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学龄前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
2021-06-23陈垂海李元朝
陈垂海,李元朝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医院,深圳 518133)
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因双眼异常交互作用或形觉剥夺导致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值的疾病,可导致多种视功能损害[1]。本病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甚或是智力等。目前,我国儿童弱视的发生率为 3.0%~6.1%[2-3]。国内外学者一致强调应对儿童进行早期弱视筛选和监测,并对已发生弱视儿童尽早进行矫正和治疗[4-5]。可见,弱视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视觉 2020”行动已将其列为 5种可避免盲重点之一。戴镜、遮盖、训练等综合疗法是临床治疗儿童弱视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但往往受到患者依从性、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疗效并不理想[6]。左旋多巴是人体内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常用于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弱视,且疗效较肯定[7-8]。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弱视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综合疗法,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且操作简便[9]。目前有关耳穴贴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儿童弱视临床疗效的研究报道仍较鲜见。本研究旨在观察耳穴贴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学龄前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视功能和视觉敏感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弱视的学龄前儿童 143例(227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2例,121眼)中男39例,女33例;年龄5~6岁;体质量14~20 kg,平均体质量(18.17±2.35) kg;病程0.5~4年,平均病程(2.86±0.69)年;屈光不正性41例,屈光参差性23例,斜视性6例,形觉剥脱性2例;轻度弱视71眼,中度弱视37眼,重度弱视13眼。对照组(71例,106眼)中男36例,女35例;年龄5~6岁;体质量15~22 kg,平均体质量(18.23±2.57) kg;病程0.5~4.5年,平均病程(2.95±0.72)年;屈光不正性39例,屈光参差性26例,斜视性5例,形觉剥脱性1例;轻度弱视65眼,中度弱视32眼,重度弱视9眼。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弱视分类及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号BZY201901007)。
1.2 诊断标准
参照《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10]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 5~6岁;③能够有效沟通,且能配合相应检查;④无耳穴贴压过敏史,或治疗药物禁忌史;⑤监护人对试验目的和意义表示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眼部患器质性病变或合并有其他眼病者;②耳部皮肤破损,或有耳穴贴压过敏史或试验药物不良反应史者;③同时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④患有心、肝、肺、肾等系统疾病或精神异常者。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①依从性差,不遵医嘱,临床资料收集不全,无法观察疗效者;②主动要求退出或放弃试验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戴镜、遮盖和训练。
2.1 对照组
给予左旋多巴片[艾康礼德制药(浙江)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70321]口服,每次 50~125 mg,每日 2次,早晚餐后0.5 h口服,连续口服3个月。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耳穴贴压。参照《耳穴名称与部位》(GB/T 13734-92)[11]中的定位,取一侧眼、目1、目2、肝、肾、脾和胃。耳穴局部常规消毒后,将磁珠耳穴贴对准所选穴位贴紧,并一压一放地反复按压,每穴按压20下,每下5 s以加强刺激。以患者感到耳朵有酸、麻、胀及发热为度,每日2次,3 d更换另一侧耳穴,交替贴压,共治疗3个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视功能
采用美国 OPTEC-1000型视功能测试仪测定患眼的矫正辐辏范围、矫正分开范围和矫正近立体视锐度。
3.1.2 视觉敏感度
采用美国 OPTEC-1000型视功能测试仪测定不同空间频率下患眼的对比敏感度。
3.1.3 不良反应
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制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统计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
3.2 疗效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E字视力表测定两组患者5 m距离的矫正视力,并参照《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10]相关内容进行疗效评价。
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提高至0.9或以上。
进步: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
无效:视力仅提高1行或不变,甚或退步。
临床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2017工作表收集整理临床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后视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矫正辐辏范围和矫正分开范围均大于对照组,且矫正近立体视锐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视功能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后视功能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患眼数 矫正辐辏范围 矫正分开范围 矫正近立体视锐度观察组 121 19.68±1.941) 3.97±0.421) 75.73±9.361)对照组 106 17.95±2.03 3.54±0.46 79.05±9.52
3.4.2 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敏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敏感度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敏感度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患眼数 时间 25%对比度 50%对比度 75%对比度 100%对比度观察组 121 治疗前 0.64±0.15 0.79±0.13 1.05±0.14 1.15±0.17治疗后 0.87±0.161)2) 1.13±0.151)2) 1.29±0.181)2) 1.44±0.141)2)对照组 106 治疗前 0.66±0.14 0.80±0.12 1.07±0.15 1.14±0.18治疗后 0.81±0.171) 1.04±0.161) 1.22±0.211) 1.39±0.161)
3.4.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6.7%,对照组为 8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患眼数)
3.4.4 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4 讨论
弱视是儿童较为常见及多发的临床眼病,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光学散焦、斜视、形觉剥夺,其余如神经系统损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12]。多数学者认为3岁之前为视觉发育的关键期,12岁前为敏感期,若在这期间存在不良因素影响,就会导致弱视发生。有研究发现,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仅与屈光不正性质、弱视程度等关系密切,且与年龄密切相关,通过尽早、综合的治疗有利于增强矫正效果[13]。国外研究[14]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并指出儿童弱视的防治重在学龄期。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前体,其通过血脑屏障后,在大脑中转化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类单胺类神经递质,据研究[15]报道称其能够参与视觉敏感度、视力、空间信号等视功能的调节。这与国外报道[16]的左旋多巴通过影响患者的视觉敏感度、光适应性、色觉、视觉等,从而参与调节大脑视成像过程的结论近似。因此左旋多巴近年来被临床广泛用于弱视的治疗。采取左旋多巴联合多媒体训练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总有效率 95%以上[17-18]。一项有关左旋多巴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其引起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的1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便秘、失眠、头晕、嗜睡等[19]。如何减少左旋多巴在治疗儿童弱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仍然是值得临床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弱视可归为中医学“小儿青盲”“小儿目暗不明”“小儿通睛证”等范畴,有关其病因病机,我国古代医家已早有认识。《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兰室密藏》:“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审视瑶函》:“精生气,气生神,故肾精一虚,则阳光独治。阳光独治,则壮火食气,无以生神,令人目暗不明。”且认为近、弱视所因“肝经不足肾经病”,且提出“禀受生成近觑”和“久视伤睛成近觑”的理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脾气虚弱、视疲劳等是导致儿童近弱视发生的常见病因病机。中药治疗、针灸穴位治疗及耳穴贴压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耳穴贴压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手段,具有适应证广泛、疗效迅速、操作简便和无毒副作用等优点[20]。《黄帝内经》中载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这为耳穴贴压治疗全身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内脏的病变会引起耳穴部位的神经敏感、疼痛,甚或引起局部血管扩张,皮脂腺及汗腺分泌的改变等[21]。耳穴贴压在临床应用中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可靠[22],且无不良反应[23-2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耳穴贴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学龄前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左旋多巴治疗。治疗后,观察组矫正辐辏范围和矫正分开范围均大于对照组,且矫正近立体视锐度小于对照组;表明耳穴贴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学龄前儿童弱视可改善其视功能,且优于单一左旋多巴治疗。治疗后,两组各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耳穴贴压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学龄前儿童弱视可改善其视觉敏感度,且优于单一左旋多巴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耳穴贴压可降低左旋多巴治疗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由于弱视病位在眼(或在目),遵循近部取穴原则取耳穴之眼、目1和目2,其为治疗眼病的三要穴,具有疏通眼络、清肝明目、调理气血的功能,进而调节屈光不正,达到治疗弱视的目的[25]。耳穴之肝、肾,中医五轮学说认为,瞳仁属肾。《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灵枢·五阅五使》:“目者肝之官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肾。”因此,遵循远部取穴原则选耳穴之肝、肾,以补肝肾、益精血、清脑明目。选耳穴之脾、胃,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有脾胃伤则百病生的理论。此外,脾主肌、主运化,故取脾胃以改善睫状肌之调节功能,缓解眼部之经气,改善眼睛的供血。由此,诸穴配伍按压,可达到活血通经活络、补肝血益肾精及健脾益智明目的作用。
综上所述,应用左旋多巴治疗学龄前儿童弱视时,予耳穴贴压可有效提高其视功能和视觉敏感度,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进而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