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灌浆期做好六点

2021-06-20

农家参谋 2021年5期
关键词:粒重墒情白粉病

补施氮肥,浇好灌浆水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好灌浆水。小麦扬花期过后10至15天,要追施氮肥,结合浇水,亩施尿素3-5千克。7天之后可以再追肥一次,这个时期补施氮肥,使小麦在灌浆期不早衰,生长旺势能提高灌浆速度,延长灌浆时间,增加千粒重,从而使产量显著提高。同时,补施氮肥能增强小麦对不利气候的抗性。浇灌浆水时,密切注意天气预报,风雨来临前严禁浇水,以免发生倒伏。

叶面喷肥增粒重,预防干热风

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追肥可延长小麦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作用,防病抗倒,减轻干热风危害。加快灌浆速度可每亩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间隔7天复喷一次,可抗干热风,提高粒重,优化品质,籽粒饱满,落黄好,产量高。

拔除杂草

节节麦、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发生的麦田,要结合其他农事活动及时拔除干净,并带出田外,将其消灭在结籽之前。

倒伏小麦补救

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由于“头轻”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由于“頭重”不易完全恢复直立,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茎可以抬起头来,因此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对提高穗粒数和粒重意义重大。因风雨而倒伏的,可在雨过天晴后,用竹竿轻轻抖落茎叶上的雨水珠,减轻压力帮其抬头,但切忌挑起并打乱倒向,或用手扶麦、捆把。

适时收获

小麦在蜡熟期收获品质好,产量高。大面积收割是在蜡熟初期全中期,小面积则在蜡熟末期进行最合适。根据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安排好收割先后,及早动手,突击抢收,做到适时收割。

病虫害防治

1.以白粉病、锈病为主的病害防治:灌浆期温度比较高,是病害最为活跃的时期,特别是白粉病、锈病。小麦白粉病,以危害小麦的叶片为主,要尽早防治。

2.以小麦蚜虫为主的虫害防治:麦蚜虫怕高温,在小麦灌浆期,由于温度比较高,麦蚜虫会爬到穗上躲避强光。这个时期,麦蚜虫会大量吸食小麦的汁液,致使千粒重下降,影响产量,一般可减产20%-30%,严重者可达50%左右。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瓢虫等方式进行生物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喷药一定要在早晚麦田墒情好的情况下进行,且药液浓度不可过大,以免灼伤叶片造成减产;收获前20天应禁止使用任何叶面肥和农药,确保小麦产品无污染。

猜你喜欢

粒重墒情白粉病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甜瓜白粉病抗性基因遗传及候选基因定位
叶位叶片对两系超级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影响
2018年大豆粒重低于常年的原因分析
玉米专用缓释肥料应用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墒情”浅析
变叶木新病害白粉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雪后春管忙
黄瓜为什么易感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