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研究进展

2021-06-20曾雪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预防护理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

曾雪艳

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VI)属于临床骨科手术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好发于下肢部位,其发病与术中损伤血管壁,肥胖或血脂过高患者机体内血液呈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DVI一旦形成,若未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处理,栓子可能发生脱落随血液循环对机体狭窄部位形成阻塞(常见为肺栓塞、脑梗死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352-01

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主要指血液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下肢深静脉腔内发生异常凝结,从而堵塞静脉腔,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进而引发肢体疼痛、肿胀、静脉高压及浅静脉扩张等症状及体征[1]。骨科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慢,长期卧床不活动造成其机体血流速度缓慢,从而增加DVI发生的风险,严重影响手术疗效与疾病预后[2]。故积极开展优质且高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尤为必要。本文对近年来临床开展于骨科手术患者的DVI预防护理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护士合理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常规预防性护理措施

1.1下肢护理

术后患者回到病房后,借助软枕使患肢垫高以确保下肢静脉回流;抬高患者腿部使其下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维持7min左右以促进血液循环,3次/d;注意患肢抬高或垫高过程中应避免血管遭受压迫,从而对静脉回流产生不利影响[3]。输液操作过程中,护士穿刺时注意动作轻柔,扎止血带时长尽量缩短;输液通道以上肢为首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禁止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实施多次穿刺;护士努力提升静脉穿刺技能降低患者血管内皮损伤风险。

1.2早期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于床上开展足踝关节屈伸、足内外翻及足环绕(以踝关节为中心)运动,两侧足交替进行每侧做30次,3次/d;指导患者使用未进行牵引的下肢在床上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重复20次,3次/d;引导患者每小时做20次深呼吸,锻炼膈肌功能,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4]。病情允许情况下,指导患者及早下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活动。DVT高危患者穿着弹力袜(每日早晨起床时便将弹力袜穿上,穿前进行1min下肢抬高,于睡觉前脱下)或间隙充气泵等专业仪器,以保护患者静脉内膜[5]。

1.3饮食指导

护士指导患者饮食选择脂肪含量低、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注意补充高蛋白,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并告知家属多准备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防便秘;督促患者戒烟忌酒,并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000~3000ml,防止血液粘稠度过高。

1.4药物干预

护士遵医嘱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实施预防性抗凝治疗,应对低分子肝素钙适应证、剂量、使用途径以及禁忌证等方面内容进行全面掌握,使用前将低分子肝素钙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以获取患者理解与配合,使用期间对患者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有无出血倾向等实施严密观察[6]。

2.中医预防护理

2.1祛瘀消肿汤

中医将DVT归属“麻痹”、“肿胀”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而祛瘀消肿汤可发挥健脾补气、活血化瘀、利湿通络等功效。侯海春[7]的报道中,实验组(服用自拟祛瘀消肿汤)患者治疗后VAS评分、DVT发生率(4.00%)、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的对照组(20.0.0%);其对高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脈血栓的预防效果显著。

2.2手指操

此外,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也可能引发DVT。近年来,临床护士通过查阅文献,并咨询中医专家与康复治疗师总结得到以“握、弹、夹、顶、拉、搓”6个节拍为主要内容的手指操,其能够有效活动手腕并带动上肢进行有氧活动,从而促使上肢血管收缩功能改善,有助于局部营养代谢提高,进而对受损静脉内膜起到良好的修复作用,最终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张莹、李爱敏、关晨阳[8]等人研究中也指出,手指操组患者血栓发生率(12.05%)及严重程度与握拳活力组及握力器锻炼组(34.44%、21.28%)相比,均更佳。

3.预防护理干预模式

3.1早期预警护理

传统护理模式主要针对患者即时生理状态实施干预,而忽视对其DVT发生预期不良风险的评估,从而导致最佳干预时机延误,不利于患者疾病转归。早期预警护理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9]。

3.2风险评估分级管理

Autar修订量表对患者发生DVT的各种特殊危险因素(包括年龄、BMI、手术、高危疾病、外伤、活动受限等)进行综合考虑,使DVT评估更加全面且科学,能够帮助临床做出有效的预见性决策。梁燕玲、欧小周、梁群飞[10]等人借助Autar修订量表开展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后,髋部骨折患者患肢肿胀、DVT发生率(1.67%、0.00%)以及D-二聚体水平、下肢血流速度、下肢双腿周径均优于实施骨科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3.33%、11.67%)。

3.3细节护理

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在预防护理干预基础上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细节方面护理,例如向患者讲解下肢DVT知识,并告知其DVT发生的危害性,促使患者全面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席莹、杨芳[11]等人指出,研究组(加强细节护理)患者DVT出现的概率(10%)、护理满意度(80%)、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展常规预防下肢骨折术治疗的对照组(26%、60%)。

4.小结及展望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患者DVT预防性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下肢护理、早期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及药物干预等,还有祛瘀消肿汤、手指操等中医预防性护理措施;而早期预警护理、风险评估分级管理、细节护理等针对性干预模式对预防DVT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此外,还有部分研究人员提出,采用灸按膝六穴等针灸疗法也可对骨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起到一定预防作用[12],更多科学合理的预防性措施仍有待临床进一步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金占萍,朱迎春,谢浩芬,等.医护一体化模式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8):2319-2323.

[2]王安,梁彩红,梁灵红,等.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J].护理与康复,2019,18(11):27-29,34.

[3]孙晴晴,崔玉洁,段玉莲,等.多学科团队干预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7):987-991.

[4]宋瑞红.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318-320.

[5]赵靖,周清洁.细化优质护理模式预防骨科下肢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4):3856-3859.

[6]马清华,苏丹,王瑞玲.预见性护理在腰椎管狭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作用[J].河北医药,2020,42(20):3184-3186,3190.

[7]侯海春.自拟祛瘀消肿汤对高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研究[J].四川中医,2020,38(1):137-139.

[8]张莹,李爱敏,关晨阳,等.不同活动方式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9):1390-1393.

[9]姚云英.预警式护理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8):3264-3265.

[10]梁燕玲,欧小周,梁群飞.风险评估分级管理系统在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88-89.

[11]席莹,杨芳.细节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5):893-894.

[12]冯银珍,黄素珍,廖荣宗,等.灸按膝六穴预防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急性下肢DVT的效果[J].中華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6):5080-5085.

南宁市中医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1

猜你喜欢

预防护理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
研究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预防护理体会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护理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