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统区宣传阵地建设的历史考察
2021-06-22范海龙
范海龙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宣传阵地建设的实践。深入总结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宣传阵地建设的经验,对坚守宣传思想阵地、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本领、实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发挥八路军办事处的作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经国民党当局同意,八路军先后在南京、西安、兰州、桂林、洛阳、长沙、武汉、广州、新疆等地建立了办事处,在贵阳设立了八路军交通站。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发挥这些办事处、交通站基础职能的同时,还借助这些办事处、交通站的合法地位开展了大量宣传工作。
(一)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各地八路军办事处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过程中,各地八路军办事处大都十分注意借助进步报刊或中间性报刊的作用,积极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呼吁抗战与民主,揭露时政的腐败与黑暗,鼓励不同阶层的群众为坚持抗战、争取民主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努力。以成立时间较早的南京办事处为例,其成立之初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和八路军的战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后,由李克农任处长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立即组织办事处全体人员,“分工负责收集各方面人物的地址,将文章内容打印出来,然后分别写信,送邮局,搞得热火朝天,圆满完成了任务。”[1]这项工作不仅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方针,还极大地鼓舞了后方广大爱国军民团结抗战的斗志,推动许多进步报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识。
(二)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
各地八路军办事处在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八路军战绩的同时,还将对外宣传作为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先后设在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武汉、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有效开展国际统战和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比如,1943年,对于国民党调动大军进攻边区的事件,八路军办事处及时将电文分送给各国驻渝使节、记者甚至蒋介石的美国顾问史迪威,通过他们向全世界揭露蒋介石企图发动内战,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也因为如此,国外评论主持驻渝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周恩来“不但是共产党派驻在国民党那里的代表,而且也是共产党派驻在整个外部世界的代表”[2]。在香港沦陷的数年前,香港八路军办事处(香港八路军办事处成立于1938年1月,于1942年1月撤销)“成了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出入中国内地和海外援助敌后抗战物资的中转站”[3]。中国共产党通过各八路军办事处,不仅使国内外民众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而且对于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边区和根据地,对于打破国民党对边区、根据地的新闻封锁,对于及时向国内外通报国民党制造摩擦的错误行径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以政治部第三厅为基础展开宣传
1938年1月,国民政府改组军事委员会,下设军令、军政、军训、政治4个部,任命陈诚为政治部部长,邀请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出任副部长,邀请在文化界享有很高声望、从日本归国不久的郭沫若出任主管文化工作的第三厅厅长,意在“利用他们的声望吸引文化人士,为国民党的宣传文化和军队政治工作出力”[4]。4月1日,第三厅在武昌正式成立。第三厅成立后,立即领导武汉文化界人士和民众连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宣传文化活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4月开展的抗战扩大宣传周活动和7月举办的“七七”献金活动。
(一)抗战扩大宣传周活动
第三厅一成立,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卫大武汉。1938年4月7日至13日,是武汉各界第二期抗战扩大宣传周。在加紧军事准备的同时,在汉的广大文化界人士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和第三厅的带领下,也积极行动起来。这是文协和第三厅成立后首次举办的大型抗日文化宣传活动。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第三厅的同志对这次宣传活动进行了精心策划。扩大宣传周开幕当天,《新华日报》第4版出版了由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编的《武汉各界第二期抗战扩大宣传周特刊》,刊载了陈诚、郭沫若、孟庆树、王平陵、罗荪、宋云彬等人的纪念文章和适夷的诗《胜利的春天》,以“庆祝前线胜利,向英勇将士致敬!”[5]
同一天,国民党《武汉日报》亦发表社论《为第二期抗敌宣传周告国人》,如是说:“是宣传之首要,在不离开真实情景。故吾人今日之为抗敌宣传,亦系把握其真实性;使第二期之抗战情势,晓然畅达于一般国民之心胸,得令其疑虑大破,信念益坚。”[6]在宣传周开始的当天,传来了台儿庄大捷的消息,第三厅在武汉三镇组织了10万人参加的火炬游行,“虽然天气闷热异常,而又开始滴着雨点,但胜利的喜悦使群众忘记了热,忘记了潮湿,挥着汗,嘶着喉咙冒雨行进。”[7]在之后的几天中,第三厅组织了几十个演剧队、几百个宣传队,在大街小巷、工厂、码头、农村进行宣传,还组织了上万人参加的抗日歌咏游行,剧院、电影院全部免票上演抗战的话剧、戏曲和电影,特别招待伤兵和难民,还把抗战电影用卡车送到农村去放映。特别是在宣传周的最后一天,尽管这天风雨肆虐、警报骤响,但是“武汉三镇动员起了近卅万人,在细雨中参加大游行。”[8]
总而言之,第二期抗战扩大宣传周活动,在武汉各界人士,尤其是文化界人士的积极组织和参与下,极大地激发了武汉人民的热情,成为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抗日救亡宣传文化活动。
(二)大规模的“七七”献金活动
1938年7月,武汉会战进入到了紧张阶段。为了更深入、更广泛地发动广大民众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实际行动来保卫大武汉,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第三厅决定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抗战一周年纪念暨“七七”献金活动。
对抗战周年纪念暨“七七”献金活动,武汉文化界率先起而响应,他们不仅发表演讲,撰写文章,以多种形式向国人宣传献金的意义,而且还带头捐款捐物。早在7月6日,“世界、光明、明星、新市场等影戏院已开始献金公映,决将六八两日所有收入不除开支,全部捐作慰问伤兵及抗敌将士家属。”[9]同一天,武汉出版业抗敌工作团亦通过《新华日报》公开宣布:“我们定于双七节到伤兵医院慰问受伤将士,募集了现款五百元,书籍一千册,《新华日报》七七特刊五百份,以四百元和书籍全部分赠几家选定医院内的伤兵将士,其余一百元捐赠在晋、察、冀敌人后方英勇作战而负伤的八路军将士。”[10]
献金时间原定两天,但由于献金的人太多,致使许多人还没得到献金的机会,第三厅临时决定延长两天。5天时间,来自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个年龄的献金者络绎不绝,献金者超过50万人次,“男女老少、乞丐、苦力、伤兵、难民,以至衣冠楚楚的小商人、学生、公务人员、达官贵人,全都万分真诚地带着轻逸愉快的兴奋的步调,朝会似地向各个献金台前云集。”[11]妇女和儿童,甚至捐出她们的戒指、耳环、百家锁。不仅如此,“外侨的同情,是值得感念的,这里有朝鲜青年战时服务团与一部俄侨,尤其还有一位日本籍妇人”,“西班牙的文山神甫和美国的明德神甫的献纳”,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这次献金运动,仅武汉一地收到的献金数量就已超过100万元。
三、利用重要纪念活动扩大宣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新华日报》为阵地,每逢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重大事件,报刊创刊纪念日,社会知名人士的诞辰,都会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和缅怀、强化历史记忆的同时,又充分发挥纪念活动的政治动员作用,扩大抗战宣传工作。
(一)对逝世人士的报道
《新华日报》自创刊起,每年都会以不少篇幅对逝世人士进行报道。对逝世人士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刊的立场和倾向。以1939年《新华日报》上22篇对逝世消息的报道作为样本(见图1),通过对报道主体的身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新华日报》关注的重点除了抗战中凸显的英雄人物外,还聚焦于社会活动家、将军、平民、教授、政要、艺术家、事业家及公务员等群体。这批人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往往是某一领域的知名人物,在该领域具有话语权,通过对这类人物进行报道,《新华日报》在将自己拉入公众视线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图1 1939年《新华日报》所载逝世消息的主体身份
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被尊称为“国父”,其三民主义被推为建国之本,更是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历年都开展对孙中山的纪念活动,如表1所示,报纸所刊载文章每年都在10篇以上,而且每年11月12日都要编发社论,足见中国共产党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表1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刊载纪念孙中山文章情况
1941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新华日报》11月12日第二版专门推出一期《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特刊》,除了刊发社论《三民主义与实践——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之外,还刊发了郭沫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两大任务——加强国际与国内的团结》、潘梓年《为“人类底大希望”而斗争》、史明操的《为民主的中国奋斗到最后》3篇长文,并在本版正中显要位置配发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像。正如社论所指出:“时至今日,抗日战争,尚未取得胜利,民族主义的实现,正在争取;民主政治,尚待完成;民生改善,更待努力。是孙中山先生毕生所尽瘁之主义与其全部遗教,尚未实现。主义与实践中间,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克服这种距离,使主义与实践一致,应该是全国人民,尤其是孙中山先生信徒的责任。”[12](见图2) 。在国民党日益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不断制造反共摩擦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强化对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强调三民主义之实现,其政治意义和影响甚为深远。
图2 1941年11月12日《新华日报》第二版《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特刊》
(二)在各种纪念日开展活动
《新华日报》还在各种纪念日开展活动,比如每年的九一八、七七、八一三等重大事件的纪念日前后,《新华日报》都要通过报道各地筹备纪念活动的消息,编发社论、短评,出特刊、专页刊载团结抗战文章等形式展开纪念活动。见表2。
表2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所载重要纪念事件报道情况一览
在纪念活动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这一窗口,抓住这种全国性纪念活动的机会,刊登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共领导人的讲话和纪念文章,刊登国民党党、政、军当局重要领导人蒋介石、冯玉祥、孙科、陈诚、叶楚伧、李济深、白崇禧、于右任、张群、何应钦等的题词、文章,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对时局的判断、对团结抗战的期望、对抗战经验教训的总结及时传达给广大读者,传达到国际社会,从而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维护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大局。
(三)纪念创刊活动
抗战期间,《新华日报》还通过纪念创刊活动积极争取舆论的支持,扩大宣传。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在创刊周年纪念时的发稿情况如图3所示。1938年创刊时,《新华日报》第二、三版便刊载了孔祥熙、白崇禧、邵立子、王宠惠、吴国祯、于右任、冯玉祥、陈铭枢等国民党政要给报纸创刊的题词,表示其得到国民党诸多实权人物的认可。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新华日报》在第二、三版又连续刊载了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为其创刊的题词。1939年由于刚刚迁渝出版不久,立足未稳,所以纪念活动比较少。1939年1月11日的《新华日报》,仅编发了1篇题为《本报创刊一周年》的社论,并就报纸对时局的主张、报纸与读者的关系及报社同志的生活等内容作了简单介绍。
图3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创刊周年纪念发稿情况
1940年报纸创刊2周年时,《新华日报》的纪念版面就十分活跃了,既有新四军首长的贺电,也有来自国民党高层冯玉祥、孔祥熙的题字;既有来自工厂工友的祝贺,也有来自报业同行的祝贺;既有国内读者的祝贺,又有国际友人的祝贺,同时还刊载有《新华日报》在外国刊物上的反映等国际舆论文章。在这42篇报道中,来自新闻界同仁的有3篇,来自国民党高层的有2篇(孔祥熙、冯玉祥题字),国际友人的有1篇(绿川英子),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有6篇(黄炎培、陶行知、郭沫若、史良、老舍、沈钧儒),来自读者的有5篇,充分显示出《新华日报》在社会各界的号召力,也体现出此阶段《新华日报》在重庆已经站稳脚跟。在随后的《新华日报》创刊三、四、五周年纪念活动中,《新华日报》都组织了规模盛大、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题词、座谈、茶话、专访等。1944年以后,《新华日报》的创刊周年纪念活动更多地凸显在对以往工作的总结上。比如,潘梓年《在武汉的时候》、江风《从武汉撤退时》、一凡《孤岛上奋斗的新闻战士》、卓芸《在轰炸中前进》、谷谿《一段回忆》、吴显《纪念倒下去的同志》,等等。
中国共产党通过对这些具有全国性意义的重大事件的纪念活动,不失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报道,结交了社会知名人士,塑造了精神堡垒,凝聚了社会共识,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四、公开演讲、撰写文章
演讲和著文,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基本方式。通过这种口头的、文字的宣传,党的原则立场能够得到最为直接的体现。在国统区宣传工作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经常通过公开演讲、撰写文章的方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争取国内外舆论的支持。
(一)公开演讲、作报告
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长江局和南方局的负责人,经常会就国际国内一些重大事件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比如,1940年9月29日,周恩来在重庆巴蜀小学广场发表了题为《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的著名演讲,就“世界往哪个方向走、中国向哪个方面走、欧战向哪个方向发展、日美关系向什么方向发展、苏联保持什么立场、中国采取什么立场、日本能否结束中国事件、中国有没有严重的困难和妥协投降的危机、中国怎样才能使抗战进步”[13]等9个问题逐一进行分析,不仅使3 000多听众振奋了抗战精神,而且使许多在场的外国记者深受鼓舞,纷纷向本国发去新闻报道,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为中国抗战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针对1941年5月21日《大公报》社论《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中提到的“十八集团军集中晋北,迄今尚未与友军协同作战”,“我们相信统帅部必然已有命令,要十八集团军参加战斗”[14]等情况,周恩来在《致〈大公报〉张季鸾、王芸生两先生书》一文中明确指出:“我可负责敬告贵报,贵报所据之事实,并非事实。”[15]针对蒋介石制造的“八路军”不抗日的舆论,周恩来等人向记者发表声明:“十八集团军有战报!有战果!十八集团军敢于接受敌人挑战!”[16]与此同时,南方局的其他领导人叶剑英、董必武、王若飞、吴玉章等也都在群众集会上作过不少报告,“邓颖超在重庆各界妇女大会上做过5次演讲,并同各阶层妇女有广泛的交往”[17]。
(二)撰写文章
中国共产党还经常通过撰写文章、谈话的方式宣传党的抗日立场和主张。在渝出版的185期《群众》中,署名毛泽东的文章就有14篇。重庆期间,周恩来也为《群众》周刊写了13篇文章。与此同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博古、彭德怀、叶剑英、凯丰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和文章都在《新华日报》上出现过。见表3。
表3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刊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章统计
以毛泽东为例,1938年6月21日,《新华日报》第三、四版刊载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同年12月7日至10日,刊载毛泽东的《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的报告》。1942年4月19日、5月17日和7月12日,《新华日报》先后全文刊发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反对党八股》3篇重要文章。1942年11月1日、21日,分别摘要刊发毛泽东的《青年的方向》《论新文化》。1943年2月13日、20日,摘要刊发毛泽东的《论学习的态度》《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等等。抗战期间,周恩来不仅一直领导着《新华日报》,而且亲自撰写社论,并发表了大量署名文章。比如,1938年10月7日,《新华日报》刊发由周恩来亲笔撰写的社论《论目前抗战形势》,对毛泽东《论持久战》思想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阐述。1939年7月7日,刊发周恩来为纪念抗战2周年的《抗战两年》一文,鼓励国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坚持统一战线,反对挑拨离间、发动全面战争,反对包办抗战。1941年5月25日、6月1日、6月8日、6月15日、6月29日、7月7日、7月20日,《新华日报》先后刊载周恩来的代论《论目前战局》《论时局中的暗流》《论敌寇两面政策》《民族至上与国家至上》《论苏德战争及反法西斯的斗争》《“七七”四年》《团结起来打敌人》,等等。
综上所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国统区宣传阵地的建设,成功地将国统区广大民众及外国人士的注意力吸引到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关注上,既有效地动员了人民群众,又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还为党的外宣工作打开了新局面,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历史和现实都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重视宣传工作对动员民众的重要作用,时刻坚守阵地、坚持创新,切实做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助力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