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清孩子的“需求”与“告状”

2021-06-22杰西卡

新传奇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国妇女报杰西卡一堂课

杰西卡

朋友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一天上课时被同桌三番五次地抓挠,女孩直到下课才和老师说。回家后,朋友问孩子,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女孩说,老师说不要随意告狀,告状的时候先说自己的问题。因此,她就一直忍了一堂课。

孩子告状的动机无非是这几点:寻求关注,得到认可;转移注意,躲避责任;试探询问,了解底线;利益受损,寻求帮助。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告状”是第四种,而且通常不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和老师在引导孩子这方面行为时容易说:“先管好自己,告状时先说自己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分清孩子的“需求”和“告状”呢?

告状是你当着或者背着同学的面去说他的不好,而且你在说这件事的时候,并不是很想帮他,只是希望老师管一下他。比如,大家都在剪纸,你和老师说“明明没带剪刀”。如果你是真心想帮明明,完全可以和明明轮流用你的剪刀,而不一定要和老师说。

那需求又是什么呢?你在说这件事时,已尝试自己解决,但解决不了,才会请求帮助。比如,你同桌上课挠你,第一次挠完,你就告诉同桌不可以这样做,而且你还把椅子往外挪了一下。但是,同桌还是反复挠你、敲你胳膊,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不管你怎样劝说和躲避,也没有改善。这说明,以你个人的能力已无法解决,需要求助,表达自己的合理需求。

家长可以结合上述例子来区分,并加以引导。当孩子明确自己的求助不是老师所说的“告状”,就有勇气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了。

(《中国妇女报》)

猜你喜欢

中国妇女报杰西卡一堂课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中国妇女报》融媒体时代内容升级路径
从“自我发现”到“自我实现”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中国妇女报》批“女德班”:应以现代人眼光洞悉其腐朽本质
牙仙来访
怎样写好“一堂课”?
没有翅膀,也可以飞翔
最后一堂课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