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扶贫时期衡阳油茶产业的扶贫效应
2021-06-22陈佩
陈 佩
(中共衡阳市委党校 湖南衡阳 421001)
产业是脱贫之基和致富之源。我国多年的扶贫经验证明,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之举,是脱贫攻坚的必由之路。广大乡村如果缺乏产业后续支撑,农村经济将难以繁荣兴旺。后扶贫时期不同于精准扶贫的前期,这一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是防止在贫困线临界点上的人口滑入贫困线下和已经脱贫的人口继而返贫。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钱给物只能帮助贫困户救急解渴,而振兴产业、促进就业才是增收致富、摆脱贫困的长远之计。
衡阳的油茶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衡阳油茶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油茶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衡阳油茶产业既是特色产业,又是潜力产业,特别是精准扶贫以来,衡阳油茶产业的扶贫效益开始显现。
1 油茶产业的生态效应为衡阳乡村振兴“垒石筑基”
1.1 衡阳油茶产业的生态效应显著
衡阳市地处湘南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光照时间较长;土壤以红壤、紫壤以及黄棕壤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最适宜油茶生长[1]。良好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孕育了衡阳2 300 多年的油茶发展历史,使衡阳成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全球油茶核心产区。
截至2019年4月,衡阳市现有油茶林392.7万亩,占湖南省油茶林总面积(2 114 万亩)的18.6%,其中,老油茶林278.15 万亩,新造油茶114.55 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油茶种植集中区。衡阳市打造了“衡阳市百里油茶产业示范带”,形成了“耒阳—常宁—祁东”“衡东—衡山”“衡阳—衡南”三大油茶产业集群;建设了衡东、衡阳、未阳、常宁4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建立了10 处定点育苗基地,油茶良种壮苗年生产能力达3 000 万株。根据衡阳市油茶产业规划,到2025年,衡阳市可新增120 万亩油茶林,进一步提高衡阳各个县市区森林覆盖率,这对于衡阳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衡阳市油茶资源现状统计表(见表1)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全市新造油茶林(截至2018年底)总面积达229.1万亩,低改垦复面积达176.56 万亩。这些新造油茶林和低改垦复的面积基本上集中在县市区的落后偏远地区,而且大部分是无人耕种的荒山或植被稀少的裸露地面。因为油茶林抗污染能力强,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适于荒坡荒地栽培。这些荒山裸地种植油茶林木之后,能最大限度提高农村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荒山裸地的面积,降低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可见,油茶林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方面的生态效益是极好的。
表1 衡阳市油茶资源现状统计表(单位:万亩)
1.2 衡阳油茶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油茶既能增加天然油料源,又可提高森林覆盖率。油茶林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可以直接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油茶林的一次种植,收获期可长达百年以上[2]。衡阳油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油茶种植面积的扩大,减少了农村荒山裸地的面积,为乡村土地的提质增绿、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奠定了基础,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指的是经济效应,绿水青山指的是生态效应,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前提保障,生态环境是获取经济利益的基础条件。没有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就是空中楼阁,生态宜居将成为一句空话,美丽乡村也将不复存在。因此,要大力振兴乡村,必须保证乡村的生态是宜居的,环境是美丽的。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面积的油茶新种和老林垦复,使得原来满目疮痍的荒山野岭重新披上了绿装,显著改善了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生动实践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生态文明思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只有实现了生态宜居,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因此,衡阳油茶产业的绿色生态效益不仅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加速器”,更是村民们依托乡村振兴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助推器”。
2 油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为衡阳农民致富“铺路搭桥”
2.1 衡阳油茶产业的经济成效
2013年衡阳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全国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市”,全市7个县市均被确定为“全国油茶产业建设重点县”,全国唯一的“国家油茶生物产业基地”也落户衡阳市,常宁茶油更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直以来,衡阳市委、市政府都极其重视油茶产业发展,特别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将油茶产业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目前,衡阳市已有油茶面积达418.5万亩,年产茶油5.38 万吨,三大产业年产值达到155.6亿元,均居全国各个地州市之首,衡阳从事油茶产业林农近30 万户,规模种植业主853 个,油茶经营公司141 家,油茶专业合作社207个,100 亩以上油茶经营大户853 个,规模经营面积208.84万亩,衡阳油茶已经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2 衡阳油茶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机遇
大规模发展油茶产业,不仅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更开辟了农民创收致富的多条路径。
(1)“产业+旅游”路径致富。通过突出油茶特色,发展集观光、娱乐科普、生产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带动乡村居民共同致富。
(2)“文化+旅游”致富路径。通过挖掘油茶文化,结合乡村特色,开发、经营具有油茶特色的旅游产品,带动乡村居民共同致富。
(3)“养生+旅游”致富路径。融入养生文化念,开发康体、疗养、膳食等养生产品,集聚养生群体,形成以养生配套服务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带动乡村居民共同致富。
油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且产业链长,可以安置大量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贫困户,通过展示农耕文化、民间习俗、榨油工艺,开展油茶花节会活动,建设一批集油茶生产、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油茶村镇或油茶庄园,还可以带动乡村全域旅游,将油茶资源转化为绿色资本和绿色财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常宁市西岭镇油茶小镇为例,该镇油茶林种植面积达6.1万亩,“中联天地”“股理基”“大三湘”“大山生态”等20 余家油茶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该镇从事油茶生产、加工、销售,从业人员多达3.67 万人。2018年常宁市西岭油茶小镇生产总值8.12 亿元,其中油茶产业产值6.17 亿元,通过探索油茶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新思路,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药材、油用牡丹和养殖“茶山飞鸡”等,该镇林地产值5 000 元/亩左右,每年带动旅游50 万人/次,带动贫困户2 000 余人脱贫致富。可以说,油茶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油茶产业经济效益的前景也十分可观。
3 油茶产业的社会效应为衡阳脱贫攻坚“添砖加瓦”
3.1 衡阳油茶产业的社会效应突出
根据《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做大做强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的九条意见》等文件精神,目前衡阳市、县两级都出台了油茶产业扶贫指导意见,鼓励贫困户通过种植油茶,实现长期稳定增收脱贫,充分发挥了油茶产业的社会效应,尤其是在产业扶贫中的独特优势。2018—2020年,衡阳市财政每年安排3 000 万专项资金用于油茶产业扶贫,同时要求各县市加大对油茶产业扶贫的投入力度,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给予保障。衡阳还制定了明确的补助标准和补助方式,对在2018—2020年期间实施油茶新造和油茶低改垦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不低于1 400 元/亩标准,分三年进行补贴扶持。仅2018年一年,衡阳市、县两级就落实了6 000 万元油茶扶贫专项资金,建设油茶扶贫基地4.85 万亩,扶持贫困户数2.64 万户。
油茶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80%的投入是人工劳务。2008—2017年,衡阳市油茶基地建设共投入资金31.73 亿元,解决了9.1万人农民就业,累计获得劳务报酬超过25.4 亿元。在实现精准脱贫方面,贫困户可以单独种植油茶,也可以将山林产权入股合作社或企业种植基地,每亩给予600 元~800 元补助,这些贫困农户除了收益政策补助之外,还可通过收益土地租金、投工投劳报酬和经营收益等方式增加收入,据统计,受益的贫困户每户平均增加收入约3 300 元/年。
3.2 衡阳油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发展油茶产业,不仅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油茶产业利用贫困地区的山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通过流转种植、精深加工增值,为广大林民增加了收益,为一些企业创造了利润,尤其是为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独特之路。
3.2.1 互利共赢,形成农户与企业利益链接机制
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贫困户林地经营权,推广“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油茶经营模式,加大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农户与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共享油茶产业发展成果,尝到收益的甜头,树立脱贫信心。以耒阳市为例,耒阳油茶产业扶贫攻坚的经验丰富,扶贫成效明显。一是积极鼓励贫困户自主种植油茶,贫困户新栽油茶林5亩以内的按每亩1 500 元标准进行奖补,2018年共有42 户贫困户种植油茶730 亩(享受政策的168.5亩),兑现奖补资金13.48 万元;2019年共有178 户贫困户种植油茶林506.7亩,兑现奖补资金35.469 万元。二是对贫困户实施低产油茶林垦复改造进行奖补,2019年完成500 亩贫困户低产油茶林垦复改造。三是利用油茶产业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建设油茶产业扶贫基地,2018—2019年建设神农国油、金鑫公司、先进合作社等22 个油茶扶贫基地,利益链接帮扶贫困户6 900 户。真正让油茶产业成为兴林富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3]。
3.2.2 精准施策,实现贫困户长效脱贫目标
通过创造条件让贫困户直接参与油茶基地建设,从中获取长期稳定收益,达到“扶真贫、真扶贫、不返贫、能致富”的目的,实现油茶产业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衡阳市就业部门积极鼓励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优先吸纳贫困户劳务用工,让贫困户以务工方式取得稳定经济收入;对吸纳贫困户劳务用工且让贫困户取得稳定劳务收入的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县级财政予以适当奖补。耒阳市号召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近务工,奖励油茶企业扶贫劳务用工帮扶主体:2018—2019年共兑现16.92 万元劳务奖补资金,2019年计划兑现10.531 万元。
3.2.3 资金倾斜,优先贫困农户项目支持
油茶林的生产周期较长,前期的资金投入较大,且油茶种植存在一定的风险。为解决资金和风险问题,衡阳市在市、县两级财政对油茶产业扶贫投入的基础上,通过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获得油茶贷款用于发展油茶产业扶贫。同时,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长江防护林工程、荒山造林、农业产业化等项目的计划与资金对油茶产业扶贫基地建设的整合和倾斜力度,对带动贫困户脱贫成效显著的油茶经营主体,予以优先安排相关项目计划与资金。例如,2017—2019年,常宁市整合涉农资金6 000多万投入油茶产业建设,且积极开展林地流转、交易和抵押贷款、“惠农担—油茶贷”等服务,由财政贴息,累计发放油茶林权抵押贷款八千多万元。通过这些财政奖补和金融扶持,农户们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发展油茶产业,不仅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更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油茶产业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助力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发挥衡阳油茶产业的特色和优势,使其成为壮大县域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