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懂”与“会”的零距离对话
2021-06-20吴嫦娥
吴嫦娥
[摘 要] “懂”代表理解别人的想法,可以顺其思路解决问题,然难于独自解决问题;“会”表示可以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按照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要拉近“懂”与“会”的距离,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概念、公式、例题、习题教学中精心筹备,通过深层次探究引导学生把握问题本质,从而做到“懂并会”.
[关键词] 解决问题;学以致用;问题本质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遇到这样的困惑,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产生这一现象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原因来源于学生,由于学生学习知识不够深入,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都停留于表象,对其内涵与外延不曾有效拓展,从而造成题目变化时因思维缺乏变通性而无法打开思路,从而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原因来源于教师,教师教学时,对学生学情分析不足,没有真正地从学生视角去思考问题,以至于学生对题意理解出现偏差,只有通过引导才能顺利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得放下架子,深入了解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习题虽然千变万化,但知识点却是不变的,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就需要思维的变通性.那么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使之灵活解决问题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概念教学既要关注于内涵,也要拓展其外延
概念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学好数学的保障.然部分同学认为概念很简单,看一下就懂了,完全不需要学习,只要多做些练习题就可以了. 正由于对概念学习的不屑一顾,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漠不关心,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停留于表象,没有深入理解和掌握,这样会严重制约知识的迁移. 同时,对概念的理解不能深入,也会使思维缺乏变通性,在遇到灵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而碰壁.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概念教学,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进行深入学习.
例如在教学椭圆概念时,定义给出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再学习.
师: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细线,同桌合作一起绘制椭圆. 绘制后请描述绘制过程.
生1:我们分工合作,一个人按住细线的两端,一个人用笔将线拉直后绘制一圈从而画出椭圆.
师:是这样吗?(教师用动画展示椭圆绘制过程,学生纷纷点头表示采用了同样的画法.)
师:请结合绘制过程对椭圆的定义加以陈述.
生2:按住的两端即两定点F ,F ,笔尖可以看成动点P,点P到两定点F ,F 的距离之和即为绳长,为常数,点P的运动轨迹叫做椭圆.F ,F 为焦点,线段F F 为焦距.
师:很好.若令PF +PF =2a(a为常数),F F 与2a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绘制出椭圆呢?
生3:必须满足F F <2a.若F F =2a,点P的轨迹是线段;若F F >2a,点P的轨迹是不存在的.
椭圆定义学习后,教师让学生继续巩固内涵并注意外延的学习,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对椭圆、焦点、焦距等相关概念都有了直观的感受,亲身体验自然也会印象深刻.概念理解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焦距和常数的关系,充分体验概念的外延.经过内涵与外延的深入研究,定会使学生在应用概念时得心应手.
数学概念的学习与其他学科不同,对其考查的方式往往是渗透于习题中,只有准确地把握,充分地理解,才能合理地运用.
例1:如图1,已知点A为椭圆 + =1内的一点,点F为椭圆的左焦点,点P为椭圆上动点,求PA+P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尝试1:直接设坐标求解. 设点P的坐标为P(x,y),则PA+PF= + . 该思路简洁明了,然不知如何进行消元计算,求解时碰壁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
尝试2:几何法. 若使PA+PF值最小,考虑点P是否可以在线段AF上,然点P为椭圆上的点,该想法不成立.
尝试3:定义法.根据定义可将题目进行转化. 设椭圆的右焦点为F′,其坐标为F′(3,0),PF+PF′=2a=10,则PA+PF=PA+10-PF′=10+PA-PF′.若点P在AF′延长线上,PA-PF'最大为AF′= ;若点P在F′A延长线上,则PA-PF′最小为-AF′= - . 因此10- ≤PA+PF≤10+ .
该方法灵活地运用了椭圆的定义,把PF用PF′表示,将两线段和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两线段差的最值问题,从而得到解决.我们还可以继续将这个问题改变数量大小,且利用向量的语言来刻画,便得到如下较新颖的问题:
已知平面向量a,b,e满足:b=e=1,b·e=0,a+e+a-e=4,则a-b+a-e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题思路分析:本题表面看是平面向量问题,实质上由平面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知,a的终点轨迹为椭圆,再结合椭圆定义参照例1的解法可得最小值为4- .
公式教学要引导学生认清本质
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数学公式的学习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非常重视公式的积累,然存在公式背得滚瓜烂熟,用起来却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公式的学习过于符号化、表面化,没有真正认清公式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公式获得、证明、应用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以掌握公式本质,从而培养严谨的思维.
例2:设a为常数,求数列a,a2,a3,…,an,…的前n项和.
该题看上去简单,但在一次測试中其正确率却不足50%,问题就出现在公式理解不到位.
错因分析:对等比数列定义考虑不足.此题不一定为等比数列,例如a=0;同时,a≠0该数列为等比数列时,求和时也要对公比a是否为1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素养.我们都知道,分类讨论是学生的普遍弱项,如何突破,关键也在于在概念公式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正解如下:
①当a=0时,S =0;
②当a=1时,S =n;
③当a≠0且a≠1时,S =a+a2+a3+…+an= .
该题求解发生错误暴露出学生思维不严谨,对公式的理解不够准确,对可能存在的情况缺乏合理的判断.例如此题发生的错误首先是对是否为等比数列缺乏合理的分析,其次又忽视了公比q=1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掌握其本质,从而提高应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例题、习题教学充分发挥其示范功能
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数学例题、习题,是学生消化概念、公式、结论的工具,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要利用好例题、习题.为强化例题、习题功能,教学中常采用变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变”发现问题的本质,利用“不变”的规律解决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3:若直线y=x+b与抛物线x2=2y相交于A,B两点,且OA⊥OB(O为坐标原点),试求b.
此题为教材习题,求解得b=2.为了让学生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此题,教师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的方式将题目进行重新改编和拓展,使学生对此类型题目有更深的認识,从而提升学生解题的信心.
变式1:已知点C(0,2)为直线l上一点,直线l与抛物线x2=2y相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求证:OA⊥OB.
变式2:直线l与抛物线x2=2y相交于A,B两点,且OA⊥OB(O为坐标原点),求证:直线l过定点(0,2).
变式3:直线l与抛物线x2=2py(p>0)相交于A,B两点,且OA⊥OB(O为坐标原点),求证:直线l过定点(0,2p).
该问题中直线过定点、抛物线、垂直关系是三个基本要素,教学时引导学生把握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灵活设置问题,从而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不仅如此,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或收集椭圆、双曲线中的相关问题,从而触类旁通,收获一类问题的解法.
在探究中发现规律认清问题本质
有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因过于抽象而无法点燃学习热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对数学问题缺乏探究,学习仅停留在懂的状态,没有认清问题的本质,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是丰富多彩的,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在具体问题解决后,应让思维再“跳一跳”,通过探究认清本质,发现规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4:已知点O为△ABC内部的一点,且满足3 +2 + =0,则S△AOB∶S△BOC∶S△AOC=________.
问题解析:已知给出3 +2 + =0似乎很难入手,此时是否可以结合重心的表示,将问题看成 + + =0,利用重心的性质. 大胆假设后,思路被打开了.
若O为△ABC的重心,则S△AOB=S△AOC=S△BOC= S△ABC,即S△AOB∶S△BOC∶S△AOC=1∶1∶1.
求解过程:根据此设想绘制图形,延长OA至A′,使OA′=3OA,延长OB至B′,使OB′=2OB,连结A′B′,B′C,A′C,从而得到△A′B′C,则 =3 , =2 , + + =0. 由O为△A′B′C的重心,
则S△A′OB′=S△A′OC=S△B′OC= S△A′B′C,
S△AOC= S△A′OC= S△A′B′C,
S△BOC= S△B′OC= S△A′B′C,
S△AOB= S△A′OB= S△A′B′C,
所以S△AOB∶S△BOC∶S△AOC=1∶3∶2.
解本题时运用了三角形重心这个特殊情况,通过这一特殊情况来进行挖掘和构造,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通过大胆地尝试,得到了柳暗花明的结果. 问题解决后,还可以继续尝试将其更改为x +y +z =0,求S△AOB∶S△BOC∶S△AOC,根据上面的分析,很容易得出答案,即为z∶x∶y,当发现问题的本质后,其相同类型的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懂”与“会”之间看似相同却存在本质的差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真正地做到不仅懂而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