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目新闻:全媒融合传播两会“好声音”

2021-06-24周保国

新闻前哨 2021年4期
关键词:好声音楚天都市报

◎周保国 黄 忠

今年1月23日-27日,是湖北两会时间。两会报道历来是各家媒体大显身手的“竞技场”,今年的全省两会也不例外。与往年不同,今年两会会期紧,任务重;疫情防控形势复杂,措施严格;受众网上活跃度强,对媒体融合成果要求高。

今年,楚天都市报正在全力打造自有新媒体平台——“极目新闻”。1月18日起,楚天都市报全媒体第三方平台账号,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人民号、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等,统一更名为“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据了解,从纸端到指端,《楚天都市报》早已不再只是一张报纸,而是集主报、社区读本及行业读本、新闻客户端、社交账号、各类资讯平台号、视频账号、垂直公众号等50多个传播渠道的全媒体矩阵。目前,这一矩阵的黏性用户超3500万。极目新闻问世不久,全省两会召开,在这样的背景下,报道全省两会成为极目新闻问世后的首场遭遇战,也是楚天都市报全媒融合传播的一次大练兵。

讲好两会故事,传播两会“好声音”。楚天都市报紧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主线,纸媒紧扣热点、焦点话题,通过记者现场探访、连线代表委员、报道部门作为,回应读者和市民关心关切;新媒体两微一端,则通过创新传播手段,更加注重产品的可视性和交互性,拉近了与百姓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共振湖北!政府工作报告赢得11次掌声》,《封面湖北》等融媒体产品让人耳目一新,形成了刷屏可见的全域性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报纸紧扣民生热点,回应读者关切

2020年是湖北历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2021年又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开启新的逐梦征程,关乎6000万荆楚儿女的未来福祉,今年的湖北两会备受关注。

两会报道,融合传播,既要新意,也要深度。楚天都市报坚持市民报的特点,通过集中报道两会期间的民生热点和民生话题,深度回应市民和读者的关心关切。除了少数重要程序性报道外,报纸端选取的题材民生味浓、市民化足、可读性强,报道既有分量,又有质量。

今年两会期间,楚天都市报浓墨重彩推出“代表委员话重振”“两会热点”“两会热议”“报告解读”“代表行动”等栏目及一批重点话题和深度报道,涉及百姓民生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报道,不仅拉近了两会与市民的距离,还为湖北两会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比如,政协委员报道首日,楚天都市报聚焦政协委员们带了哪些建议上会,精心提炼了几个关键词:营商环境、疫后重振、长江大保护、女性健康等内容,采访委员建言,话题十分可议可读;去年,战贫是湖北三大攻坚战之一,楚天都市报推出综述报道,聚焦如何让产业扶贫更精准、进一步助推湖北乡村振兴,政协委员们的建言献策十分具有前瞻性;荆楚大地上,9.3万名五级人大代表,始终奋战在一线。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指导下,楚天都市报推出《民有所呼 我有所为——人大代表在行动》系列全媒体专栏,记者跟随10位人大代表走进基层,记录他们为民解难、尽心履职的点点滴滴,并选取三名代表的典型事迹见诸报端,体现人大代表的履职作为;1月24日,湖北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楚天都市报聚焦湖北十三五发展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远景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等进行深度解读,当天共推出了10个整版的两会报道,点面结合,冲击力强。

梳理两会期间见报的重点报道,《“23245”防控措施是抗疫制胜“密码”》《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10%以上》《两院工作报告“防疫”成关键词》《全省经济总量将跨越6万亿元》《建设健康湖北 增进人民福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8000公里》《未来将推动设立长江生态法院》《确诊和疑似患者医疗费用“零负担”》《鼓励企业发红包留员工就地过年》《代表建议推行免费婚检》《代表委员建言守牢基层防疫第一线》等无不是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又匠心独具地选择了小切口,民情民意感强、社会关切度高。这些报道篇篇图文并茂、设计感足,充分展示了两会期间,楚天都市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两微一端立体呈现,图文数表可视表达

过去,传统报道由于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报纸、电视、广播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平台。现在,相较于过去传统的传播平台,媒介融合使得新闻的传播平台更为多样,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网页等都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

在报纸坚持深度的同时,楚天都市报在新媒体端顺势而为、创新模式、融合传播,特别是在呈现方式上,更加注重图、文、数、表予以立体表达,通过积极筹划、精心设计,不仅搭建了两会的融媒体报道平台,实现报纸、网络等多方联动式报道,还利用微博、微信、APP、抖音等网络平台,传播两会声音,回应群众关切。这些鲜活而又接地气的新媒体报道让两会新闻更具传播力,也让湖北两会离百姓越来越近,两会精神也能越来越便捷地直达老百姓心间。

今年两会期间,楚天都市报在看楚天APP开辟“聚焦湖北两会”专栏,滚动发布快讯,第一时间将两会动态信息,通过客户端予以推送。1月24日,湖北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当天,看楚天APP即以一图速读、海报、一图读懂、一图解读等丰富形式,滚动、拆条式解读政府工作报道、“十四五”规划、两院报告等,让老百姓在第一时间全面准确了解报告内容。

学界研究成果表明,基于趣味性要求,比起枯燥的大段文字,读者更爱看图片,将文字、数字以图片、列表形式可视化地展现出来,易于理解和接受。

今年两会报道,楚天都市报新媒体产品更加注重可视化表达,时政部记者和融媒体部编辑前后方精心对接,提前做好功课,《2021年湖北目标这样定!一图速读政府工作报告》《海报|“十四五”开局,湖北这样干!》《海报|2021年“犇”起!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这10句真提气!》《结案87万件!一图解读湖北法院工作报告》《司法保障更有力!一图读懂2021年湖北检察工作报告》等长图、海报,特别注重发挥融合优势,精心制作图文、数读、图表解析,使读者对过去一年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对今年发展的目标举措,有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让《政府工作报告》可视化、显性化、数据化,进一步提升了两会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融合创新打造亮点,耳目一新刷屏传播

新闻传播专家认为,媒体融合不是为融合而融合,而是为了强化媒体同受众有意义的互动,增强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效果。

今年,湖北两会报道,楚天都市报出新出彩的另一大招是“新”,创新话语形式,提高报道质量,变铺天盖地为以质取胜,形成了一个升腾活跃融媒体传播局面,放大了两会“好声音”。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加强创新宣传,让“好声音”产生了大共振,并通过短视频、海报、图文等多种形式,全面生动呈现精彩湖北两会,在线上线下、地上地下都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声势。

1月24日,湖北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省长王晓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共赢得11次掌声。楚天都市报记者敏锐地捕捉到,掌声所到之处,即是民声所向之地,及时推出《共振湖北!政府工作报告赢得11次掌声》融媒体产品,运用声像技术,分析出这11处掌声之中,最密集的掌声、最受关注的掌声、最执着的掌声、最感动的掌声和最持久的掌声,通过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传播,很快在朋友圈刷屏,成为两会报道的亮点产品。

楚天都市报在新媒体平台上,除常规开设专题进行集纳式报道外,还精心制作推出融媒体深度产品。其中,《湖北答卷》以图文、音视频的形式全景式呈现2020年湖北交上一份英雄答卷,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传播;《封面湖北》,则是翻译了英国BBC、美国纽约时报、CNBC近期关于湖北的报道,看看外媒怎么评价湖北,以图文、音视频的形式全景式呈现2020年湖北的英雄作为,在互联网上引起刷屏效应。

好产品自然形成影响力。其中,《共振湖北!政府工作报告赢得11次掌声》、《封面湖北》这两款融媒体产品,先后获省网信办点赞,并在全省媒体中转发、推送,扩大了楚天都市报融媒体产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两会结束当天,楚天都市报又精心制作推出融媒体产品:《两会闭幕,绘就蓝图》。通过集纳式专题,呈现湖北的宏伟蓝图已绘就,凝聚砥砺奋进的正能量,为湖北两会点赞喝彩,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

纵观此次楚天都市报两会报道,通过全媒体融合,全方位发力,不仅创新了传播手段,而且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既把民情民意以及对两会的关切传上来,又把两会精神传播到民众心坎上。在此次两会报道中,楚天都市报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为湖北两会的胜利召开增了光、添了彩。楚天都市报全媒体多角度开展融合报道,打出了“新招式”,唱响了“新旋律”,报道内容精彩纷呈,赢得读者的好评。

猜你喜欢

好声音楚天都市报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让短视频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新切入点——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Share with us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台媒关注“好声音”李代沫吸毒被抓
乌兹别克斯坦客户二度牵手楚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