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义构式“跨越N个世纪”的历时成因分析

2021-06-22曹婧一

辞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跨越语法化隐喻

摘 要 文章在曹婧一(2015)对“跨越N个世纪”多义性共时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化理论视角出发,进一步研究“跨越”三种义位的历时流变。认为: “跨越”是“跨”双音节化的结果,分担了“跨”的意义和功能,并与“跨”交织使用,同步发展。在“跨越”的使用流变中,跨段、跨界和占据三种义位都经历了从空间域隐喻到时间域的演变,形成多義构式“跨越+T”。在现当代汉语中,第一,由于母构式的强势类推以及子构式的反类推作用;第二,由于结构内部“跨越”和“世纪”皆为多义词;第三,由于语言表达的需要,最终形成了“跨越N个世纪”的三向多义性。

关键词 多义构式“跨越N个世纪” 跨越 隐喻 语法化 类推

一、 引言

曹婧一(2015)发现: 在多义构式“跨越N个世纪”中,依不同语境,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进行识解,“跨越”形成了“跨段”“跨界”和“占据”三种不同的义位。因此,孤立地从“跨越N个世纪”结构来谈,它是一个多义结构。文章将在曹婧一(2015)共时研究的基础上,从历时演变的角度分析多义构式“跨越N个世纪”产生的原因。为研究之便,将“跨越”的三个义位分别编号为: 跨越1、跨越2和跨越3。跨越1是跨时段义,跨越2是跨时界义,跨越3是占据时间义。举例如下[1]:

(1) 南、北朝鲜跨越半个世纪的敌对,实现了最高层次的握手。(《人民日报》,2000)

(2) 营口港,1861年对外开埠,距今整整一百五十年的历史,跨越两个世纪,从辉煌到衰落再到辉煌。(刘宇平《辽河澎湃向大海》,《证券时报》,2011)

(3) 薄一波同志说,林伯渠是党内为数不多的跨越两个世纪的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家,他的光辉形象一直铭刻在我国人民心中。(《人民日报》,1996)

三种义位所在的“跨越N个世纪”构式的透明度也不同,由高及低为: 构式1>构式2>构式3。(吴为善2016)例(1)的“跨越半个世纪”,从字面理解即“经过了五十多年”。例(2)的“跨越两个世纪”指的是“经过1900和2000两个世纪之交”,这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算。例(3)“跨越两个世纪的革命家”,则需要结合林伯渠的生卒时间(1886—1960)即社会经验语境进行推导,在此是“占据了两个世纪的时间单位的意思”。类似例(3)的用例还有: “宋美龄是跨越三个世纪的老人”“李敖是跨越两个世纪的人”。以此类推,当代但凡经历了千禧年的人,都是跨越两个世纪的人。尽管这种用法在汉民族文化中已经暗暗成理,但多数人还是转不过这个弯子。这一方面与“跨越”的占据义并未在《现代汉语词典》等现代通用、权威的工具书中单列出义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们对其历史源流不了解有关。其实在古代汉语中,跨越作为“占据义、兼具义”使用的例子较多,只不过还没有隐喻到时间域来使用而已,所以从历时演变来分析“跨越N个世纪”的多义性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 “跨”“越”和“跨越”之间的历史渊源

从语法化理论视角来看,很多共时现象离开了历时因素就解释不清。(沈家煊1994)18“跨越N个世纪”的三向多义其实是历时演化中的一种共时状态,是跨越三种义位在同一个结构中共存的结果,所以有必要揭示三种义位的演化过程。

“跨越”是并列式复合词,是由两个同义语素“跨”和“越”组合而成。吴为善(2011)认为: 双音节动词跟与之对应的单音节动词相比,单音节动词具有典型的动词语法特征,而由这些单音节动词作为语素参与构成的双音节动词,其动词的语法特征都弱化或部分丧失了。从表义方面看,作为基本层次范畴的单音节动词通常表示的都是人或事物的基本动作,且动作都较强,动作义也很具体。相比之下,双音节动词(并列式为主)属于上位层次范畴,由于它是两个语素的结合,无论其中的两个语素或某一语素的动作性多强,整个词的语义只能是两个语素义的最大公约数,这样所得的语义就相对比较抽象、间接。因此,“跨越”与“跨”“越”相比,“跨”“越”的意义更具体,而“跨越”的意义有些抽象。“跨”本是“迈过”之义。如“康王跨之(杜预注: 跨,过其上也。)”(《左传》);另有“渡过”的意思,如“孙坚跨江涉湖而来”(《三国演义》);此外还有“骑着”的意思,如“跨野马”(《史记》)。无独有偶,“越”不仅有“渡过、跨过”的意思,如“越过仙霞岭”(《经闽西感怀》);更有“超越”的意思,如“贤者终不得越”(《明良论三》)。“跨”和“越”还常常并用,如“运河自浙江秀水历吴江、元和入,受太湖水,自胥口东迳木渎,与光福塘、箭泾诸水会,又迳跨塘至胥门,越来溪注之”(《清史稿上》)。故而,形成并列复合词“跨越”。而“跨越”产生之初,多表示“超越、经过、占据、跨界”等意义。

(一) “跨越”的源头是“跨”

甲骨文中没有“跨”和“越”二字,而独存“誇(异体字: 侉、夸、)”和“戉”。现在通行的“跨”和“越”是形声字,后起字。对于“跨”,郭沫若先生认为: 跨的本字应写作,……乃从止省声之字,盖夸之异文,亦即“跨”之古字。“夸”从大象形,象两脚作大步,“跨”本义为“迈开大步”。(李圃2003)《说文解字·足部》: “跨,渡也。从足,夸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跨为: “谓大其两股间以有所越也。”在《新编甲骨文字典》(刘兴隆2005)中,“春秋时,越国之越金文作戉(字形通戉),即斧钺的钺本字。越国善战,以戉为族徽,为国名”。《说文解字·走部》: “越,度也。从走,戉声。”“度也者,《广雅》同彼作渡,本书过度也。”《常用字字源字典》(高景成2008)中记,魏武帝《短歌行》: “越陌渡阡”,《汉书·地理志》: “越巂郡。”应劭曰: “有巂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可见,“越”既可表“跨过路”,也可表“跨过水”。因都有“越过、渡过”之意。在古代汉语中,“跨”“越”可互训。如:

(4) 乃览秦制跨周法(注文)跨,越也。“因秦制”故曰“览”;“比周胜”故曰“跨之也”。(《文选李善注·卷二》)

《辞源》“跨”: 越也,也将二者视为同义词。尽管“跨”和“越”后来都有“跨过物体、渡过江河”的常用义,但从起源上来讲,“跨”才是“跨越”的源头,即“举足越过”的行为,而“越”应是由同音假借而形成了与“跨”相近的義位,继而参与了“跨越”意义的构成。

从产生年代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跨”和“越”的用例。

(5) 康王跨之。(《左传·昭公十三年》)

(6) 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也。(《六韬·卷三》)

据考证,“跨越”最早用例出现在南北朝刘宋时期:

(7) 从江楼步路,跨越山岭,绵亘田野,或升或降,当三里许。(《谢康乐集·卷一》)

“跨越山岭”是“经过/翻越山岭”的意义。表示“从一端到另一端,经过事物或地域”之义。同时期,“跨越”也出现了表示“超过、超越”义的用例。如:

(8) 神灵图籍,兼仍往古,休徵嘉兆,跨越前代。是芝所取中黄、运期姓纬之谶,斯文乃著于前世,与汉并见。(《三国志·卷二魏书二》)

古代汉语中,表示“超越义”时,“跨越”的宾语常为时间名词,如,“千古”“古今”“汉唐”“周汉”“前代”“前古”等,也有专有名词,如“韩柳”“文景”等,带有比较的语义特征。

对比“跨”“越”的最初本义,复合词“跨越”既有比较抽象的意义,也有比较具体的动作意义。在古代汉语中,“跨”与“跨越”交织使用,同步发展。

(二) “跨越”是“跨”双音节化的结果

“跨”产生之初,义位较多、表意丰富。在《辞源》《辞海》和《汉语大词典》中,“跨”最多有九个义位。为了分化多义,“跨”形成一批双音节词来分化原有义位。

“跨”双音节化为:

跨跱: 叉开腿站立,盘踞

跨渡: 渡过水域

跨有: 据有、占有

跨腾: 腾跃飞行

跨制: 兼有控制两个以上地区

跨越: 超越、胜过/经过

与上文双音节化实例相仿,“跨越”也是通过双音词的形式分化了“跨”的义位,同时也承担一部分句法功能。但是“跨越”在自身的发展中,还是没有摆脱“跨”的义位影响。两个词在古代汉语中交织使用,同步发展。“跨”和“跨越”之间有很多义位相同,如,“占据、跨界、经过、跨过障碍物、超越等”。“跨越”也从“越”中吸收了某些义位,如: “超过、经过、渡过等”,我们大胆猜测,例(8)的“超越义”就是从“越”中吸收了某些义位而形成的,总之,“跨”“越”和“跨越”三个词之间意义和功能的叠合和交叉很多。[2]

三、 跨越三种义位的形成历程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的作用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用具体的、有高度组织结构的事物来理解相对抽象的或相对无内部结构的事物。(吴为善2011)132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具体的概念即源域,抽象的概念即目标域。(李福印2008)131,132映射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类推和象似性关系的诱发(霍尔特,特拉格特2008)104。认知语法将语义结构与概念结构等同起来,认为隐喻是新意义形成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语法化中隐喻过程最具吸引力的例子是关于时空词语的发展。(霍尔特,特拉格特2008)105王寅(2007)293指出: 我们通过身体的感知逐步理解了现实空间,在此基础上,人类逐步形成一个空间意向图式结构,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内在的空间逻辑,再通过人类的理性思维和想象力,便能发展出若干新的概念意义和语言表达。这一观点可以从英语和汉语中找到很多例证,许多原来表示空间的词语(包括介词、副词、动词、名词等)可延伸表达若干其他语义域。早就有学者(Anderson1971;Clark1973;Traugott1982等)论述过时间表达是空间的延伸,即时间是空间的隐喻。(王寅2007)不仅如此,Heine、Claudi、Hünnemeyer等都认为,范畴隐喻以下列从左至右的方式进行映射: 人>物>活动>空间>时间>特征。(刘光正2006)我们认为“跨越N个世纪”中“跨越”的三种义位都是从古代的空间域隐喻到时间域所形成的。下面梳理三种义位的历时演变历程。

(一) 跨越1义位的形成

跨越1表示经过某个时间段,简称跨时段。本文认为: 此义位源于古代汉语中“经过某一个或多个地域/事物”的义位,是空间域义位隐喻到时间域形成的新义位。据史料,“跨越”最早用例出现在南北朝刘宋时期,即例(7)。在例(7)中,山岭是三维空间,表示经过地域,类似的用例还有:

(9) 樊巧释道安、中山竺法雅,并跨越关河听澄讲说,皆妙达精理研测幽微。(《高僧传》卷九)

(10) 法师深存广图大援群生。乃命弟子迎请禅师,究寻经本。逾历葱岭,跨越沙漠。弥旷年稔,并皆归还。既得传译备尽法教。(《佛祖统纪》卷二十六)

“跨越”除了表示“经过某个地域”,还可表示“经过物体和人,即从物体的一端到另一端”。

(11) 中霄与士庶同睡,虎乘间跳入,跨越人畜,独取刘而去。(《异苑》卷三)

通过上述实例分析,“跨越”表示“从一端到另一端的经过”,对象多为有界的地域或事物。跨越出现的构式可概括为“跨越1+L”(L指地域/事物[+有界],多为双音节地点名词或事物名称)。空间域的“经过”义位,在宋代映射到了时间域,表示“经过时段”,形成跨越1义位。构式为: “跨越1+T”[T表示时间段,多为“数词+(量词)+名词”结构[3]]。在古代汉语中,T多为双音节的“X载、X代”形式:

(12) 上七月,据荆阃申大略云: “襄樊受围,跨越五载,水陆路梗,援兵莫通,遂于去冬札知均州刘懋等,打造战舰间探贼兵措置,战守又调总管张顺、路钤张贵提兵前往。”(《癸辛杂识》)

(13) 先王之道,所为修己治人,经纬万汇者,何归乎亦曰礼而已矣。秦焚书籍,汉代诸儒之所掇拾,郑康成之所以卓绝,皆以礼也。杜君卿通典,言礼者十居其六。其识已跨越八代矣。有宋张子,朱子之所讨论。马贵与王伯厚之所纂辑,莫不以礼为兢兢。(《晚清文选》卷上)

相比于时间域的跨越2和跨越3,跨越1义位产生最早,但是其在古代汉语中用例很少。

(二) 跨越2义位的形成

跨越2表示经过时间的界限,简称跨时界。它源于古汉语中“经过地理界线”的义位。构式为“跨越+B”(B: 表示地域界限,多为双音节名词)。相比于跨越1和跨越3,跨越2产生得较晚,宋代才出现了表示“跨过地理界线”的义位。如:

(14) 夫庖湢之类跨越沟界,侵入祖坟禁地七八尺。举族痛苦摧割,然犹未敢告知有司。(《勉斋集》)

古代汉语中,空间跨界义使用得并不多,元代还有一例:

(15) 天下山起西极。北为昆仑,跨胡徼。入为恒岳,钟于金台。散而为辽,碣抵于北海。南为岷峨,跨越徼[4]。入为衡岳,钟于金陵。散而为瓯,闽抵为华、为嵩。(《执斋先生文集》卷一)

“跨界”义位一直存在于空间域,1923年《申报》中出现“跨越年度”用例,表示“经过时间界限”,至此,跨越2——跨界义产生。

(16) 所谓短期者当限于本年度以内,庶与岁计,必要之语相贯澈。前项国库券大都跨越年度以外,夫与会计年度有关联者,厥惟预算。(《申报》,1923)

跨界义也出现于定中结构中:

(17) 正是“片仔癀人”这种严谨的态度,让“中华神药”历久弥新,继往开来……1956年—2009年,一个世纪的跨越,半个世纪的奋斗,半个世纪的风华,倒展时光的长轴,打开岁月的画卷,蓦然发现,片仔癀企业50多年发展历程中,成就与艰辛并行,片仔癀人用真情与汗水,书写着从“产品时代”迈入“品牌时代”的辉煌篇章。(《闽南日报》,2009)

当下跨越2主要出现于“跨越年度”“跨越世纪”“跨越N个世纪”结构之中。

(18) 如不按本局规定的日程一周内受验,每辆车另处逾期罚金,金圆券二角七分。跨越年度检验,每辆另处罚金,金圆券八角。(《申报》,1948)

(19) 这支考察队是本世纪中国派遣的最后一支南极考察队。此次前往长城站的22名队员将成为在南极大陆跨越世纪的中国首批南极考察队员。(《人民日报》,2000)

(20) 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岁大夫——孙璧儒(标题语)经历19、20、21世纪,跨越两个世纪的医学博士孙璧儒,诞生于十九世纪的1899年3月,走过了20世纪的百年风云,谢世时度过了102岁高龄的寿辰,于2001年2月病故。(《近代天津十二大名医》)

(三) 跨越3义位的形成

跨越3表示在时间定位和衡量中,某个有起讫界限的、连续[5]的时间段或离散时间点、时间小段的集合占据了一个或多个时间单位,即占据义。如“鲁迅是跨越两个世纪的人”即鲁迅的一生(1881—1936),55年占据了19和20两个世纪单位。又如: “挖掘了大街、小王庄和卢故城3个文物点的200多个墓葬,时代跨越战国到南北朝时期。”墓葬起始时间不同,不同墓葬的历史时间跨度成为离散的、不同的小时段,这些时段所组成的集合占据战国到南北朝时段,即这些小时段都在战国到南北朝时间段上得以坐标。空间域的跨越3与跨越1义位同时产生,早在南北朝《谢康乐集》中就出现了表“侵占、占有”义的用例:

(21) 昔强氐暴虐,恃僭历纪,既噬五都,志吞六合。阶没西河,倾覆南汉,凌籍纪郢,跨越淮泗[6]。于时策画惟疑,地险已谢,咸惧君臣同泯……(《谢康乐集》卷四)

(22) 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跨越九州,无所容止。(《渚宫旧事》卷三)

空间域的“占据义”除了有例(21)、例(22)的陈述义之外,还有静态描写义,主要起定位和衡量作用。在描写义中,“跨越”的主体常常是一个占据一定面积、体积或者一定长度距离的事物,如山脉、城池、江河、铁路等。跨越的对象既有定位作用又有衡量作用,即用对象的定位或者計量来衡量、描述主体的位置、面积、体积或范围。“跨越”的对象宾语有双音节地点名词、“数X”、“数词+(量词)+名词”结构,这种义位一直沿用到现代。

(23) 有亭曰鹿亭,东有九曲岭,又南三十里曰“四明山”,高一万八千丈,周二百一十里,跨越数邑。由鄞小溪入,则称“东四明”;由余姚白水入,则称“西四明”。(《古今游名山记》卷十)

(24) 伏念京芦至汉口干路,跨越三省,体大物博,非筹借洋款无以竟工。(《清续文献通考》卷三百六十四)

(25) 故自古都于北者,未有不跨越河华;而都于南者,未有不经营建康。建康此限淮泗,东连瓯吴,西通荆蜀,利尽南海。(《致堂读史管见》)

(26) 乌江在雍州西南,梁州正西。自三危以北,属雍三危。以南,属梁。亦可谓跨越二州之地矣。(《宝纶堂诗文钞·文钞》卷七)

以上各例中,“四明山”“铁路”“都城”“乌江”都是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跨越的对象宾语描述了它们的定位情况和规模大小。“四明山”跨越“数邑”,描述了四明山占据了数邑的规模。“铁路”跨越“三省”,也描述了铁路的规模。“都城”跨越“河华”,定位了都城的位置。“乌江”跨越“二州”,也定位了乌江的位置及规模。尽管如此,并非数邑范围内的所有空间都被占据了,而只是部分地涉及、包含地占有。

1945年以前,“跨越”主要的义位有“超越”“占据”以及“经过”三个。经统计,在1945年之前的326个“跨越”用例中,这三个义位分别占37.4%、14.4%和14.1%。空间域的“占据”义位于1945年后隐喻到时间域,产生跨越3义位,表示“占据几个时间单位的时量”(时间单位: 世纪、时代、年代等)。最早用例为1945年《申报》中的一例[7]。

(27) 处于这样兵连祸结,国疲民贫的境况下,年青的中华儿女,一代赓绩一代,跨越着两个世纪,尝尽了甜酸苦辣,在最艰辛的精神物质条件下,肩荷着祖先遗留下来未了的历史义务——那些早该扫除的新底世纪的满途上的荆棘——和辛亥革命运动以来未竟的革命伟业。(邵钰刚《青少年和青年节》,《申报》,1945)

“跨越”和“两个世纪”中间有表持续状态的体标记“着”,说明经历两个世纪的人不止一个,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描述的不是一次性,而是多次、重复性、接续性的动作,(税昌锡200624-25;吴福祥2005237)表时间小段上离散量的集合,所以“跨越着两个世纪”是一个离散的、小时段的集合,并非一个时段的连续时间。(沈家煊1995;戴耀晶199784)

“跨越两个世纪”于1945年出现一次后,就不再使用。直到1985年,跨越3义位才复出且逐渐开始大规模使用,进入21世纪以来,占据义使用频率陡然增高,且居高不下。在“跨越N个世纪”构式中,首例跨段义出现于1957年,继而不再使用,从1964年开始,跨段义的使用频率开始逐步增加,1985年以后使用频率一度降低。进入21世纪,跨段义使用比例陡然升高,基本与占据义使用频率持平。21世纪前15年中,“跨越N个世纪”构式的两个主要的构式义是: ① 占据N个世纪的时段;② 经过N个世纪的时段。相比而言,表示跨界义的“跨越N个世纪”构式都出现于21世纪中,使用比例很低。目前共搜集、整理到的1945年以后的“跨越N个世纪”的用例共812个。“跨越”的三个义位都出现于“跨越N个世纪”构式中,并已经形成了三向多义。 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动词“跨越”在南北朝时期,用于“跨越+L”构式中,表示: ① 经过物体/地域;② 侵占、占据地域。这两个义位分别于宋代和1945年后隐喻到时间域,形成跨越1和跨越3两义位。跨越2源于古代汉语中“跨越+B”构式中“跨越地域界限”的义位,此义位产生于宋代,并于民国1923年后隐喻到时间域,形成跨越2义位。跨越2首次出现于“跨越世纪”的表达中。“跨越N个世纪”的最初构式义是产生于1945年的占据义,即例(27)。

到1945年为止,跨越的三种义位都已经投射到时间域上来了。跨越1和跨越2用于“跨越+T”构式中,形成双义构式,唯有跨越3出现于“跨越N个世纪”构式中。如果“跨越N个世纪”沿着“占据义”进行发展,是不会形成多义构式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其后来的多义呢?

四、 “跨越N个世纪”多义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互相影响使得“跨越N个世纪”成为多义构式。

(一) 母构式的强势类推以及子构式的反类推作用

如果我们将“跨越+T”构式视为母构式(T为时间词或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那么“跨越N个世纪”是在母构式基础之上产生的形式和功能更为具象的子构式。在1945年之后,母构式“跨越+T”主要有两种构式义,即“跨越时段”和“跨越时界”。当T为时间名词,而非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时,“跨越+T”表示“跨越时界”义,如“跨越年度”“跨越世纪”等。在T为表示时间量的数量短语时,“跨越+T”表示“跨越时段”义,如“跨越两个时代”“跨越三个阶段”“跨越十代”或“跨越两千年”等,因此母构式“跨越+T”是一个双义构式。跨越3一被投射到时间域就诞生于子构式“跨越N个世纪”之中。如果延续着跨越1表示跨段义,跨越2表示跨界义,跨越3表示占据义的互补的使用条件来发展的话,“跨越N个世纪”并非多义。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跨越N个世纪”成为多义构式的呢?

梅耶(1948)曾指出语法形式的产生主要有两个过程: 一是类推,二是语法化。所谓类推是指已经存在的结构对现存形式产生的吸引同化,大多数人把类推视为规则或结构的泛化。(霍尔特,特拉格特2008)79,82从历时演变的角度来看,1945年首现的“跨越着两个世纪”并非多义构式,只有“占据两个世纪”的意义。本文推测: 在1945年之后,“跨越N个世纪”所增加的跨段义和跨界义都是源于母构式“跨越+T”的强势类推作用。在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和曹婧一(2015)所搜集到的报刊和网络上的用例中,統计得到的“跨越+T”的用例11295个,其中“跨越N个世纪”用例812个。在“跨越+T”构式中[8],跨越1、跨越2、跨越3分别占: 59.3%、36.7%和4%。而在“跨越N个世纪”构式内部,跨越1、跨越2、跨越3分别占: 47.2%、7.3%、45.5%。可见,在母构式的三种义位中,跨越1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跨越2,跨越3的使用频次最低。因此,“跨越1+T”构式的强势、高频使用,以及通过字面意义就可以推导出构式义的易识解性,使得跨越1强势类推至“跨越N个世纪”之中。同理,跨越2经过类推,也进入到“跨越N个世纪”之中。因此,子构式“跨越N个世纪”形成了三向多义。我们认为跨越1、跨越2进入“跨越N个世纪”构式是母构式强势类推的结果,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类推不完全是单向的,同样地,跨越3也渗透到母构式之中来,如例(28)。

(28) 在跨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忠、孝、礼、义等传统道德信条被斥之为“糟粕”而遭到唾弃,《三字经》、《千字文》等古文也被认为是宣传封建思想的信条而付之一炬。(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依据历史常识,“文化大革命”的起讫时间是1966—1976年,所以“跨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指“十年‘文革占据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之义,即是用六十、七十两个年代来定位、衡量地描述“文化大革命”的时间。尽管母构式与子构式之间互相类推、互相渗透,但是由于跨越1、跨越2的识解比跨越3容易,所以反向类推的实例很少,而正向类推的实例较多。在“跨越N个世纪”构式内部,跨越2所占比例是7.3%,最小,且均出现于21世纪前15年,这说明跨越2义位的类推能力并不强。

从表1可知: 占据义在1945年出现1例以后,直到1985年,基本没有出现。因此,刚刚产生的占据义,还没有巩固自己的语义、结构模式。而跨段义在1964—1981年间已经出现了32例,并继续出现。这表明: 在“跨越N个世纪”构式内部,表示跨段义的构式是首先确立的,而占据义的模式主要是在21世纪高频使用的时候才确立自己构式模式的。所以在21世纪,两种构式义、两种概念模式存在竞争。这不仅是历时演变的结果,也是使用中竞争制衡的结果。

(二) 结构内部“跨越”和“世纪”皆为多义词

“跨越”的时间宾语有个语义特点,即它们多为极长时间的时间短语。换言之,“跨越”的对象至少是“年”一级的时间单位,而不太可能是“月、日”之类的时间单位。语料中多呈现为“年代”“时代”“阶段”等词和最大一级的时间单位——“世纪”。相比于其他的时间单位词,“世纪”本身也是一个多义词,我们认为,这也是导致“跨越N个世纪”多义的一个直接原因。从结构内部分析上来讲,在“跨越N个世纪”结构中,“跨越”和“世纪”均为多义词,“跨越”有上文提及的三种义位,而“世纪”也有三种义位,即: ① 一百年时间;② 时间单位;③ 世纪之交。(陆俭明2001)7,8多义词是引起结构多义的直接原因,因为多义,“跨越N个世纪”衍生出三个子构式。

(三) 语言表达的需要

仔细推敲,在“跨越N个世纪”构式中,跨越的三种义位的使用条件和功能是存在差异的。当用来表达完整地或近乎完整地经历了一个世纪或几个世纪的连续时间段或离散的时间点、小时间段集合的时候,使用“跨越1N个世纪”构式。但是现实生活中所要表达的连续时间段或者离散的时间点、小时间段集合往往不是完整的一百年或几百年时间,不仅如此,在大多数时候,不仅时间量不是完整的百年,其起讫点也很难同时落在一个世纪之内,与“世纪”这一时间单位重合,而是分居连续、不同的世纪之内的。这种复杂的时间量概念也需要一定的语法形式来表现。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独特的语法形式来表达这种复杂的连续时间段或离散的时间点、小时间段集合,因此,我们只能依托既有的“跨越N个世纪”构式。如果我们试图将复杂时间概念[9]用其他结构形式表示的话,我们发现,其他的结构形式都没有“跨越N個世纪”简洁、明了。换言之,因为表达的时间量,有的是完整的一个或几个世纪,有的是不完整的、复杂的时间段,而在表达中,人们要凸显的重点也不同(有的要凸显跨段义,有的要凸显跨界义,还有的要凸显占据了多少时间单位义),加之这些不同的、复杂的时间概念基本不能依托其他形式,只能依托“跨越N个世纪”构式,所以难免形成多义构式。尽管“跨越N个世纪”是多义构式,但是依据语境,其内部各个构式义侧重于凸显跨越的时间量的不同特色。如:

(29) 木村次郎右卫门生于1897年4月19日,在其跨越三个世纪的生涯中,共育有子女7人、孙辈14人、曾孙辈25人、玄孙辈15人。(《全球最长寿者在日本逝世》,《光明日报》,2013)

在例(29)中,木村次郎右卫门的寿命为116岁。第一,他的生卒年与一百年时量接近,可以称为是“跨越一个世纪的老人”,这是强调经历一个世纪有余的时量。第二,他的生卒年是一个跨越了两个世纪之交(1900年和2000年)的时间点,可以表达为,“跨越两个世纪(之交)的老人”,这样则强调了他生命中跨过了两个百年界限。第三,他的生卒年时段占据了三个世纪的时间单位,可以用这三个世纪的时间单位来定位、衡量他的一生。因此,面对同一个语言事实,表达者为了凸显不同的语义侧面,可以选择不同的义位。从表达功能上看,跨越1侧重于陈述事件兼描写时量,跨越2侧重于描写跨界特点,而跨越3则侧重定位和衡量的描写功能。因此,在“跨越N个世纪”的三种义位中,各个义位及其所形成的构式义的使用条件和功能各有差异,它们之间互补存在、相互制衡,虽然“跨越N个世纪”为多义构式,但是没有出现明显的使用混乱现象,任何义位都没有被取缔,正是由于上述原因。

在多义构式“跨越N个世纪”中,跨越2的用例是最少的。这不仅仅是类推作用小的原因,也与“跨越2N个世纪”构式存在替换表达有关。通过对搜集到的21世纪前15年的语料分析,我们发现: 在表达经过一个或几个世纪之交的跨时界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跨越2N个世纪”构式,也可以用“跨越N个世纪之交”的表达,而在语境指示并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倾向于使用“跨越N个世纪之交”构式,如:

(30) 本次展览,通过精选藏品,既沿时间轴线,又观照不同时期的美术发展特征,打破画种界限,突出中国美术在社会意涵和艺术语言两方面的变迁,并辅以部分历史文献,力求形成对于一百多年来跨越了两个世纪之交的中国美术的“美术馆叙事”。(《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与时代同行》,《中华读书报》,2013)

五、 结语

第一,历时演变形成的三种义位固然重要,但是共时平面中,三种义位的相互接触、类推及互相影响也很重要。语言现象的研究一定要把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紧密相联。

第二,词汇多义是造成结构多义的直接原因。

第三,语言表达的需求是铸造语言形式特征的根本动力。语言形式是概念内容表现的依托,同时也要照顾到语言系统。有时候一种形式负载了太多的概念意义就会产生多义,而多义结构如果得不到语境的补充,就会表意不明、造成使用混乱。在现实的语言使用中,“跨越N个世纪”构式的多义性,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因此,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1. 要依语境适时调整表达,尽量避免依托同一个形式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内容,降低识解难度,避免歧义。2. “跨越2N个世纪”之所以用例较少,多是由于可以求助于“跨越N个世纪之交”的明确表达来表现,既规避歧义,又经济明了。3. 无论概念意义多么复杂,都要依托一定的语法形式来表现,而语法形式承载多个义位难免多义。多义可能是词汇意义在历时发展中的一个横截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如果多义不利于识解和交流,那么多义现象早晚会被调适。在意义和形式之外,我们也要考虑到表达需求(即功能)的实现。在古代汉语中,“跨越+L”构式的表达功能多为陈述事件,而在现代汉语“跨越+T”构式中,如果T是“数词+(量词)+名词”结构,其功能是描述时量,带有衡量性。形式和意义要配合功能的表达,功能的实现有其重要的价值。作为一个多义构式,其中各个义位之所以长期共存,其原因往往是不同义位在构式中所表达的功能不同。所以对多义构式的研究一定不要忽视各种构式义中功能的实现。

附 注

[1]本文对“跨越N个世纪”构式的历时演变研究建立在几乎穷尽性的语料调查、分析基础之上。语料来源广泛,为研究之便,笔者将语料库中搜索到的“跨越+O”“跨越+L/T”及“跨越N个世纪”构式摘录出来,按照时间顺序重新建立起“跨越”“跨越+L/T”及“跨越N个世纪”的语料库,供历时分析之用。语料库说明: 为了清晰描写历时演变中的各种变化的关节点,本文将语料库分成三个时段: 1. “跨越+O”的古代汉语语料库(时段为民国以前)。语料主要来自“中国基本古籍库”,辅助以“北京大学CCL古代汉语语料库”。2. “跨越+L/T”及“跨越N个世纪”的民国时期语料库(时段为: 民国—1949年)。语料主要来自“申报数据库”“晚清、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近代报刊数据库”,辅助以“民国时期书刊数据库”和“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全文检索系统(民国部分)”。3. “跨越+T”的现代汉语语料库(时段为: 1949年以后)。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另外补充了互联网中的一些用例。

[2]“跨”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实在动作用例很多,如跨门、跨入屋内、跨马等。表示“占据、跨段”用例不多,现代汉语中“跨”很多是做成词语素,表示“兼有”的意义,如跨国、跨学科等。“越”对于“跨越”最大的影响莫过于“越+T”[T为表示时间的数(量)名词],如“越冀日、越六日”(《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等。本文认为: “跨越”后期的引申独立性较强,与“跨”和“越”的影响不大。

[3]T在古代汉语中为“数词+名词”的双音节短语,如下文的“五载、八代”,现代汉语中既可以是双音节的“数词+名词”结构,如“五年”;还可以是“数词+量词+名词”结构,如“两个世纪”。

[4]徼: 边界。

[5]也有表示离散的,但是不多。

[6]人畜、淮泗、河华均为缩略形式的双音节词。人畜为人和牲畜,淮泗指淮水和泗水,河华指黄河和华山。

[7]此处语料源于“跨越+L/T”及“跨越N个世纪”的民国时期语料库(主要是申报数据库)。

[8]此处“跨越+T”构式的统计数中不包括“跨越N个世纪”构式的用例。即“跨越+T”构式的统计数为10542例。

[9]此处,“复杂的时间概念”尤指“跨越3=占据时量义”,因为在后文中我们已经举例说明,“跨时界义”可以用“跨越N个世纪之交”构式表达。

参考文献

1. 鲍尔·J·霍尔特,伊丽莎白·克劳丝·特拉格特.语法化学说(第2版).梁银峰译.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曹婧一.“跨越N个世纪”结构多义性和用法分析.中国语文,2015(4): 373、374.

3. 戴耀晶.现代漢语时体系统研究.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 高景成.常用字字源字典.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8.

5.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第九卷).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6. 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辞源(第3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7.

7. 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9. 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理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20.

10. 陆俭明.现代汉语时量词说略.∥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编.语言学论丛(第23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1.

11.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12.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1995(5): 370-375.

13. 税昌锡.VP界性特征对时量短语的语义约束限制——兼论“V+了+时量短语+了”歧义格式.语言科学,2006(6).

14.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5. 吴福祥.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使用.当代语言学,2005(3).

16. 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6.

17. 吴为善.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北京: 学林出版社,2016: 104-136.

18.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6.

20. Meillet A. Lé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 ∥Meillet A. Linguistique historique et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Paris: Champion,1948: 130-148.

(齐齐哈尔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黑龙江 161006)

(责任编辑 马 沙)

猜你喜欢

跨越语法化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浅谈美术创新的“三跨”
煎熬与跨越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贵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卡夫丁峡谷”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