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名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2021-06-23时皎皎
舒 林,裴 楠,章 敏,时皎皎
科技名词是专业领域中科学技术慨念的语言指称[1]。医学名词是科技名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单义性、科学性及系统性等特点[2]。医学论文中使用不规范、不标准的医学名词,甚至错别字,不仅会误导读者,错误传播医学信息,甚至会阻碍医学科技的发展。本文对医学名词在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1 常见问题
1.1使用非规范医学名词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名词不断产生,而旧名词又没有及时更替或剔除,非规范和规范的医学名词均在使用。见表1。
表1 常见非规范与规范医学名词对照
1.2 使用临床口头语、通俗语 有些医生在书写医学论文时使用临床工作交流中习惯的口头语、通俗语等非标准用词来替代规范的医学名词,大大降低了医学论文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见表2。
表2 常见口头语与标准用词对照
1.3文稿中常见错别字
1.3.1对名词概念理解不清或错误辨析造成字、词的误用、错用。很多人对“症、征、证”的使用混淆不清。“症”是指患者主观不适,用于症状。“征”是客观检查发现的异常表现,用于体征、指征、综合征。“证”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特有概念,既指疾病的现象又指疾病的本质,是对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病理本质的概括,如辩证、禁忌证、适应证[3]。又如“发病率”和“患病率”概念混淆,流行病学中“发病率”是指一定期间内,反映疾病流行强度及对人群的健康影响程度;“患病率”则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情况[4]。同音字混用也是医学论文中常见错误。见表3。
表3 常见文稿中的错别字及同音字混用
1.4 英文名词翻译不统一、书写不规范 英文名词翻译不统一在医学论文中十分常见。西方医学的引进,历史悠久,语言翻译规则也随历史文化的发展不断更新。一些外来名词有多种中译版均在使用。新名词、新术语的翻译应为专业领域所公认的,英文名词应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5]。冠以外国人人名的疾病名称,如“美尼尔病”应为“梅尼埃病”,“贝罗病”应为“巴洛病”,“马凡综合征”应为“马方综合征”[6]。另外,以外国人人名命名的体征、综合征等人名后不加“氏”或“S”[7],若是单字,人名则应保留“氏”或“S”,如福氏杆菌、尼氏染色(Nissl’s staining)。
2 规范使用医学名词
2.1 规范使用医学名词的主要依据 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审定名词为准。1990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及新闻出版署等联合发文,要求书刊、工具书等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8]。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未经审定公布的词语,可选用最新版的《中文医学主体词表(C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和《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
2.2 医学名词查询常用网站 作者、编辑可以通过常用网站查询规范医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可通过其网站和同名微信小程序查询[9];中文医学主题词表可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开发的网站进行查询;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临床诊治指南等可通过中华医学网查询;万方医学网查询也十分方便快捷,且内容更新快。见表4。
表4 医学名词查询常用网站
2.3 增强规范用词的自觉意识 作者是规范使用医学名词的实践者,应当认真学习,不断积累规范医学名词,提高使用规范名词的自觉意识。编辑是医学名词规范使用的监督者和示范者,在编辑工作中应身体力行,严格把关。积极与作者沟通,查漏补缺,做好每篇论文语言文字的责任编审工作,做到为期刊负责,为作者负责。
2.4 加大规范用词的宣传力度 在稿约中或投稿须知中列举正确(错误)、规范(非规范)的字、词和术语。通过宣传册、医院检查单、科普视频让规范名词频繁出现在大众眼中,从熟悉到理解。还可利用微博、微信进行推广[10]。
3 结 语
医学名词是医学科学技术概念的载体,正确使用医学名词不仅关系到医学科研成果的交流、传播及记载,还关系到期刊的学术质量。作者、编辑、读者都应意识到规范使用医学名词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作者在书写医学论文时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杜绝临床口头语、通俗语;不写错别字;认真学习西医名词的翻译;掌握医学名词查询途径。编辑作为把关者,更应重视自身的业务学习,增强辨别错误名词的能力。大力宣传规范医学名词,让读者起到监督作用,进而促进医学名词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