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鲁文化发展历史渊源及其社会背景

2021-06-23刘玉莹于晓明

商业文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鲁国治国齐国

刘玉莹 于晓明

春秋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崩坏,逐渐出现了“天下无道”、社会失范的混乱局面,兵祸连年,争战不断,人们不再遵守原来的社会秩序。于是,许多有志之士开始认真观察社会,思考社会的治乱问题。在人们对天下的深深关切之中,齐鲁大地走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时代。齐鲁两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根源、社会经济和政治基础,必然成为齐文化和鲁文化同根异质的重大历史背景。

地理因素

齐国主要位于泰山以北,土地较贫瘠,难以发展农业经济;而又濒临渤海、黄海,开放程度较高,渔业及工商业较发达。在地理环境上,属于半岛濒海型地区,这也决定了其农工商一体化的复合式经济结构。

齐国故都历史渊源流长,文化丰富灿烂。公元前859年,齐献公由薄姑迁回营丘,因为营丘与淄河彼监,因此被齐献公易名为临淄,得到了大刀阔斧的建设和改造,逐渐成为当时东方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工商业异常发达,得天独厚的海域资源,让这里成为海盐和海鱼的盛产之地。

《尚书?禹贡》记载:“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既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巢、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筐(厣上下木)丝,浮于汶,达于济。”青州就是指的齐地和齐国。 “海滨广斥”、“海物惟错”、“厥土白坟”体现出漫长的海岸线,带来的特殊景观和丰盛物产。同时由于土壤盐碱化造成农业发展受限,因此,海产品成为该地的典型物产。《尔雅?释地》也说:“齐曰营州”,“齐有海隅。”由此可知,齊国属沿海国家。

鲁国主要在泰山之南,是一个内陆国家,处于洙水与泗水之间的一片丘陵地带,适合农耕。《尚书?禹贡》记载:“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合同。桑上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圣,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靡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这里的兖州就只指的鲁地和鲁国。鲁国“厥土黑坟、厥草惟殊、厥木惟圣,”森林茂密、水肥充沛、植被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和蚕桑养殖业。所贡之物包括漆、丝、农产品等等,由此可见,鲁国是属于内陆国家。

齐鲁两国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存在的区别,决定了这两个地区经济产业侧重点不同,以致在文化领域也逐渐出现了差异。

文化根源

齐文化的奠基者姜太公,他在立国之初就开始注重选拔“仁、义、忠、信、勇、谋”的人才进入齐国统治阶级的阵营。他认为,仅仅先与王室有血脉关系的人才,其治国能力是不够的,要广泛吸纳当地东夷土著中的优秀人才。在实施中,他坚持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充分尊重东夷人的礼仪习俗和生活方式,齐国人民在融合中,也乐于接受。这种对东夷礼仪文化的传承和用人理念也十分契合周礼中将“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内涵。所以,齐文化形成之初就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崇尚改革开放、追求务实创新、主张以智取胜的先进文化。

鲁文化的奠基者是周公,一直都是以宗室为主,文化上也非常单一。由于重视农业,自己也非常保守,这就使得鲁国的科技以及其他文化发展的也非常缓慢。可以说鲁国文化就是继承的周文化,而齐国则是融合东夷文化之后,所产生的独特齐文化。这两种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社会风气的不同。鲁王室推崇周礼,孔子后来也在这里开始进行自己的礼仪改革,这就使得鲁文化相对保守,具体体现在诸如重农抑商等国家政策的推广与施行。齐文化由于融合东夷文化,注重实用性,国内重视商业发展,功利风气盛行,在齐桓公时期国内商业迎来飞速发展。正是齐的这种开放,让它吸引了无数的优秀学者,比如著名的“稷下学宫”,只有齐才有这个条件和包容性,这在封闭保守的鲁国是不可能见到的。由此看出,齐鲁文化的各自特点也就经纬分明了。

社会经济、政治基础

泰山南北逐渐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中心,即为周代分封的齐国和鲁国。姜太公作为周朝开国的奠基人,自然成为齐国的立国之君。当时齐国的政治地位与鲁国的政治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周代所奉行的“厚同姓、轻易姓”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而鲁国正是由于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因素,与周天子同宗同姓,因此形成鲁国的强势政治地位。齐国在立国之初面临的景况是土地资源少,人口数量稀,自然环境不利于发展农业,由此推出“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多种经营方式,而鲁国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各类人才汇聚此处,“得殷民六族”,与殷民同居,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农业经济形成主流,由此奠定了两国不同的政治和文化基础。

春秋时期,齐国经济突飞猛进,疆域不断扩大,土壤也得到了很好的改造,发展农业也拥有了良好的根基,“井田畴均”、“相地衰征”、“争夺农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推出,农业和工商业逐渐实现并驾齐驱的发展。战国时期,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越来越富裕,国家越来越强大,民本思想的浪潮已势不可挡。“政顺民心”的治国主张被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适时推出。齐人崇尚利益,重视利益,但他们对“义”的认识却另有高度。在充分认识物质利益决定作用的同时,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伦理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是《管子》论述中的醒世恒言,齐国上下对“义”的尊崇,将“仁”和“礼”放在同等地位。齐国的统治阶级和思想家、政治家都能充分认识到当局者如果不仁不义,就会失信于百姓甚至失去江山。

齐国的礼仪文化,坚持以“周礼”为主导,形成自己当然“因其俗、简其礼”的治国政策,这是齐国文化的独到之处。管仲时代,大兴改革,并提出富国强兵之理念,王霸用法,被誉为“法家之先驱”,形成新的国家治理文化。

鲁国位于泰山之南,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湖河交错,具有典型的内陆河谷型环境优势。农业生产是鲁国的立国之基,发展之本。受多种因素制约,工商业较为贫乏,国人大都墨守成规,强调农耕作业,自给自足,提倡生活简朴,因此农业文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尊崇尚息”的人才观念早在立国之初就已如影随形,用人策略十分讲究任人唯亲,强化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统治系统。“世卿世禄制”是官员任用的根本标准,异性之人遭到极大的排斥,公族占据了鲁国全部的政要地位,从而形成了姬姓贵族掌权控制的绝对局面。这与姜太公崇尚功业,任人唯贤的治国理念截然不同,从而导致完全不同的治理结果。战国时期,国难当头之际。曹刿毛遂自荐向鲁庄公献计献策,由此取得了齐鲁长勺之战的重大胜利,足以显示曹刿忠君爱国的豪情和才能,这场战役他功不可没,但最终没有得到鲁国的栽培和重用,就与管仲“识人而用之”大相径庭。

鲁人谨守周礼,“德”在鲁人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春秋时期,崇德是社会的广泛共识,因此,以周礼为前提的道德典范在鲁国层出不穷。本质上“重德”的目的是国泰民安,因而,鲁国的治国策略也包括“保卫”和“宁民”。虽“已刑威民”也是鲁国的治国之策,但“训民”和“恤民”则被更加看重。统治者也深知,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太平,这与“重民轻神”、“重民轻天”的思想不谋而合。他们充分认识到迷信鬼神根本无用,唯有取得民心,才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鲁国分封后,周人占主导地位,但有许多土著殷人和夷人,由此形成东夷文化同周文化一定程度上的融合。“俗仁”“好让不争”“天性柔顺”等的良好风尚被传承下来,这也是孔子认到观念和好礼思想文化种子的萌芽。

[本文系基金项目:2018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齐、鲁文化发展的地方性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8CZXJ11)研究成果。]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猜你喜欢

鲁国治国齐国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蜗牛的故事
老马识途
远水救不了近火
柳季与岑鼎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露胎印花罐
秉笔直书
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