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两种手术治疗中度肾结石的效果对比

2021-06-22姚汝贺卢国汉李健辉陈文杰叶志威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2期
关键词:肾盂肾结石中度

姚汝贺,卢国汉,李健辉,陈文杰,叶志威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佛山 528300)

肾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此病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对于结石直径<0.5 cm的肾结石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排石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于结石直径>1 cm的患者,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临床上对结石直径>2 cm的肾结石患者主要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1],但术后其较易出现出血、脏器功能受损的并发症[2-3]。近年来,随着输尿管柔性技术及内窥镜技术的不断进步,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度肾结石患者的治疗中[4-5]。对肾结石患者进行RIRS,不会对其输尿管、肾盂黏膜造成明显的损伤,输尿管软镜镜体的末端可上下弯曲180°~270°,有利于医生观察和处理肾盂、肾盏处的结石。本次研究主要是比较用RIRS与PCNL治疗中度肾结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收治的124例中度肾结石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在手术前进行腹部CT检查的结果显示结石直径为2~3 cm者;2)年龄≥18岁者。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肾功能不全者;2)输尿管狭窄者;3)凝血功能障碍者;4)存在严重的器官功能不全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其中进行RIRS的62例患者设为RIRS组,将其中进行PCNL的62例患者设为PCNL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麻醉ASA评分、结石的直径、肾盏内结石的位置、肾脏内结石的位置、肾积水的程度等方面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手术方法

1.2.1 RIRS组患者的手术方法 对本组患者进行RIRS,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使其取膀胱截石位,对其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待麻醉起效后,使输尿管镜经患者的尿道进入其膀胱内,找到其输尿管开口,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在输尿管导管的引导下,对患者的患侧输尿管进行镜检。置入斑马导丝,在斑马导丝的引导下,置入输尿管软镜鞘,确保输尿管软镜鞘的上端距离肾盂开口2 cm为最佳。若患者的输尿管狭窄,导致置鞘困难,应对其进行球囊扩张术或放DJ管2~4周后再对其进行二期RIRS治疗。输尿管软镜经镜鞘逆行进入肾盂。找到结石后,使用直径为200 μm的钬激光光纤进行碎石处理,碎石的功率为 10~30 W,频率为10~20 Hz。手术后,为患者留置6F双J管,1个月后为其拔除6F双J管。同时为患者留置导尿管,1~2天后为其拔除导尿管。

1.2.2 PCNL组患者的手术方法 对本组患者进行PCNL,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使其取膀胱截石位,对其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待麻醉起效后,在膀胱镜下在患者患侧的输尿管中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将输尿管导管固定在输尿管上。使患者取俯卧位。在B超机的引导下对患者腋后线到肩胛线之间的肋缘下或第11肋间隙进行穿刺,使用的穿刺针为16号穿刺针。穿刺成功后,拔除针芯。通过穿刺针鞘置入斑马导丝。用小尖刀沿着穿刺针切开此处的皮肤与筋膜,撤出针鞘,留下导丝。扩张通道至F16或F18,推入Peel-laway鞘,建立皮肾通道。经操作鞘置入型号合适的肾镜。找到结石后,用狄激光进行碎石处理,碎石的功率为30~50 W。用取石钳取出碎石。手术后,为患者放置1根肾造瘘管,1周后为其拔除肾造瘘管。同时为患者放置双J管,1个月后为其拔除双J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再入院率、手术后并发症(输尿管损伤、发热、出血)的发生率及输血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后,RIRS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高于PCNL组患者,P<0.05;其住院的时间短于PCNL组患者,P<0.05;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CNL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再住院率、输血率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欧洲泌尿外科协会颁布的《尿石症指南》[1-6]中建议将PCNL作为治疗结石直径较大的肾结石的一线方法。Haggag YM等[7]对40例结石直径≥2.5 cm的肾结石患者进行PCNL,术后其结石的清除率为80%。在本次研究中,PCNL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为80%,这与Haggag YM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Vishwajeet S等[8]将44例结石直径>3 cm的肾结石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这两组患者分别进行PCNL、后腹腔镜肾盂取石术。在手术后1天,进行PCNL的22例肾结石患者结石的清除率为72.7%。在手术后3个月,这些患者结石的清除率为95%。Zeng G等[9]使用微创PCNL治疗13984例肾结石患者﹝这些患者结石的平均直径为(3.2±0.8)cm﹞,其结石的清除率为78.6%。

RIRS适用于治疗直径较小的肾结石或上尿路肿瘤[10]。最初,RIRS被用于治疗直径较小的肾结石[11]。有研究者建议也可以将此手术用于治疗直径较大的肾结石,但需要延长患者手术的时间[12-13]。Guido G等[14]用RIRS治疗结石直径>2 cm的162例肾结石患者,这些患者结石的平均直径为(2.7±0.6)cm,其手术的成功率为87.7%。Hyams ES等[15]采用RIRS治疗结石直径为2~3 cm的120例肾结石患者,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在本次研究中,与PCNL组患者相比,RIRS组患者住院的平均时间更短。这与Zhang Y等[16]的研究结果相符。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PCNL治疗中度肾结石的效果相比,用RIRS治疗中度肾结石的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肾盂肾结石中度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小米手表
彩超对预测胎儿肾盂分离转归的临床价值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