内部控制越好,公司价值越高。

表6 系数a

在控制变量方面,公司规模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见,公司规模越大确实能带来规模效应,促进公司价值提升;资产负债率与企业规模正相关,但没有通过检验。由于负债融资具有节税效果,在一定范围内,债务融资能够降低资本成本,增加企业价值。但是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企业还本付息压力增加,破产风险增加。因此,有学者也认为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公司规模呈倒U型关系。企业成长性没有通过检验,这是由于医药行业成长性差异较大,发展极不平衡导致的结果。总资产报酬率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企业价值越大;产权性质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说明中央或地方国有企业投入资本的价值创造效率相对于民营企业效果越好。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为了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医药行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事实证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一方面,从内部环境入手,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能履行,建立企业反舞弊机制,减少代理问题的产生。建立和完善信息沟通机制,防止因信息不对称使得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另一方面,全面梳理企业业务流程,找出关键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同时,识别增值作业,消除非增值作业,促进企业价值链提升。

(二)扩大医药行业企业规模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企业规模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提高企业规模,能够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水平参差不齐,小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的关系,公司可以通过兼并、股权收购、资产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建立行业壁垒,增强公司竞争力。

(三)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力度

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受到的监管更少,因此,监管部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高度重视内部控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效果。为民营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创造更多的条件,真正发挥内部控制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

猜你喜欢

医药行业规模价值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浅谈医药行业管道布置和设计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一粒米的价值
辽宁省企业专利产出与经济产出相关性研究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