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2021-06-23莫梦思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开展策略核心素养

莫梦思

摘 要:在学校德育管理方面必须基于核心素养方面进行,文章通过分析学校德育管理的重点,结合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提炼德育模式,整体构架小学德育体系,建立专业的师资教育队伍,培养学生个性,树立正确的德育核心管理价值观,真正落实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高素质、有能力的关键人才,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

关键词:核心素养;德育管理;开展策略

一、学校德育管理的重点分析

小学德育管理存在共同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进行德育管理上投入非常多的精力,但是实际收到的效果却不理想。笔者通过对小学德育管理重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并且清楚地认识到以下几点情况。首先,必须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这样不仅能够使小学阶段的学生深入了解德育发展的重要性,使之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小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必须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自身入手,通过不断地发挥学校管理的作用,不断地培养一些能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必须从这些方面进行管理,才能够实现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才能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二、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性、系列性的缺乏

小学德育教育管理中,因为缺乏相应的整体规划,使得一些学校在学前中虽然开展了很多教育主题活动,但是因为其没有完善的计划和活动方向,使其不能够很好地构成一个教育系统。很多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但是没有形成序列化,特色彰显不出来,工作没有形成规律;并且德育管理过程的体现非常混乱,这样达不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二)研究性的缺位

对于德育管理工作研究性的缺失,主要是一些学校德育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往往强调检查各项班级的行政考核,将教师的各项待遇与考核挂钩,使得教师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任务。一些德育管理工作计划都是通过上级的指示,不能够真正体现出学校自身德育管理发展中的研究性,得不到相应教师的认可,在实施活动时,常常会遇到工作阻力,不能顺利落实教育任务。

(三)教育性的缺失

虽然日常的各种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但是这些活动都是按部就班地执行,实际上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效性并不高。这样的做法不能够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并且对学校的长期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更难以形成特色的德育品牌活动。

三、加强学校德育管理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特色课程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因此,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统筹管理目标,让学校德育管理成为一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将管理的任务真正落实到学校的每一位教师身上。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不断地完善德育管理办法,真正做到让学生有素质、有品德、有价值。

(二)培养自主管理,提炼德育模式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为学生创建活动的平台,从而加强其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因此,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因材施教。不断地加强德育管理工作,发展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实现养成教育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其自主管理的健康习惯。学校的德育理念是:树人先树德,学校的德育活动是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原则通过规范约束,通过“二个特色工作”“四个主题活动”“六个仪式”“八个行为习惯”“十德十美”等系列活动,形成特有的生活德育的主线,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体现自觉、自主、自然,努力达到有意、有效、有益。

(三)以德导行,形成德育教育体系

学校打造的“立美品牌”活动,就是形成系列的德育教育体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德”为主线,构建每月一主题的立美修德教育体系。如九月“点”礼:1. 懂得活动礼仪,当一个文明小观众。2. 改正自身不文明行为,劝导同学纠正一个不文明习惯。3. 强化学生“衣、行、序”的习惯养成。衣:仪容仪表检查;行: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序:礼让守序教育,加强各类队伍训练。

一月一主题的教育活动创新德育新途径和载体,有效地引导德育工作常态化、序列化和特色化开展,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教育,一贯而之,形成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德育教育体系打造发挥了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四)重视德育,建立专业的师资教育队伍

对于德育管理工作来说,学校自身的管理层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实施层级管理,成立德育工作小组,由主管德育领导、年级组长、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协会人员组成,进行每周、每月的工作情况,成立微信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沟通无障碍。其次,搭建德育联盟工作模式,多學习优秀的德育主题活动和班级管理模式,更好地建立德育管理队伍。再次,学习管理者通过不断完善利于学生德育发展的教学活动,不断加强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有价值的人才。教育管理者的能力不同,创造出的各种教学活动也不同,因此必须加强对其内在潜力的发掘,从而提高德育管理的效率。在建立专业的德育管理队伍时,必须重视队伍自身专业性,从而在后期的德育管理方面拥有一定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个性,彰显思想道德建设成果

对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培养,能够使其适应自身的发展要求。个性是一种个人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总和,因此素质教育实际上就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个性习惯,这与传统的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区别,需要教师进一步发掘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必须准确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念。我们对培养学生特长方面有“六个一”:能写一手好字,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能熟练掌握一种绘画技巧,能熟练掌握一种乐器演奏,能熟练掌握一种劳动技能,能熟练掌握一项体育技能,让学生发展个性、展示自我,实践了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

(六)固守本位,树立正确的德育核心管理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整个学校德育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这是做好德育培养的主要思想理念。将学生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立足于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对学生心灵塑造、品格培育和行为养成,使其能够遵纪守法、孝顺感恩等,这是对于德育工作的内在思想体现。通过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真正地将学生的心理状态放在首位,并且掌握好道德教育的方法,不断地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品德,使其能够不断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通过充分发挥出教师的自身示范作用,让学生能够懂得什么是德,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日常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德育管理工作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加强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因此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韩圣国.学校德育管理策略研究分析[J].新课程(下),2016(12).

[2]徐定宙.以德育为主线,以管理促提升,创建学校德育管理新机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6).

[3]宣海宁.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河南省信阳市某中学为例[J].企业导报,2016(17).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开展策略核心素养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