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国地望及其人文精神考释

2021-06-22朱成杰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红山文化研究所辽宁朝阳000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辽宁朝阳000

关键词:红山君子文化

董 婕 朱成杰(.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红山文化研究所,辽宁朝阳 000;.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辽宁朝阳 000)

引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0年9月28日下午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要“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习近平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众所周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人格——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长期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这些儒家君子品德是从哪里继承的呢?本文响应党中央号召,对古文献记载的“君子国”之地望及其人文精神进行考证,对儒家核心思想进行追根溯源,探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祖源地。

一、古籍记载的君子国信息

最早记载君子国的古籍是《山海经》。其中《海外东经》(卷三)曰:“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大荒东经》曰:“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山海经》的上述记载透露出三个信息:一是君子国人衣冠带剑,有好让不争的人性特点;二是君子国的方位关联东(均出自“东经”)和北两个方向。汉初的《淮南子》(卷四):“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更明确地锁定了君子国在东北方(大人国在东南);三是《山海经》记录的是上古物事,根据君子国人喜好佩剑的描述,君子国所处的时期至晚在商代以前的青铜时代早期。

[晋]郭璞《玄中记》:“君子之国,地方千里,多木槿之华。”提示了君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唐]《艺文类聚》(八十九卷)引汉以前古籍《外国图》:“君子之国,多木堇之华,人民食之。”晋、唐两条史料均记载君子国“多木槿之华”。木槿花是一种很常见的灌木花种,是东北亚地区的古老名花。《诗经》《礼记》中都记述过此花。《诗经》曰:“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是木槿最初的名字之一。《礼记》曰: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可见木槿花开已被中国古人作为夏至时节的一个标志性物候现象。历史上木槿花颇受中韩日三国人民的喜爱,现在是韩国的国花。

“君子”一词,多见于先秦典籍,本意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后来该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在继承国君血统的同时也继承国君的礼仪文化,所以君子之意衍生为品德高尚之人、能给别人带来益处的人。“君”字为“尹”加“口”,“尹”字甲骨文字形为一只握着权杖或刻刀的手。从字形本身来推断,“尹”的原始意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权力;另一个是用刻刀刻画书契,订立盟约的人。商代主要刻在龟甲兽骨上,在远古时期可能就是治玉。因此,“君”的原始含义应该是既有权力又有德信的人。而后世文献中关于君子国的记载,一定是先有了君子的概念,之后才有君子国的传说。因此,“君子国”之名是对源于上古“好让不争”等的君子人格的概括性描述。

古代文献中也有对君子国人文精神的评价。《后汉书·东夷列传》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这条史料给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对“夷”字的解释。夷就是“柢”,像扎根于大地的植物根系,有仁义好生之德,夷人天性柔顺,明理明道。到夷人那里就有君子国和不死国,他们因仁德明道而长寿。说明君子国即属东夷范畴。

东夷文化及其部族和所处地理位置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东夷”的称谓正式出现于西周金文,最早是商周时期对东部部族的称呼。西周早期以东夷概称东方诸夷部落与方国,泛指环渤海而居,南至江淮的中国东方各族,主要指以传说时代的太皞、少皞为代表的部落集团及其后裔。东周以后,黄淮下游地区逐渐与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融为一体,秦统一六国后,夷或东夷的名称随即在这一地区消失了[1]。秦汉以后的文献提到的东夷,一般指东北诸夷,又将倭(日本)人列于其中(北海道及库页岛地区史称虾夷),是泛指东北亚的民族和国家。在《汉书》中涉及东北地区时已有“东夷”的称谓。《后汉书》始立《东夷传》,其记述的内容主要是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和东方海外的民族和国家[1](16-20)。所以,《后汉书》里与君子国相关联的东夷应该是指东北夷。

实际上,学者多以为商人本身就是由东北地区而南下的东夷民族。历史学家徐仲舒于20世纪30年代在《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一文中即指出:“古代环渤海而居之民族即为中国文化之创始者,而商民族即起于此。”傅斯年也认为商代发迹于东北。金景芳撰文从文献上考证:契所居之“番”,乃“燕亳”之“亳”;而契子昭明所居之“砥石”,在辽水(辽河)源头的内蒙克什克腾旗的白岔山,提出了“商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说”[2]。红山文化的考古资料也佐证了上述学术观点,如商人和红山人一样重视鬼神和祭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玉雕龙的造型是商代玉龙的祖型(图1);甲骨文“夷”字像人蹲踞之形,这种坐姿恰恰在红山文化的人物造像中是比较多见的坐姿,等等。

图1 牛梁河遗址出土红山文化玉龙与商代妇好墓出土玉龙

汤建商之时,在东北分封了一个同姓诸侯国——孤竹国,其地理位置大致在今辽宁省西部、南部和河北省东部一带。“孤竹”一词最早出现在殷商卜辞中。《逸周书》中也记载了西周初年,孤竹国参加成周之会,前往朝贺并交纳贡品“距虚”(产自今辽宁省西南部的一种外形似驴骡的兽类)的情形[3]。1973年,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北洞村发现一商代晚期遗存,出土的青铜罍上有“父丁孤竹亚微”铭文,意为“孤竹国君亚微为其父丁所做之罍”,证明当时的辽西地区属于孤竹国的范围,且可能是孤竹国晚期的统治中心。因此,孤竹国是属于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支东夷分支,传承了君子国“好让不争”“孝亲仁爱”的人文精神。《史记·伯夷列传》记述了孤竹国的一段历史: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上文提到的“孤竹君”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青铜罍铭文中提到的“亚微”,是有文字可考的孤竹国倒数第二世君王[3](30)。伯夷为其长子,叔齐为其三子。叔齐本来是父亲任命的继承者,但他认为自己德行不够,让位于兄长,有上古禅让遗风;伯夷讲究孝道,尊重父亲遗愿,坚辞不受。兄弟俩因为互相推辞国君之位,先后离开孤竹国。之后不认可武王不为亡父守孝而妄动干戈的行为,指其“不孝”“不仁”。最后两人不食周粟而亡。伯夷、叔齐的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有赖于其所处社会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养成,反映出孤竹社会的一些文化倾向和社会价值观念[3](43)。这些修德、孝亲、仁爱、礼让不争、抱节守志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恰恰传承了君子国的人文精神。

二、君子国的地望在红山文化地域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后汉书》提到的天性柔顺、言仁好生的君子国属于东北夷,其地理范围与孤竹国分布地域部分重合,主要位于辽西地区。从考古学的视角出发,辽西地区不仅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更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包括今天辽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河北北部,也就是红山文化遗址的核心分布区。

红山文化是距今65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类型,分布范围东至辽河,北至霍林河,西至内蒙古中部,西南至滦河,南至渤海。其中西辽河上游与大凌河流域是遗址核心分布区。红山文化遗址中最为典型的是位于凌源、建平两市县之间的牛河梁遗址,这里是红山古国的会盟中心、祭祀中心和贵族墓地。该遗址群不仅发现了供奉神像的祖庙、大型祭坛和积石冢,还出土了大量礼仪性玉器。红山文化玉器主要用于随葬,出土于积石冢墓葬中。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在牛河梁遗址特别是晚期积石冢的大墓中只用玉器来做随葬品,这种现象被主持牛河梁遗址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郭大顺先生称为“唯玉为葬”“唯玉为礼”。显然,玉器在这一时期已经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在事死如事生的祭祀观念指导下的葬玉方式,协调了人与祖先、人与人的关系,逐渐形成一种用玉制度,并在红山社会秩序管理中起到一定作用。

红山玉文化源自北方古老的用玉传统,牛河梁遗址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礼玉文化中心。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境内最早的玉器始见于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小南山遗址,距今9000年左右,也是东亚地区系统用玉的最早证据,再经8000年前辽西地区的查海—兴隆洼文化传承至红山文化时期,共同构成东北地区一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玉文化。在商代的甲骨文中,玉是占卜的工具和祭祀的祭品,向天地神灵献祭是商代一项重要的宗教活动,并由此生发出许多礼仪,传承至后世,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时期[4]。

红山古国的玉礼制系统协调了人与天地自然、人与祖先、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君子人格孕育的滥觞。红山古国“唯玉为葬”“唯玉为礼”的玉礼制成为中国“礼仪之邦”的奠基石。红山玉器成为上层人物“权力”和“德”的象征,已经蕴含了社会意识和审美意义的结合。儒家关于君子人格及以玉比德的观念或源出于此。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而“仁”又是“礼”的内在精神。所以,仁出于礼,克己复礼为仁,礼是道德规范中的重要内容,是仁的表现形式。可见儒家思想源于周礼,周礼的源头也可以溯源到红山古国。红山古国时期(红山文化晚期)的历代圣王,应该就是甲骨文“君”字造字本意所依循的那些最早的“既有权力又有德信的人”。君子就是君之子,《山海经》记载的君子国民“好让不争”的人文精神,应是对起始于红山古国时期的历代君子人格的概括性描述。

关于君子国的地望问题,辽宁民间红山文化探研者颜祥富对此早有研究,曾在天涯论坛发表“东方君子国在红山文化地域”的观点,笔者在其基础上再详加考证。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凤(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麐後,蛇頸魚尾,鸛顙鴛思,龍文虎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翺翔四海之外,過崐崘,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寕。从鳥凡聲。古文鳳,象形。鳳飛,羣鳥從以萬數,故以爲朋黨字,亦古文鳳。”这里有一句关于凤鸟出处的吉语,“出于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大安宁”。《说文解字》对凤凰的解释涉及了君子国。

那么,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的凤鸟又出自哪里呢?《山海经》中有记载,《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这段关于凤鸟出处的记载,提示了三个信息:一是凤凰鸟出自丹穴山;二是丹水南注于渤海;三是丹穴山多金玉。从现代地望来看,向“南流注于渤海”的河水有四条,分别是滦河、大凌河、辽河和浑河。其中浑河在清末以前属于辽河的支流,共有一个入海口。这样,古代注入渤海的三条河流,均在红山文化分布范围之内(图2)。

图2 红山文化重要遗址分布区

另外,红山文化分布区内多有金矿和玉,距离太子河最近的岫岩县是北方最大的玉料产地,当地河流里既有河磨玉还有金砂,可谓金玉同出。从成矿机理上看,金矿往往与玉矿并生,所以有金矿的地方多有玉。西辽河及大小凌河流域也有诸多金矿,朝阳地区是中国黄金八大主产区之一,同时又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主要出土地。看来丹穴山、丹水及凤凰的所在,离不开出产金玉的红山文化区域。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张星德教授,通过对鸟形象的分析观察,认为辽西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即出现了鸟形象作品,是史前鸟崇拜的发源地之一。从鸟形象作品的出土环境观察,各考古学文化的鸟形象作品均应该是被作为一种具有神性或宗教意义的动物被人们信仰,并由首领一类的人物所把持或占有的。辽西地区史前鸟崇拜是中华文化龙凤崇拜的重要源头[5]。

君子国人的特点是“衣冠带剑,好让不争”“天性柔顺”。这里的凤鸟“五色俱备”,分别对应“德义礼仁信”。结合儒家“五德”和“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说明君子国是有着丰富玉文化礼仪传统的古国。这与红山玉文化丰富的礼制传统相吻合。

君子国的人文精神传承了作为礼仪圣地的红山古国之礼仪传统。所以,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将君子人格视为理想,想要到夷地居住。《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笔者认为,孔子应该知道夷地与君子国的关系,而非自诩为君子。关于“君子居之”史书上大都解释为君子去那里居住而教化九夷之民。但也有个别史家博览群书窥见端倪,比如北宋的李昉在《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中就直接搬出《后汉书》的资料来解释这段话:“论语子罕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后汉书曰: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李昉的意思很明白,孔子之所以要去九夷居住,是因为那里有君子国。

根据夷就是“柢”,有仁义好生之德的说法,还可以联想到红山文化有一个传承于北方古老玉文化传统的用玉观念,就是顶级的玉礼器大都选择黄绿色透闪石玉料琢制而成。这是因为黄绿色是北方树木在春天刚吐出叶芽不久树冠的颜色,是一种崇尚大地回春的信仰理念。香港中文大学邓聪教授也曾发表这种学术观点,他认为“黄绿色调是生命的比喻,是人类植物宇宙观物化的体现,是人从植物生态摄取生命力量的象征。兴隆洼文化的范围内,黄绿色调象征性的观念已形成,并且成为不同聚落集团间共通的信仰,也是当时众多社会中复杂象征体系的重要标准之一”[6]。红山古国这种古老的崇尚植物生机的玉文化观念,与《后汉书》记载的对“夷”字解读相吻合。

另外的一条史料更加耐人寻味,[明]陈士元《论语类考》(卷二十):

瑞应图云:鳯,王者之嘉祥也,负信戴仁,挟义膺文,苞智不喙,生虫不折,生草不羣,居不侣行,上通天维,下集河洛,明治乱,见存亡,此鳯之徳也。孔子之徳犹凤也,适楚而接舆,以凤衰讥之,葢知凤而不知孔子者也。孔子以凤之隐见,占道之行否。故曰:凤鸟不至,吾己矣夫!伤之也。至也者,自彼适此之谓也。凤鸟不至,岂凤鸟固有所産而未至乎?天老云:凤出于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安宁逸。论语云:子欲居九夷而从凤嬉,或曰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故六帖云:孔子欲居九夷从凤,凤遇乱则居夷狄也,然则孔子遇乱而欲居九夷,岂真从凤也与?

陈士元将上述几条文献史料罗列在一起,想表达观点是:孔圣人遇乱世欲居九夷,不是为了与凤在一起,独善其身。而是要克己复礼,到君子国故地寻找凤之德,引凤出世,还乱世安宁。

关于“九夷”与“东北夷”的关系。有学者提出:“近人傅斯年、陈梦家等皆主‘夷民族发源于东北’‘夷族本在东北’(见《禹贡》第5 卷10期)。进而有人主张‘九夷’即‘东北夷’。……必须指出,凡《论语》及其历代注释中的‘九夷’,《尔雅》《后汉书》等后出典籍及其历代注释中的‘九夷’多指‘东北夷’而言。”[7]

另外,“九夷”之地与海有关。《竹书纪年》记载:“帝芒十二年,命九夷东狩于海,获大鱼。”《论语·公冶长篇》载,孔子曾发感慨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把孔子乘木筏浮于海与“欲居九夷”相联系,说明九夷君子国周边有海。而渤海湾北部恰属红山文化地域范围。

综合上述凤出于君子国;凤出丹穴之山,有丹水南流注于渤海;辽西地区红山文化多出玉鸟,是龙凤崇拜的重要源头;“孔子欲居九夷从凤”等诸条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君子国的地望在红山文化地域。

三、君子国影响了佛法向东北亚的传播

(一)佛教文献记载了君子国的人文精神

古代历史证明,君子人格为东北亚各国所认同,是中华文化圈最核心的价值理念。这种君子人格也得到了佛教的认同。唐代僧人道世著《法苑珠林》,该书约百万余字,博引诸经、律、论、传等四百多种,其中有一条关于君子国的重要记载,佛陀在灭度前曾给弟子留下遗言,可以向君子国传播佛教。《法苑珠林》(卷二十):“我灭度后汝语大迦叶及文殊师利,流我毗尼此阎浮洲三十二国,是众诸生并有大根,堪可流行迦叶遗教。东弗婆提洲二百六十国,西瞿耶尼洲一百三十国,并行迦叶遗教。自余天下众生薄福,不堪闻教,莫行此法。如来灭后四十年中,遣行二部此四天下。又问:云何二部教?答曰:四分十诵律。四十年后,一百一十年,迦叶遗律方行前国。如震旦诸国,谓之君子国,根性轻利,得行三部教,合四百三国土。”

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Cinisthana”,这个词在佛教经籍中译作“震旦”。根据北传佛教史料研究观点认为,释迦牟尼灭度在公元前380—390年之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他所说的震旦诸国应包含各诸侯国。《山海经》(卷十二)《海内北经》云:“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阳”位于“列水”的北岸,“列水”即今日朝鲜半岛西北部的大同江。《史记》(卷一百一十五)《朝鲜列传》云:“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由此可知,真番和朝鲜都被燕国完全控制。真番位于朝鲜之南,也在朝鲜半岛上。《山海经》(卷十二)《海内北经》云:“盖国在鉅燕南,倭北。倭属燕。”可知,燕国的势力延伸到日本列岛。

根据《法苑珠林》记载的佛教史料,释迦牟尼交代弟子传播佛法的范围包括南部州32 国,东部州260 国,西部州130 国,共422 国,唯独未提北部州。但提到震旦诸国(君子国)得行三部教时,总计为“四百三国土”,又加了8 国。由此推断,这震旦诸国应该是指战国七雄,而朝鲜半岛及日本岛被视为一个合属藩国(燕属),共计8 国。

释迦牟尼灭度前以整个亚洲视角来看东北亚,把震旦诸国都视为“根性轻利”的君子国,应该是因古代君子国的影响力而造成的,所以他向弟子交代的可以传行三部教的震旦诸国,应该是以古代君子国的地域为核心的。这条唐代的重要史料,又从佛教传播的视角佐证了古代“君子国”与红山古国地域的关联。红山文化中心性遗址所在的朝阳地区,在佛教向东北亚“君子国”传播的过程中的确是起到过重要的节点作用。

(二)君子国故地的三燕龙城成为东北亚佛教祖庭

佛灭度300 多年之后的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的使者伊存来到长安,口授《浮屠经》。“伊存授经”被确认为佛法在中国初传的标志。东晋十六国时期,佛教在中国南北已广泛传播。紧邻前燕的后赵统治者羯人石勒,在提倡儒家经学的同时,大兴佛教,推崇天竺神僧佛图澄。前燕与后赵交往密切,佛图澄是文献所记进入慕容鲜卑统治的辽西乃至东北的第一位高僧。另外,东汉以来有许多汉人逃到北方鲜卑地区,这些汉人当中也不排除有人接触或信仰佛教。所以,朝阳历史学者推断,“慕容鲜卑接触并信仰佛教,最晚应该在慕容廆定都棘城(公元294年)前后,也就是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初”[8]。《十六国春秋辑补》(卷二十三)《前燕录一》记载:“(慕容)廆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公元294年)定都大棘城”。大棘城又称棘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属北票市章吉营子乡三官村),是慕容鲜卑来辽西后最早的政治中心。公元337年,慕容皝称燕王,都棘城。

公元338年,后赵的石虎率领大军讨伐令支(今河北迁安、迁西及滦县北部地区),欲向北进攻前燕首都棘城。随军高僧佛图澄曾向石虎谏言:“燕福德之国,未可加兵。”(《晋书》卷一百六《载记第六·石季龙上》)石虎不听劝告,执意攻打棘城,结果被继位不久的前燕王慕容皝打得惨败而归。

据《晋书》及《十六国春秋辑补》记载:“晋咸康七年(公元341年),燕太祖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西,所谓福德之地也。”使阳裕、唐柱等,“可营制规模,筑龙城。”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慕容皝将都城由棘城迁往龙城。今日朝阳的城市历史由此奠定。龙城因龙山而得名,辽西地区考古材料中有丰富的龙文化元素,从查海—兴隆洼文化(8000年前)的石塑龙到赵宝沟文化(7000年前)陶尊的猪首龙纹,再到红山文化(5000年前)的玉猪龙,古老的龙文化传承3000 多年。三燕时期慕容鲜卑政权又将辽西古老龙脉由龙山引入龙城。从晋书所载的慕容廆定都的棘城为“颛顼之墟”,到佛图澄将前燕国称为“福德之国”,又到慕容皝将所建龙城看作是“福德之地”,三者看来并无关联,但却透出关于龙城的文脉传承:红山古国—颛顼之墟—君子国—孤竹国—福德之地。三燕龙城既承载了当地几千年的文脉,又接续了来自西域的佛教法承。

公元345年,前燕王慕容皝在龙城东南的龙山上修建东北第一座皇家佛寺——龙翔佛寺,从此开创了东北佛教皇家传承的法脉,后成为佛教向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传播的重要节点,被视为东北佛教祖庭。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罗新先生提出“西有敦煌,东有朝阳”的重要观点[9]。可见朝阳在佛教传播路线节点上所处的重要位置。

朝阳北塔自隋代就有了隋文帝敕封的佛舍利。辽代皇家重修佛塔时,将舍利等佛宝又内供于塔内天宫。1988年修北塔时发现天宫。众多文物中居然有一件红山文化玉斧,说明辽代皇室将红山文化玉器视为可以供佛的珍宝(图3)。2004年朝阳南塔(辽代)地基附近又出土了14颗燃灯古佛舍利。朝阳成了世界上唯一拥有两佛舍利的古老城市。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钦定热河志》:“(朝阳)南塔之前有铁塔一座,系契丹重熙十五年所铸,葬释迦、定光二佛舍利”“后人于其地基刨得一窟,下见地宫一所,有碑八块”。其中《释迦、定光二佛真身舍利塔记》记载:“寻择良辰,亦得吉卦,坼至十檐,获定光佛舍利六百余颗。至地宫内获释迦佛舍利一千三百余颗。再选定四月八日午时,依旧如法安葬。”当年在南塔南侧的铁塔里,竟然曾葬有“定光佛舍利六百余颗”和“释迦佛舍利一千三百余颗”。这说明,古代龙城作为东北亚地区佛教传播的重要节点城市,颇受统治者和佛教高层人士的重视。佛教在君子国故地的龙城成为北方几代统治者推崇的王朝信仰,十分兴盛。

图3 朝阳市北塔天宫出土的红山文化玉斧

唐代僧人道世根据其兄道宣所著之《大唐内典录》及《续高僧传》编集而成的《法苑珠林》具有佛教百科全书之性质。它所记载的佛陀灭度前关于“君子国可传三部教”的这条遗愿,通过朝阳的佛教考古成果得到了证实。

结语

综上考证,君子国地望在红山文化核心分布区,君子国的人文精神传承了红山古国的礼仪传统。孤竹国以伯夷、叔齐为代表的孝亲仁爱、礼让不争的价值观念来源于君子国。《后汉书》记载东北夷人的仁义好生之德与红山古国崇尚植物生机的玉文化观念吻合。君子国“根性轻利,好让不争”的口碑还影响了佛法向东北亚的传播,三燕龙城(朝阳)作为君子国的核心故地成为东北亚佛教祖庭。红山文化是龙凤崇拜的重要源头,凤凰又出自红山古国地域的君子国。古代龙山后来改称凤凰山,如此,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两大图腾,在龙城凤山见证着朝阳城市历史的古今变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在的朝阳市也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祖地。

猜你喜欢

红山君子文化
红山荞麦看木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红山蚁的仆人
红山蚁的伏击战
君子无所争
谁远谁近?
有君子之道四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