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
2021-06-21马天
马天
摘 要:问题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媒介,有效的问题情境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燃料。为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式,借助问题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文章从问题情境创设的价值入手,分析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突出优势,并据此提出了创设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更有兴趣地探索数学知识,加深学生的数学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途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要求教师在落实各阶段教学目标的同时,能够关照到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等一系列问题,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小学生喜爱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且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有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摆脱枯燥的重复性解题练习,参与到各不相同的问题情境中探索数学知识。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价值
1. 具备情境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常规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待数学课程,认为当前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由这些知识衍生出来的问题也不需要太过复杂的思考步骤,因此经常选用直接解释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问题,这种单一形式的问题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之相对的,为问题创设有效情境则是一种增加数学维度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问题学习中。
2. 具备情境的问题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初次接触到系统的数学理论,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在学习这些熟知程度较低的知识时很容易陷入误区,将数学知识当作一类单独的内容,无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加以合理利用。然而,在创设问题情境之后,教师在无形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应用数学知识的范例,让学生知道新学到的知识可以在哪些情境中得以应用,这样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均衡发展,其学习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
1. 創设生活情境,探索数学问题的实用途径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不只是书面的演算推理,更是智慧生活的养料。然而,小学阶段中的数学知识并非全部与生活直接相关,其中存在一些抽象内容,早已习惯使用形象思维进行思考的小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很难进入抽象层面进行思考。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将问题转变至生活角度,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融数学与生活为一体。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解释小数的存在,并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应用方式。课堂上,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小数的加减法“2.4 + 1.2 = ?”和“1.2 - 0.8 = ?”时,可以为这两道问题创设生活中的购物情境。教师告诉学生:文具店里,橡皮是0.8元一个,铅笔是1.2元一支,笔记本是2.4元一本,买一支铅笔和一本笔记本一共需要多少元钱?铅笔比橡皮贵多少元钱?处于生活情境中,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自己与父母外出购物的经历,可以更好地理解加减法不仅有整数的加减,还有小数的加减,并且在日后的实际生活中参与到购物金额的计算,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2. 创设活动情境,展现数学问题的实践方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后,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更为合理,同时学习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很多问题不仅需要学生思考,更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尤其对于几何问题而言,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使用推理的方法,而不动手实践,很难掌握最简捷的解决方法,久而久之,其几何直观思维的建立也会受到阻碍。因此,在解决部分问题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习惯手脑并用来研究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就具体的问题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课堂上,教师提供一幅简单的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绘制不同的路线,用刻度尺测量各条路线的长度并进行对比,进而理解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此推出三角形的特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深入挖掘数学问题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和活动两个方面入手,分别为学生展示数学问题的实用功能和动手实践方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数学问题,最终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国娜.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1).
[2]冯玉蓉.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