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于兴趣,重在思维

2021-06-20林银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6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议论文高中

林银珍

【摘要】针对高中学生畏惧写作文,作文普遍存在思维层次低的现状,笔者整合了日常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方法,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两个方面总结和归纳自己的作文训练方法,其中不足之处,敬请专家老师们批评指正。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兴趣;思维训练

如何上好高中语文作文课,一直是萦绕在笔者心头,困扰了我多年的“教学难点”。在日常的写作课堂上,学生对写作的排斥,每一次都让我感到深深的伤痛。如果一个学生不会写作文,那么,他能学好语文学科吗,我们还能要求他达到什么样的核心素养呢!在笔者看来,个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石。作为跻身在现实生活之中,又立足于三尺讲台之上的一名语文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写作的关键之处。

一、了解学情,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刚踏入高中,写作指导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兴趣,这将为学生往后三年的作文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江门地区语文中考卷用的是广东省中考卷,历年来的中考作文几乎清一色都是记叙文,正因如此,即使初三年级已经初步学习了议论文的写作,由于部分老师“不考不教”或者“不考少教”的中考作文复习策略,导致一些学生升到高一年级时,议论文的写作几乎从零开始,从新起步。指导高一新生写议论文,犹如旅行者来到一片未知的森林面前,想要快乐地在森林里驰骋,就必须了解这片森林。为了掌握本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情况,我们高一年级对学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而笔者所带的高一(1)班的统计数据整理如下:

表1的数据显示,高一(1)班有52.3%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超过全班总人数的一半,而选择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20.1%,另外还有27.3%的学生说不清楚自己究竟喜不喜欢写作。而表2的数据显示,有59.1%的学色认为写作文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22.7%的学生写作文就是为了语文成绩有所保障,希望通过写作训练能够提高考场作文的成绩,而纯粹出于喜欢写作,认为写作可以提升语文素养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18.2%。

从以上数据统计中,笔者发现高一(1)班的同学写作兴趣并不浓厚,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甚至厌恶写作文,他们写作文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老师或者应付考试,明显没有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这样写作很明显是一种被动创作,即使學生花再多的时间,都无法取得比较明显的进步。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学生对写作文的排斥心理,让学生愿意写作文,甚至喜欢写作文呢?笔者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进行写作训练

当下很多学校都采用“三年备考”的高考备考策略,从高一就开始抓学生的“应试训练”。很多老师在指导高一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直接拿难度较大的高考作文真题或者模拟题进行训练,笔者并不认同这一做法。例如,以下两个作文题目,哪一个更适合高一学生写作呢?(如表3)

很明显,相比作文题2这种集哲理性与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多个关键词的作文题目来讲,作文题1这种社会现象类作文题故事性更强,更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适合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在写作教学上,“三年备考”的策略并没有错,错的是对“三年备考”这个概念的误解。“三年备考”并不意味着写作在高一、高二到高三三个学年的难度是没有跨度的。还没有真正掌握议论文写作方法的学生刚踏入高一年级的门槛,老师就直接拿出高难度的作文题来训练学生,很快就会消磨一部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甚至引发部分学生对写作的抗拒心理,这样的写作课是无法实现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的。唯有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由易到难向纵深处漫溯,我们的学生才能从容地在写作的殿堂中渐入佳境。

(二)学会模仿,夯实学生的写作基本功

作文题1: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然而,这个年纪的用户或正在读书,或刚刚进入职场。为何在不断刷小视频?因为你在猎奇,你总在等待着,还有更新鲜的事物呈现在你的面前。刷多了小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去读一本书,不能静心去思考某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如果只是刷小视频来虚度时光,那我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了。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全班同学写一则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作文题2:

对抗性的事物往往为世人所喜爱。比如影院上映的战争片、谍战片,剧情矛盾冲突越剧烈,观众越喜欢;比如各类竞技比赛,对抗越激烈,观众越兴奋。

中华民族的“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最朴素的追求,和合共生、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

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想、看法。不少于800字。

“无从下手”应该是很多害怕写作文的学生的共同感受,其实并不是所有“作文困难户”手上都没有写作素材,往往是因为学生的新旧知识无法串联,没办法做到学以致用,没有搭建好作文的结构框架,不懂得运用论证法分析问题,导致自己无法在作文的舞台上施展拳脚。可见,搭建好作文的结构框架,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前提,懂得运用论证法,是让作文内容饱满生动的法宝。

作文的结构框架是“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的外在体现。纵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一篇作文的纵深结构,横向思维,就是一篇作文的横向结构。纵横有序,方显佳作本色。不少学生写作时一点一点地挤牙膏,想到哪写到哪,严重缺乏设置作文结构顺序的方法,基于这种情况,“模仿写作法”就能很好地帮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范文就在我们的语文教材里,例如: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议论文高中
议论文阅读专练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