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进课堂

2021-06-20吕小春

新课程·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途径语文教学

吕小春

摘 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同时还体现了大众的审美追求以及价值取向。语文教学想要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学语文、研究语文。所以说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重任,重视通过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途径

传统文化是我国多种不同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我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传统文化进课堂是当前时期我国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1]。

一、当前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文化面临断链

当前时期,我国社会逐渐向现代化方向转型,同时由于外来文化渗透,渐渐地很多学生喜欢外来文化,同我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远。当前,外语学习逐渐火热,很多大城市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外语,这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能否全面掌握祖国语言文字。

(二)母语教育弱化

我国的语文教学同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失去了最基本的文化支撑,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学生的母语使用较差,甚至不如外语的情况。

二、小学教学中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人们发现,有非常多的诗词与名句都是具有很深内涵的,部分学生接受起来可能会有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诗文编写成各种不同的形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传统文化可起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志向,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对真理的追求、重视培养学生做事脚踏实地的品格,可以让孩子培养勤动手的良好习惯以及勇敢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良好品质,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总之,从小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自身品性修养的完善至关重要。

三、语文教学中做好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学对策

(一)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传统文化的学习

要想学生做好一项事情,就需要使之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去读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促使学生领略我国民族文化风采

语文课程是能够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它可以涵盖艺术审美、道德思想多种不同元素。语文课程中的文字无不流淌着鲜活的文化血液,指引着学生来阅读,让学生可以穿越时空,同智者交流,同先驱者对话,感受伟大的灵魂所具有的超凡的智慧与强大的力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在感受到我国民族语言文字表达具有的生命力的同时,促进了视野的开阔,构建起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

(三)挖作家背景,探寻文化源头

任何的文学作品都会受到作者的文化修养和所处时代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简单讲解下作者的背景。如人教版八年级课文《过零丁洋》,就属于一篇爱国诗歌,文天祥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诗人的生平履历、主要作品。

四、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中出现浅俗化

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通过长期积淀逐渐构建起来的民族精神的核心,伴随我们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逐渐关注,实际教学中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也逐渐受到了众多老师的重视,但是值得引起人們关注的是,当前的一些教学活动有些出现浅俗化。

(二)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我们语文教师文化修养的高低能够影响到优秀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教师素养的不高,不但表现在使传统文化向低俗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表现为教师在教学当中出现生搬硬套,灌输式教学等。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定要注意提升教师的文化修养。

(三)教师要成为传统文化精神的推动者

教师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教学理论的传授者,同时还是道德标准的践行者,是高尚人格与聪明智慧的化身。语文教师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热爱会在他的思维、行动以及人格等多个不同方面体现出来,从而也就为学生提供了能够参考的范例,更加为学生继承我国优秀民族精神文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

总而言之,从语文教学实践角度来说,我们通过采用不同教学策略进行的文化传承教学是成功的,是同传统文化具有紧密关系的。让每个学生从小接受到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语文的延伸教学就达到了一个更宽广的文化空间,学生可以吸收到更多更丰富的营养。教师要积极发挥好文化传承的桥梁作用,为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汪立亮.职业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融合出版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6):87-90.

[2]宋冬莹.关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课堂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6(7):65-66,86.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途径语文教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