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建制护理队伍在援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经验与体会
2021-06-21关宝兴
李 雪,昝 涛,关宝兴,唐 晶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长春 130021)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1]疫情的防控已经处于关键阶段,自2020年1月起全国各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积极响应,先后全国31个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将该病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用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全国各地医院于2020年1月24日起开始增援本次疫情的爆发源也是感染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湖北省武汉市,截止2020年2月23日医护共计支援武汉已达3万余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作为委属委管医院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最早开始对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支援,截止到2020年2月23日全院已向武汉支援达210人,其中第五批支援队伍共计支援人数130人,于2020年2月7日采用整建制的方式接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单元,现将接管期间护理人员调配等工作经验和体会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同样执行支援任务的其他整建制接管院区的医疗团队提供参考。
1 第五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医疗队人员基本情况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到国家卫健委紧急通知,根据湖北省防控工作需要,需增派医疗队驰援武汉,医院在24 h内完成队伍组建。由于本次任务是接管同济医院中法新区准备收治50名感染患者的整个疗区,医院派出一名副院长负责带队,并选出两名具有多年重症管理经验的护士长负责病房的管理,医疗队成员涵盖肝胆胰外科、神经内科、胸外科、急救医学科、老年病科、心脏外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胃肠内科、胃肠外科、小儿ICU科、神经外科ICU、神经血管肿瘤外科、神经创伤外科、神经肿瘤、心理卫生科和护理部等20余个科室及护理平台的130人,其中医生30人,护士100人[3]。
2 整建制管理模式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判断标准[4],这50名重症患者中,其中19名为危重症患者,这对感染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工作的时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使支援的队伍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流程,武汉同济医院派出10名护理人员负责支援队伍的熟悉工作,共同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制定岗位设置和工作安排,根据工作要求共设置护理一级岗位九个(见表1)。总原则: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主要负责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同济医院负责物资和院内沟通。
表1 整建制管理模式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和人员安排
3 体会
整建制接管医院对于本次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援助武汉工作,无论从医疗还是护理层面都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整建制工作模式、提高满意度
成立护理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分解目标任务;在岗1护士长的全面组织协调工作下,迅速将岗3、岗4、岗6、岗7、岗8、岗9投入到临床工作当中,为防控救治工作节省时间。由于整建制的形式接管医院,除武汉方面负责协调的工作人员外,岗1.3、岗1.4、岗2、岗5都是来自同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是出自于同一体制下彼此工作默契程度较好,无论从工作模式还是沟通方式、语言习惯等彼此了解,有利于医护人员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时达成共识,减少磨合的时间,有利于医护之间的精诚合作,从而提高医—护—患满意度,为抢救和治疗节省时间。
3.2 优化岗位设置、提高工作效率
在护理岗位设置管理和规划中,通过细分管理岗位,进一步对专业护理人员的工作开展配置进行整合、优化,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岗位设置、细化工作职责。目前,针对多通道防护存在的问题,设置岗3、岗6,采取因事设岗,做好安全防控等策略优化岗位设置。在整建制护理管理模式下基于岗位需求,合理制定岗位工作任务清单,使得护理工作统一化、规范化。护理人员可以依据清单任务开展护理工作,有效避免工作遗漏,进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减少低年资护士因工作经验不足、应急处置能力不佳而导致的护理缺陷的发生。且该工作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外来支援护士的工作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缩小专业水平差异,满足疫情期间患者高质量护理要求,保障护理岗位工作有条不紊,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3.3 集中资源调配、明确护理职责
面对疫情救援难度的不断增加,整合有限人力资源,构建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是应急医疗队工作的发展趋势。对集中不同地区、不同科室、不同级别的护理岗位人员,明确护理职责这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原则。迅速把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是落实这一原则重要工作,在统筹中优先保障最急需的人员应用。要求岗5具有平衡组织协调能力,合理有序调配各项资源,全面履行岗位职责,保障医疗安全,为医—护—患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改进护理工作模式及排班方式,实行整建制护理,落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整建制护理模式为切入点,落实护理职责多措并举,抓管理、抓落实,促和谐、双赢的效果。
3.4 缓解护士压力、调动工作积极性
在疫情区,工作时间长,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甚至女同志因生理期特殊情况不适合在严密防护下长时间工作,该岗位设定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每班次均有岗4、岗7适度调配缓解护士工作压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到临时调整,大大提高了因特殊情况所致压力增加的护士工作积极性。并在岗位设置中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对岗位内部进行管控,对不同工作级别的工作人员进行调动和工作安排,将工作细则作出进一步说明,同时为等级比例间具体控制进行有效制度的制定,真正的实现管理中能上能下的管理局面,很大程度上做到有效安排、优化和调整。面对疫情应急形势,护理人员及时调整心态根据岗位细则做好角色转变,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能够在工作调度加大的情况下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整建制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创建了一支优秀的应急梯队。
4 结语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防控救援,在紧急状态下发起的应急任务,预留时间短、准备工作重,从护理工作组织策划到人员抽组,以及物资筹备到后勤保障等,需要充分整合人员、设定岗位职责及功能,全面开展整建制护理实战化,树立“整建制护理新模式”理念,以新的工作方式和队伍建设进行全方位研究,为我国今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