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1-06-20郭红

新课程·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解决对策

郭红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更加多元化,给具体的教学指导提供了新的路径。合作教学模式是打破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二元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在新时期对创新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研究和实践,促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引导学生规则意识和价值观良性发展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思路,保持和学生进行生活化的问题探讨,促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課程内容产生兴趣、保持关注,使德育教学课程在实践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导致课堂教学和时代的发展不匹配,给教学的有效开展造成了困难。对此,教师需要对相关教学方式进行积极审视和探索,促进相关教学在新时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教学中有形式主义教学风气

合作学习需要在教学中进行一系列的铺垫,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和讨论,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做好有效的铺垫工作,导致学生的讨论兴趣锐减,在课堂讨论中得不出有效的结论,使讨论教学失去了原本的价值。更有甚者,学生的讨论只是应付教师,自己的观点则被隐藏起来,课堂教学中形式主义的氛围浓重,导致课堂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1]

(二)教师对学生的组织效果差

合作教学中,学生彼此之间的认同和联系对合作学习效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熟悉自己,促使学生在课堂讨论中降低“戒备”心理,对讨论的话题吐露心声。同时,积极地创建班级集体合作文化,使学生在有效鼓励下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机会较少,学生之间也缺乏合作意愿,导致班级整体组织效果较差,更多有意思的德育教学话题被学生刻意隐藏起来。

(三)讨论话题缺乏论点和吸引力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提出的讨论观点需要符合学生的基本价值认同准则,如果论点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可能导致学生对德育讨论产生负面看法。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历史典故、社会现象大谈特谈,导致学生认为德育课程存在虚伪性,对合作讨论内容失去兴趣。此外,教师设置的教学问题需要有层次性,使学生能够从问题中挖掘出新的观点和见解,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设置的议题都相对简单,甚至已经设置好了“标准答案”,使学生对讨论话题失去了信心。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促进合作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教师保持对学生生活环境的探索

在开展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教学观点和内容有更多的“烟火”气息,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促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保持认同。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积极的调查和分析,使自身的教学语言和学生生活更加贴近。例如,寄宿学生之间的同学关系可能更加紧张,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社交状态进行观察和了解。此外,教师可以拿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进行举例。如在网络安全教育中,教师可以对学校附近的网吧进行走访、调查等,以使师生之间有更多可探讨的话题,促使学生对教师、对德育课堂产生新的认识。[2]

(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在合作教学开展过程中,“高度搭配”的教学分组策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师需要打破学生之间的“阶层”划分,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彼此之间的“闪光点”。此外,教师需要按照性格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之间的讨论更有效地开展,分担部分性格拘谨学生的心理压力。最后,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友谊问题,尝试让关系亲近的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使学生对了解彼此的观点保持兴趣。

(三)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的分析建议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和自尊心,对德育课程教学存在复杂心态。学生一方面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集体认同和肯定,同时也对德育教学的“陈词滥调”心存抵触。对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大胆发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群体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自己的观点得到修正和强

化,对课堂合作讨论投入更多“真情实感”。

(四)对学生的评论和观点进行积极评价

在课堂合作教学的最终阶段,教师需要以自身的立场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阐述,以供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分析和思考。同时,教师需要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使学生群体维持较久的讨论兴趣。

三、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价值观念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坚持规则意识和亲社会理念的引导,放宽对学生讨论的其他限制,促使学生对课堂讨论表现出更大兴趣,使讨论结果更具生活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冯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的相关分析[J].新课程(中),2019(10).

[2]尹先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上,下旬),2019,16(11):37.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解决对策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