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1-06-23孙培静刘海霞张心梅
孙培静,刘海霞,张心梅
(江油市人民医院 儿科,四川 江油621700)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侵犯细小动脉和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伴腹痛、关节痛、血尿、蛋白尿等症状[1]。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病原体感染、过敏等使体内形成IgA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引起血管炎[2]。同时可能与反复病毒细菌感染及食物等多种变应原有关[2]。且患者发病前往往有呼吸道感染史,故认为是一种感染变态反应[3]。为进一步明确HSP致病因素及与变应原关系,以有效预防HSP反复发作。本研究对HSP患者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01月-2020年01月江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HSP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HSP的诊断标准: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以下肢为主,略高于皮面紫癜,且血小板计数(PLT)和出血、凝血时间均正常[4];(2)年龄:0-14岁;(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器官脏器功能不全者;(2)合并严重免疫功能及血液系统疾病者。年龄0-14岁,平均(7.15±3.22)岁。其中单纯型紫癜48例,肾型紫癜21例,胃肠型紫癜20例,关节型紫癜6例。
1.2 方法
所有分析试剂和测试样本在进行试验前须平衡至室温(18℃-27℃)。
清洗液制备:将浓缩清洗液按1∶10比例加入纯化水或蒸馏水稀释,完成后直接使用,对未使用完的放于2℃-8℃冰箱保存。
检验步骤:将孵育槽放于摇摆摇床上,将试剂条放入孵育槽内,吸取1 ml样本稀释液加入孵育槽内,每个患者样本吸取200 μg加入孵育槽内后开启摇摆摇床,频率为40次/min,孵育60 min。弃去孵育槽内反应液,于每个测试条内加入2 ml清洗液,开启摇摆摇床清洗10 min,清洗3次,完成后在每个测试条中分别加入1 ml酶标抗体结合液,开启摇摆摇床,孵育30 min。弃去孵育槽内反应液,于每个测试条内加入2 ml清洗液,开启摇摆摇床清洗10 min,清洗3次,完成后在每个测试条中分别加入1 ml底物液,开启摇摆摇床,孵育30 min。取出测试条用吸水纸蘸干,待其完全干后判读结果。
结果判读:过敏原反应区的颜色比阴性对照区深则为阳性,过敏原反应区的颜色与阴性对照区颜色一致则为阴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SP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结果
HSP患者血清总IgE>100 IU/mL者88例,阳性率为92.63%,其中一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21例(22.11%),两种及两种以上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74例(77.89%)。HSP患者食入性过敏原中以鱼、牛奶及虾/蟹/扇贝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0.53%、25.26%和20.00%,其后依次为蛋清/蛋黄、牛肉/羊肉、大豆/花生/开心果/腰果/榛子、芒果/菠萝/苹果/桃子/草莓,分别17.89%、13.68%、7.37%和3.16%;HSP患者吸入性过敏原中以霉菌、屋尘螨/粉尘螨及屋尘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5.79%、20.00%和20.00%,其次为蟑螂、猫狗皮毛屑、蒿属植物、树木及豚草,分别13.68%、11.58%、10.53%、10.53%和9.47%。见表1。
表1 HSP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结果(n=95)
2.2 不同季节过敏原检测患者性别分布
春秋季HSP患者发病率较高,且男性多于女性(P<0.05)。见表2。
表2 不同季节过敏原检测患者性别分布(%)
2.3 不同季节过敏原检测患者年龄分布
3-10岁HSP发病率高于0-2岁和10岁以上HSP发病率(P<0.05),且0-2岁和10岁以上HSP发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不同季节过敏原检测患者年龄分布(%)
2.4 不同季节HSP患者过敏原种类差异分析
春秋季过敏病原种类阳性率主要以屋尘螨/粉尘螨、屋尘、蒿属植物及猫狗皮毛屑为主;夏季过敏病原种类阳性率主要以屋尘螨/粉尘螨、屋尘及蒿属植物为主;冬季过敏病原种类阳性率主要以屋尘螨/粉尘螨、屋尘为主,其他种类过敏原在不同季节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季节HSP患者过敏原种类差异分析(%)
3 讨论
HSP是以血管为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认为,HSP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失调,多种致敏因子均可诱发,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食物、花粉、虫咬、预防接种及乙型肝炎等[5-6]。还有学者提出HSP与T细胞功能紊乱和免疫球蛋白异常合成有关[7]。上述因素均作为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沉积于血管内膜并激活补体从而释放炎性介质,致使小血管炎性损害。同时这种炎性反应可累及肠道及肾脏部位的小血管,且部分患者病情迁延反复,可继发肾炎和消化道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寻找病因并加强预防具有重要意义[8-9]。
临床上常采用体内皮肤点刺试验,但不良反应较多,且容易被干扰。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可避免其不足,能够对过敏原易感性提供重要信息,特异性IgE阳性说明患儿为某种过敏原所致[10-11]。本研究采用对95例HSP患者进行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HSP患者血清总IgE>100 IU/mL者88例,阳性率为92.63%,其中一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为22.11%,两种及两种以上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为77.89%,提示多数HSP患者具有特异性体质。而食入性过敏原中以鱼、牛奶及虾/蟹/扇贝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0.53%、25.26%和20.00%,其后依次为蛋清/蛋黄(17.89%)、牛肉/羊肉(13.68%)、大豆/花生/开心果/腰果/榛子(7.37%)、芒果/菠萝/苹果/桃子/草莓(7.37%),与国外报道鸡蛋阳性率最高不一致[12],可能与本地区儿童饮食结构有关,因此对食物过敏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而吸入性过敏反应可由季节过敏原和常年过敏原引起,本研究显示,吸入性过敏原中以霉菌、屋尘螨/粉尘螨及屋尘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5.79%、25.26%、20.00%和20.00%,其次为蟑螂(13.68%)、猫狗皮毛屑(11.58%)、蒿属植物(10.53%)、树木(10.53%)及豚草(9.47%),与章利群等[13]报道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潮湿环境利于虫螨和霉菌滋生,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家庭配备了地毯、空调等湿化装置,可促进尘螨和霉菌生长和繁殖,且我国居住较为拥挤、通风较差,均可导致室内虫螨积聚,因此应保持开窗通风,按时清洗被褥、枕头。同时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不同季节过敏原检测患者性别分布,结果显示春秋季HSP患者发病率较高,且男性多于女性,说明HSP与呼吸道疾病好发季节一致,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春天和秋天处于季节交换,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而感染是HSP的诱发因素。由此可知HSP有季节性,所以患者在这两季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且3-10岁HSP发病率高于0-2岁和10岁以上,与葛康、潘伟[14]报道一致,提示0至2岁和10岁以上患儿患病率较少,HSP以学龄期儿童多见,考虑与免疫功能有关,而儿童是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不同年龄段小儿生理、病理和心理上各异,在发病原因和转归与成人不同,因此在治疗时须考虑年龄因素。与其他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不同季节HSP患者过敏原种类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春秋季过敏病原种类阳性率主要以屋尘螨/粉尘螨、屋尘、蒿属植物及猫狗皮毛屑为主;夏季过敏病原种类阳性率主要以屋尘螨/粉尘螨、屋尘及蒿属植物为主;冬季过敏病原种类阳性率主要以屋尘螨/粉尘螨、屋尘为主,蒿属植物为略成半灌木植物,植株香气较浓,且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较强,在田间、路旁及住宅周围均会形成优势群体,而在春、夏季生长较快,秋季达到生长巅峰,且种子随风播散,人们接触概率较大,加之人们对蒿属植物的认识度不够,导致过敏人群较多。尘螨分布较广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炎及荨麻疹等,且温度越高、湿度较大等有利于尘螨繁殖生长,故过敏人群较多;而每年3-5年和9-11月是猫狗换毛期以适应季节变化,故对猫狗皮毛屑过敏人群增加[15-16]。
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的预防应尽早筛查过敏因素,还应忌高蛋白饮食,保持室内清洁,避免饲养宠物,远离可能存在的过敏原,以减少致病的可能并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