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管风琴在福建的发展历程
2021-06-21张倩
张 倩
迄今为止,管风琴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伴随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各国文化的交融福建管风琴文化也随之而产生变化。在福建其从宗教音乐的伴奏乐器发展为可演奏通俗音乐作品的独奏乐器,20世纪初鼓浪屿还成立了管风琴艺术中心,管风琴在福建的发展历程与历史背景、社会氛围、文化交融等息息相关。
一、福建管风琴音乐的开端
(一)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四次曲折经历
基督教传入中国有四次曲折的经历,按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唐代、元代、明末清初和19世纪鸦片战争之后。
首先,基督教前二次入华传教是在唐代和元代,在这个时期1517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所产生的新教还尚未存在,因此前两次入华传教并未造成什么影响。
接着,基督教第三次入华传教是在明末清初(1631—1715年),此时宗教改革发展起来的新教开始进入中国传教。新教到中国传教没多久,康熙皇帝就宣布禁教(1721年),自此一直到道光年间清朝都处于禁教的政治背景下。因此新教虽然于明末清初在中国沿海各省留下痕迹,但长期的禁教活动使其只能短暂出现并未获得长久发展。
最后,基督教第四次入华传教是在鸦片战争(1840年)之后,基于鸦片战争的失败,列强的入侵,大量英国基督教徒进入中国传教。来传教的基督教徒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圣歌中。中国民众也受到基督文化的影响,一部分人开始慢慢接受基督教。两者相互交流融合,最终基督教在中国得以扎根。
(二)基督教第三次入华传教管风琴初入福建
管风琴传入中国渊源已久,早在元中统年间(1260—1263),中国就已有关于管风琴的记载。《续文献通考》载:“兴隆笙,……中为虚柜,如笙之匏。上竖紫竹管九十,管端实以木莲苞。……用则设朱漆小架于座前,繁风囊于风口。……有柄,一人挼小管,一人鼓风囊,则簧自随调而鸣。中统间,回回国所进。”据陶亚兵在《中西音乐交流史稿》里称,兴隆笙就是风琴。元朝“回回国”向朝廷进献的“兴隆笙”是传入中国最早的管风琴。
明代著作《口铎日超》是始于崇祯三年(1630年)止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一本日记体对话录,记录了艾儒略、卢盘石等四位西方司铎入华传教平日的讲道和与人的对话。《口铎日抄》题解载:“主要口铎者艾儒略在闽25年,1631年殁於延平,葬福州十字山。……第二位共铎者卢盘石在福州居留,卒于1631年在福州。”通过上述题解表明在明末就有西方传教士在福建传教。《口铎日超》卷之二《论调心如调琴》载“日将晡,有教友至堂,卢司铎出肃客,徐管西琴,哗然叹赏。”文献中管西琴就是管风琴,表明明末管风琴就已经出现在福建教堂。
现今已知最早传入我国福建的管风琴是在明末——也就是基督教第三次入华传教这个时间段。管风琴在当时欧洲是教会音乐常用的伴奏乐器,通过上述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此时福建管风琴的出现与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可见,管风琴通过福州三山教堂传入福建,是伴随着基督教传教而传入福建的,这是现知最早出现在福建的管风琴,也标志着福建管风琴音乐的开端。
虽然明末清初就已有管风琴出现在福建的记载,但其并未获得立足与发展。1644年清兵入关,明朝灭亡,致力于在福建传教的艾儒略、卢盘石去世,刚出现在福建人视野中的管风琴也停滞了继续向前的脚步。其后,康熙年间(1721年)至道光年间清政府要求禁教,基督教远离了中国人的视野,刚在中国有萌芽之势的基督教也因此迅速衰败下去。与此同时,伴随基督教传教而传入福建的管风琴也远离了福建人的视野,并未获得立足与发展。
(三)基督教第四次入华传教奠定了管风琴在福建萌芽的基础
基督教第四次入华传教是在鸦片战争(1840年)之后,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中国被迫开放福州、厦门等五个通商港口。开放的五个通商港口中福建占了两个,这为基督教第四次来华传教提供了便利。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人的心中树大根深。相比之下,当时的基督宗教势力相对弱小。这是基督教前三次入华传教失败的主要原因,基督教第四次入华传教并在中国扎根,是基于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基督教前三次入华传教的丰富经验。鸦片战争的失败,列强的入侵迫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文化深入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文化深入交流给基督教在中国扎根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两者逐渐融合,使基督教在中国得以扎根。
1851年,英国传教士宾为霖到厦门传教。精通汉语的宾为霖吸取基督教前三次入华传教失败的经验,在厦门传教的做法具体如下:首先,编成文言体的《神诗合选》;其次,将《神诗合选》译成白话文编成《养心神诗》。最后,于1862年用闽南语编译了《厦腔神诗》。
综上所述,管风琴是伴随西方基督教在闽传教而传入福建的。基督教前三次入华传教并未获得立足与发展,因此伴随第三次入华传教出现在福建人视野中的管风琴也并未寻得可供其持续发展的土壤,只能昙花一现。直到基督教第四次入华传教,宾为霖找寻福建人更乐意接受的语言(由汉语文言体的《神诗合选》到白话文的《养心神诗》,再到闽南语的《厦腔神诗》),才使基督教在福建初步具有本土化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这为基督教在福建传教奠定了基础,进而也为此后管风琴在福建萌芽奠定了基础。
二、福建管风琴音乐的萌芽
(一)《闽南圣诗》形成
1923年,第三届基督教闽南大会决定增订赞美诗,组成了“增订诗歌委办”。1932年教会将安邻姑娘于1928年汇编的赞美诗编印为《培灵诗歌》。其后教会又将修订后的《培灵诗歌》与《养心神诗》合二为一,于1934年编成《闽南圣诗》。
杨含丹在硕士毕业论文里称:《闽南圣诗》中白话字发音是以闽南话中的厦门地区方言为标准。《闽南圣诗》的来源非常广泛,既收录了外国词曲作家的作品,也收录了本地传教人的创作。如:第293首《此时礼拜将要息》就是竹树堂首任华人牧师福建平和人叶汉章所作。
由此可见,《闽南圣诗》在延续《厦腔神诗》使用闽南语的基础上又更进一步——圣诗采用了福建本地传教人的创作,更具福建本土特色。伴随着《闽南圣诗》的形成,与此同时教会音乐伴奏乐器管风琴也开始在福建萌芽。
(二)三一堂歌颂团——管风琴伴奏
三一堂位于厦门鼓浪屿,三一堂歌颂团于1934年成立,人数多达70人,歌颂团演唱内容主要有普通话圣诗、《闽南圣诗》和改编后的《闽南圣诗》。唱圣歌时由蔡丽霞进行管风琴伴奏,活动时间为:周五晚七点半(见表一)。
表一 厦门各教堂主要诗班概况
综上所述,继《厦腔神诗》之后《闽南圣诗》的形成,基督教在华传教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圣诗不仅有外国人的作品,也有中国人的作品。与此同时,在教堂为教会音乐伴奏的乐器管风琴再次进入福建人的视野。此时福建管风琴音乐具有宗教性、民族性、地域性。也表明了福建管风琴音乐的萌芽与近代基督教传播以及闽南文化息息相关。
三、福建管风琴云音乐的初步发展
(一)新街堂歌颂团——管风琴伴奏
新街堂位于厦门市中山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各大教会活动被迫停止,新街堂教会活动也不例外,直到1979年才恢复教会活动。新街堂歌颂团于1979年成立,人数多达60人,歌颂团演唱内容主要有《闽南圣诗》和普通话赞美诗,唱圣歌时由戴华玫进行管风琴伴奏,活动时间为:周三晚七点半(见表一)。
(二)歌颂团为福建管风琴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新街堂歌颂团在其发展中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教众年龄比例不均匀,年龄高的教众很多;其次,位于中山路附近的本地居民逐渐搬走,外来信徒增加,闽南话的礼拜仪式受到冲击;最后,儿童与青少年的交流语言以普通话为主,闽南方言在教会中的作用逐渐流失,取而代之的是普通话在教会中的作用逐渐扩大。
综上所述,此时福建管风琴音乐和上个时期的特性大致一样但又更进一步,和上个时期一样都是为圣歌伴奏,同样具有宗教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并与近代基督教传播和闽南文化紧密联系。但不同于上个时期的是闽南方言在教会中的作用逐渐流失,取而代之的是普通话圣歌在教会中作用逐渐扩大,这是福建管风琴音乐萌芽之后的更进一步,为福建管风琴音乐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福建管风琴音乐繁荣发展
(一)福州花巷教堂管风琴
前阶段的教堂音乐活动仍在发展,闽南地区的方言在教会中作用慢慢减小,取而代之的是普通话在教会中作用逐渐扩大。以福州花巷教堂管风琴为例:该堂于2017年12月13日完成管风琴的安装,其后演奏了《奇异恩典》、《圣哉三一歌》等教会音乐。
(二)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
鼓浪屿地区旅游文化蓬勃发展、经济繁荣、交流扩大,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和管风琴艺术中心相继落成。伴随着新的历史背景,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和管风琴艺术中心成为国内外游客去鼓浪屿旅游必游景点之一。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和管风琴艺术中心为福建管风琴音乐繁荣发展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此时鼓浪屿管风琴文化也展现出新的特征,以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为例。
鼓浪屿管委会主任郑一琳曾经说:“管风琴艺术中心见证了鼓浪屿的音乐文化发展,并对鼓浪屿的音乐文化走出鼓浪屿,走向世界有重要的作用。”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2018年邀请法国巴黎圣母院首席管风琴大师拉特利在鼓浪屿开音乐会,他演奏了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卡萨翁700号管风琴。在演出的尾声,返场曲目中有一首是用《茉莉花》、《鼓浪屿之波》的曲调即兴创作的。
经过前三个时期福建管风琴音乐的积淀,此时福建管风琴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突破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此时的管风琴开始并不局限于在教堂中使用,也在世俗中使用开来。不仅演奏圣歌类作品,也演奏通俗类作品;其次,此时的管风琴演奏家也并不局限于演奏外国作品,也演奏带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的作品、福建本土音乐特色的作品,这对中国音乐文化、福建音乐文化走向世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20世纪初福建的管风琴音乐不仅具有宗教性,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结 语
管风琴音乐是福建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福建文化的整体发展、基督教会活动的拓展、鼓浪屿风琴文化的发展同步。从基督教传教士第四次入华传教至今,历经一百多年几代传教士的努力,基督教在福建逐渐演化成带有本土特色的宗教。伴随基督教传教而传入福建的管风琴音乐在福建也发生了演变,从最初为宗教音乐服务的伴奏乐器演变成可演奏通俗音乐的独奏乐器,逐步发展成具有宗教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