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科大学学生评教影响因素分析
2021-06-20孟琼吴蒙罗媛董杰张晓磬徐子昭
孟琼 吴蒙 罗媛 董杰 张晓磬 徐子昭
摘 要:目的 分析某医科大学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评教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医药类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评价量表》(包含33个条目被划分为5个领域)对昆明医科大学的15名教师所授课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评价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教师教学水平总标准分(87.10±13.27)分,教学组织标准分(86.10±15.22)分,教学内容标准分(89.25±13.67)分,教学方法标准分(84.24±15.54)分,教学态度标准分(91.50±12.74)分,教学效果标准分(84.13±17.0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因素有:对授课教师总体满意度、上课时间是1-3节、课程性质、学习兴趣、上课时间是5-7节。结论 医科大学在选择学生为评价主体进行评教前,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减少个人喜好等主观因素对评教结果的影响,在制定评教方案时建议选择在学期中期进行评教,并按课程性质分类进行。
关键词:教学水平;学生评教;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3-0104-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students' evaluation scheme. Methods: The Student Evaluation Scale for the Teaching Level of Teacher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including 33 item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5 domain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all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es taught by 15 teachers in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Th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level of the teaching teachers, and the data obtained were analyzed b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total standard scores of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is (87.10±13.27), and the standard scores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attitude and teaching effect, in turn, are (86.10±15.22), (86.10±15.22), (89.25±13.67), (91.50±12.74) and (84.13±17.08). The results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 th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re as follows: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the teaching teachers, the class time is 1-3, the nature of the curriculum,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e class time is 5-7. Conclusion: When selecting students as the subject of evaluation, medical universitie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set up the correct evaluation view,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personal preference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evaluation plan, it is recommended to conduct evaluation in the middle of a semester and classify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curriculum.
Keywords: teaching level;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nfluencing factors
高校教師的教学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且必须由他人进行评价。在众多的评价主体(学生、同行、督导专家和领导)中,学生评价在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时更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1]。但随着对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学生评教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评教结果的因素(如学生的专业、课程性质、学习兴趣及对教师的满意度等),在制定学生评教的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采用自制的《医药类院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量表》让学生对其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定,并对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课程、课程性质、评教时期、上课时间等进行了调查,以深入探讨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各种因素,为制定学生评教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医科大学呈贡校区15名教师所授课班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来自于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全科医学、医学实验技术、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等12个专业,评价的课程涉及到11门课程。发放问卷1580份,其中有效问卷1570份,无效问卷10份,有效回收率为99.37%。
(二)研究工具及内容
1. 教学水平测量工具
采用《医药类院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该工具是《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评价指标体系》[2]进行修订完善后形成的,此量表共有33个条目,被划分为5个领域,依次是教学组织(5个)、教学内容(7个)、教学方法(8个)、教学态度(7个)和教学效果(6个)共5个领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将另文进行报道。
量表计分方法:该量表回答选项分别是“一点也不”、“有一点”、“有些”、“相当”和“非常”,采取5级评定法,依次记为1、2、3、4、5分。将各个领域内的条目得分相加得到各个领域的初步得分(粗分),再将各个领域粗分相加得到总量表的粗分,再采用极差标准化法来计算各个领域及总量表的标准分,即标准分=(实际粗分-最小理论可能得分)×100/理论可能得分的极差,得分越高教学水平越好。
2. 学生基本信息及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
制定了一个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及教学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学习兴趣、自评学习成绩和对授课教师总体满意度等资料,还包括了课程性质(分为专业必修课、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评教时期、上课时间、授课班级规模等信息。
(三)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用问卷来收集信息,调查者与授课教师协调好后,由教师将评价量表发放给学生,调查者并对量表作相应的解释和说明,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在规定时间(课间十分钟)内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
(四)统计分析方法
以总量表标准分为因变量(y),以问卷调查所得的学生基本信息(性别、年级、自评学习成绩)、评教时期、上课时间、课程性质(分为专业必修课和非专业必修课)、授课班级规模、学习兴趣和对授课教师满意度为自变量(x),其中无序多分类变量(如评教时期和上课时间)需要将其转换为哑变量(自变量的量化方法见表1)。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逐步回归法,进入水准α=0.05,剔除水准β=0.10,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因素。
二、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共调查了昆明医科大学呈贡校区的1570例同学,其中男生559例(35.6%),女生1011例(64.4%);大一77例(4.9%),大二576例(36.7%),大三443例(28.2%),大四474例(30.2%);自评学习成绩、对教师满意度和学习兴趣等分别有3例、4例和6例缺失,以上学生自评因素的分布详见表2。
(二)评教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分布
学生评教过程中的涉及课程性质、评教时期、上课时间、授课班级规模等因素的分布见表3。
(三)研究对象教学水平各维度得分情况
按医药类院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量表计分规则计算各领域的得分(标准分),教学组织(86.10±15.22)分,教学内容(89.25±13.67)分,教学方法(84.24±15.54)分,教学态度(91.50±12.74)分,教学效果(84.13±17.08)分,总分(87.10±13.27)分(详见表4)。
(四)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因素
以由《医药类院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量表》测定得到的教师教学水平总标准分作为因变量(y),性别、年级、课程性质、自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上课时间、评教学期、授课班级规模和对授课教师满意度9个因素作为自变量(x),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由表5可见,对授课教师满意度、上课时间是1-3节、课程性质、学习兴趣、上课时间是5-7节对教师教学水平均有影响(P<0.05)。对授课教师满意度和学习兴趣与教师教学水平呈正相关,学生对授课教师越满意、学习兴趣越大,教师教学水平得分越高。上課时间是1-3节、上课时间是5-7节和课程性质与教师教学水平呈负相关,上课时间是1-3节和5-7节的教师教学水平得分分别较其他时间偏低,专业必修课的教师教学水平得分较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高。此外,以上因素中通过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来看,对授课教师满意度对评教结果影响最大,上课时间是1-3节次之,上课时间是5-7节最小。
三、讨论
1. 学生性别、年级、自评学习成绩对学生评教的得分没有影响。关于学生性别、年级及学习成绩等是否对学生评教的得分有影响本就存在着争议,不同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对于性别而言,我国多数研究认为学生性别对学生评教结果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但也有研究发现女生评教的得分高于男生[3]。对于年级而言,戴璨等[4]经研究后发现评教分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党晶[5]也得出大一学生评教的得分最低的结论。对于自评学生成绩而言,这与Tobias Wolbring[6]结果相同,研究认为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有关,与评教成绩是一种伪相关,但党晶[5]经研究后发现学生学习成绩越好,教师教学水平评价越高。
2. 评教时期对学生评教的得分没有影响。这与Kenneth A. Feldman[7]的研究结果相同。评教目的不同,时期上的选择也不同,如教师可以根据学期初评教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学期末则主要适用于终结性评教,目前我国高校评教多选择学期末,即课程结束前两周。但与学期初和学期末相比,张锋等[8]认为评教时间设定在学期中比较好,评教结果更加可靠,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对教师及其授课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又不用担心学期末考试的影响,学生因忙于复习备考而无心评教,从而降低结果的可靠性。
3. 授课班级规模对学生评教的得分没有影响。这与戴璨等[4]研究结论相同,但王海骊[9]研究则表示学生班级人数与评教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学生所在班级人数越少,评价得分越高,龙秀艳[10]等也得出小班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的结论。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的研究结局变量是综合了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五方面的总量表得分,而其他研究估计主要关注的是教学效果方面。
4. 学生对授课教师满意度与教师教学水平呈正相关,学生对教师越满意,评教得分越高。原因为学生在评教时存在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是指在观察或评价某个人时,由于对象的某些品质或特征看起来比较突出,使观察者对此产生了特别清晰和明显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对其他特征、品质的知觉和评价[11]。学生对老师某一方面很满意,如课件制作良好,就会得出该老师对课程内容很熟悉,便理所当然的认为其教学效果也很好,故而评教时分数较实际偏高;学生对教师某一方面印象很差,则会以偏概全,带有成见的认为该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故而评教时得分较实际偏低。
5. 上课时间与教师教学水平呈负相关,上课时间为1-3节(含1-2节)、5-7节(含5-6节)评教的得分分别较其他时间偏低。可能原因为1-3节和5-7节分别属于上午和下午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头脑尚未完全清醒,对课程内容理解能力低,加上部分学生对较早上课有抵触心理,导致评教态度差,从而影响评教结果。邱楷等[12]则经研究发现上课时间与学生评教相关不明显,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与对上课时间的量化方法不同,其最终结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6. 课程性质是影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非专业必修课的教师教学水平得分高于专业必修课。王莹秋[13]研究结果也表示学生对必修课的教师评分比非必修课高。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原因有,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专业必修课比非专业必修课更重要,导致对专业必修课的关注度更高,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更高,因此评价时会更加严格;另一方面专业必修课理论性强,内容晦涩难懂,非专业必修课教学内容较专业必修课简单,学起来更容易,心理负担减轻,因此评分偏高。
7. 对于学习兴趣来说,学生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评教结果。这与杨丽莎[14]的研究结果相同,即学习兴趣越高,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分越高。
学生对自己较为喜欢的课程,会爱屋及乌的喜欢该课授课教师,但对不喜欢的课程学习兴趣低,加上部分学生因此学习成绩差,又将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导致评分较低。
综上所述,鉴于学生对授课教师满意度对学评教得分影响最大,学校在选择学生为评价主体进行评教前,应积极做好评教宣传及相关知识讲解,提高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总体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减少个人喜好等主观因素对评教结果的影响,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其次,在学生评教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评教时期,既要保证学生对教师有一定了解并且评教时间充足,又要确保评教具有可靠性,推荐在学期中期进行学评教。最后,在应用学生评教结果进行考核时应考虑到课程性质、上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建议在评教方案中按课程性质分类进行。
参考文献:
[1]魏红.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3):68-72.
[2]孟琼,张美霞,陈莹,等.医科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评价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6,30(7):46-48.
[3]Denson, N. and Loveday, T. and Dalton,H..“Student' Evaluation of Courses:What Predicts Satisfaction?”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Developm“nt,2010,29:339-356.
[4]戴璨,苗璐,朱恒,等.非教学因素对高校课堂效果的影响及其启示——基于学生平交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7,5(38):72-80.
[5]党晶.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学生评教的实证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13(6):98-100.
[6]Tobias Wolbring.Class attendance and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do no-shows bias course ratings and rankings?[J].Evaluation Review,2012,36(1):72-96.
[7]Feldman KA.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Vol.64·1993,1.
[8]张锋,史宏瑞,赵文婷,等.医学院校学生评教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2019(1):46-48.
[9]王海骊.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高校发展与评估,2010(1):9-12.
[10]龙秀艳,刘志强,陈平,等.高效课堂教学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2):61-66.
[1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7.
[12]邱楷,叶道艳.高校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科学,2016,32(2):33-40.
[13]王莹秋.影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学生因素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6:44.
[14]杨丽莎.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93):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