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

2021-06-23刘倩如

商业文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底蕴中华中华民族

刘倩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所承载的鲜明民族性,要求中华儿女戮力同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然而,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必然要求文化振兴。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是新时代背景之下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应有之义。除此之外,坚定文化自信,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充分肯定与传承。本文以文化自信为理论切入点,重点阐明新时代与历史底蕴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新时代新眼光重新审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坚定历史文化底蕴不动摇,与时俱进,焕发时代特色,从而更有利于发扬文化自信的独特魅力,使文化自信深入人心。

如何认识新时代文化自信之中新时代与历史底蕴的关系

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我深刻感受到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高度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之一,由习总书记于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相较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更能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的独特魅力,更有利于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战略定力与精神支撑。

在本书中,闪耀着许多知古鉴今的历史典故,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篇里,习总书记讲述了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故事,“治绩大举,民称其德”,强调为官就应以国家利益为先,注重基层实践,弘扬廉洁奉公、心忧天下的官德与责任感。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一篇中,习总书记再次引用孔孟二人以及《吕氏春秋》有关保护生态、取之有度的名言,继续论证“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

除此之外,本书注重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坚守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卓越领导力与肩上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诚如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

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中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中反思感悟,大力弘扬新时代文化自信中的优秀历史底蕴。然而我们不禁反思,既然新时代文化自信离不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基因传承,那是否就意味着新时代文化自信可以完全抛弃新时代二字。如果处理不当,是否会引发新时代与历史的绝对矛盾?新时代文化自信之中的 “新时代” 与 “历史底蕴” 看似一对矛盾体,其实不然。如果认识不清二者关系,不仅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而且还会导致历史与现实割裂,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新时代文化自信离不开历史底蕴的深厚滋养

新时代文化自信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们将面临更多新的时代课题,“新时代” “新思想” “新征程”,无数个 “新” 摆在我们面前。在此背景之下,“对历史不负责任的二次评价” “蔑视黄土文明、颂扬海洋文明(蓝色文明)”等历史虚无主义现象也随之而生,这种错误不仅仅表现为对历史的误解与抛弃,更表现为一种文化自信的缺失。简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对新时代的否定,而是对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补充与完善。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俨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无论是衣食住行、文化娱乐、人际交往还是医学保健,传统文化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内在价值。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到:“博大精深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由此可见,习总书记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时代意义,并将其视作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3.新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挑战

新时代背景之下,中华民族勇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坚定不移地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行。然而,前进的道路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历史虚无主义逆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带来巨大阻力。

(1)对历史不负责任的二次评价。这种情况多半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出现,披着学术著作的外套。从历史研究到影视、小说、网络、美术等领域都存在历史虚无主义现象。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之所以薪火相传,绵延不绝5000余年,是因为其本身所承载的民族性、坚韧性、包容性、崇实性和传承性,后人应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而不应主观想象、亵渎我国五千余年的历史,更不应秉承这种主观唯心历史观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蔑视黄土文明、颂扬海洋文明(蓝色文明)的普世价值。毛泽东曾言,“你可以轻视一切,但是不能轻视黄河。因为黄河是大家的母亲河,它象征着中华民族5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足以骄傲的。”因此,如若一味地歌颂蓝色文明而忽视黄色文明,将会导致 “全盘西化” 、“全盘否定”、 “价值虚无” 等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这句话很好地证明了民族文化对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纽带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魅力,这个魅力就是文化,就是艺术。倘若我们放任民族虚无主义任意践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根基就会动摇,民族共同生活的基础也将会打破。

新时代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

新时代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40年改革开放胜利的伟大实践。

1840年,英国的船坚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20世纪以来的中国,更加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一个动乱、饱受摧残的国家里,亟需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以此为领导核心指导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重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有组织的政治力量;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就不可能有新中国,从而更不可能有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胜利的伟大实践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革命早期实践——党建文化

20世纪初,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1日正式建立。在随后近30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以社会革命推动文化变革的正确道路,并最终建立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基础。

②革命中期实践——斗争文化

这一阶段涌现出许多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斗争文化精神,例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2016年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由此可见,习总书记高度赞扬了革命实践之中弘扬出来的长征精神,充分肯定了革命文化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奠基作用。

(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949年,《人民日报》开始向全国公开发行,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随着报纸、刊物、电台以及各类通讯社的建立,中国前所未有的建立起传播革命思想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舆论宣传阵地,具有很强的社会吸引力与影响力。

除了通讯设备的不断丰富,这一时期的革命文化不仅仅是面向社会中某一特定阶级,而是将受众范围拓展到全民,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为继续发扬新时代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保障。

2.新时代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信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思想来源与重要支撑。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坚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正所谓“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如若没有坚定理想信念(信仰)的支撑,那么一个国家将会支离破碎,一个民族的未来也将遥不可期。

结 语

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两方面论证了新时代文化自信之中新时代与历史底蕴间的关系,充分证明了新時代与历史底蕴之间的不可分割与相互促进。新时代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更宽广的时代平台,历史底蕴又为文化自信注入了更深厚的民族力量。在新时代的历史弄潮儿之中,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青年,我们更应承担起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通过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宣扬,我们可以更好地将新时代文化自信与历史底蕴相融相通,由此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

(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史守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J].长白学刊,2020,03:1-8.

[2]曹金龙,杜哲.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依据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02:142-146.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10.

[4]卢东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简析[J].新乡学院学报,2020,05:10-13

猜你喜欢

底蕴中华中华民族
小草
倍er高级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