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与拓新
——珐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021-06-19段燕俪
段燕俪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for the reform ofenamel craft course in jewelry art design teaching system, emphasizes the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ndson perception experiment and polymorphic analysis thinking for enamel materials,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本文以活化中国传统工艺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手工艺术卓越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手工艺术专业群链状工作坊的基础上,提出首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珐琅工艺课程改革的内容与方法,强调珐琅材料的上手感知实验与多态剖析思维的课程核心特色,为相关院校的学科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
一、珐琅工艺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首饰专业起步较晚,其学科建设存在相对不专业、不科学、不系统等问题。目前除了八大美院均陆续开设了首饰专业以外,总体来说多出现在技术类的大专学校中。综合性大学单独设立首饰专业的非常之少,一般以选修课或者某设计专业中的一个方向存在,如:浙江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
由于珐琅本身的工艺性强,在首饰专业中并没有作为基础必修内容,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珐琅工艺课程。相比之下,技术类院校的开课比例较多,以传统掐丝珐琅(景泰蓝)的技艺传授为主,培养专职技工,而艺术类院校占比很少,课程除了传统掐丝珐琅外,还会教授透光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等其他珐琅工艺,但课程创新意识不够,特色不鲜明。清华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珐琅工艺课程开设较早。傅永和、郭强、吴小军等教师从不同角度探索了珐琅材料的多种可塑性,为珐琅工艺课程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以景泰蓝制作技艺闻名世界,然而历史上工匠的地位一直不高,多为师徒以身示范、口口相传的模式,并不重视对工艺文献的梳理。因此,至今大多文献仍停留在对景泰蓝制作工序以及器型纹饰的宽泛讨论。中国在其他珐琅工艺的学术性研究甚少,与国外差距较大,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只有一本[美]琳达·达尔蒂著、王磊译的《珐琅艺术》相对全面地介绍了珐琅工艺种类与制作方法,但也属于珐琅工艺入门级别。除此以外,还没有中国学者编写的相关专著。
胎釉融合实验 紫铜 珐琅 18级学生李丹颖 2020年
铜胎氧化釉色实验 紫铜 无色透明珐琅 4.5cm×4.5cm 18级学生张娜 2020年
中国美术学院首饰专业自创建十余年来,珐琅工艺课程也经历了一些转型。课程起初也是从掐丝珐琅工艺开始,经过几年教学发现,学生的设计思维反而被传统景泰蓝的工艺模式所固化,知识结构单一,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创新需求。因此,2014年起,课程将干筛珐琅工艺作为主要内容,以探索珐琅材料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为目标,强化存疑意识,在活化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思路方法上,进行了教学反思与实践改革。
二、珐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1.能够有效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拓新民族文化与传统技艺是创造性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终极目标。课程以活化传统景泰蓝技艺为指导思想,是我院对国家推行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所做出的实际举措。通过贯彻工匠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将中国自身的价值体系和审美趋向,融入到珐琅首饰艺术设计实践中,以提高本土手工艺术的时代性、表现力与艺术价值观的思辨能力。
2.能够创建系统方法论课程链新样式
在对传统工艺技术、工具方法的传授基础上,细化课程模块,内容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聚焦珐琅材料本体语言研究,熟练工艺核心要素与原理,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逻辑思维和图表绘制能力,并通过科学化的数据整合形成釉色系统,构建艺科融合的可视化珐琅工艺方法论课程链新样式。
三、珐琅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
1.内容
中国美术学院的珐琅工艺课程目前划分为大二的上、下两学期,分别六周课时。上学期是珐琅基础工艺知识的研习,下学期以珐琅材料语言拓展为核心。每一阶段课程均包含珐琅理论梳理、材料实验和工艺实践三个部分。课程还会邀请该领域知名艺术家或学者参与教学,如:韩国珐琅首饰艺术家Heejoo Kim、台湾地区珐琅策展人吴竟铚等,在强调活化传统的同时,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前沿知识与学术视野。
珐琅工艺课程Ⅰ分为珐琅釉色实验系统与干筛珐琅工艺流程两大板块。首先学习并初步掌握珐琅相关理论知识,以珐琅温度实验与珐琅透光实验为重点,指导学生在珐琅材料的基础认识实践中,感受其属性魅力与呈色特点。珐琅温度实验是通过温度变化使学生初步掌握珐琅釉料的玻化属性,感受同一釉料从糖霜、橘皮、熔融到过烧状态时,其釉色明度发生的变化。珐琅透光实验是使学生掌握同一透明珐琅釉料在不同底胎上的釉色差异,从而推演其釉色变化的趋势,理解珐琅釉料的呈色与金属底胎、上釉厚度、烧制温度、烧制时间的内在关系。
课程第二板块是学习并初步掌握干筛珐琅工艺的基础制作手法:工艺流程、工具使用、制作原理。以上釉和烧制工序技巧的训练为重点,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初步理解干筛珐琅工艺的筛涂要素、胎釉关系、烧成特点等。干筛珐琅工艺的上釉工序是区别于其他珐琅工艺的步骤所在,即将干粉状的珐琅釉料透过筛网,在筛板的抵挡下,施以金属表面形成图案。因此,制作带有图案的筛板为该工序的关键。除了利用筛板上釉,还可以用油性黏合剂以及一些划剔工具,能够得到不同的效果。干筛珐琅工艺较掐丝珐琅工艺而言效果更为自由,更类似版画,可以通过反复上釉与烧制工艺的综合研习,构建珐琅釉色实验的系统模型。
珐琅工艺课程Ⅱ在前期工艺基础知识体系上进行装饰技法拓展实验,将存疑意识贯彻教学,鼓励学生突破传统固有模式,指导探索出具有珐琅材料个性因素的形式法则、创意思维、装饰变涂手法与表达方式,从而实现再造传统景泰蓝工艺文化的目标。该阶段以紫铜氧化釉色实验为重点,使学生认识到氧化铜锈与透明珐琅之间的关系,掌握烧制温度的变化对紫铜氧化锈纹理以及珐琅釉色的影响规律,再延伸出发泡、开裂、锈绘等烧制技法,深入探究珐琅材料的个性化语言。
珐琅工艺课程定位于首饰专业基础课,因此在内容上即使切块为两个阶段,也没有加入过多创作理念与方法的教学,而是更关注于珐琅制作工艺与材料属性的拓新,以珐琅釉色实验为路径,探索出一套可行的系统化教学内容与方法。
2.方法
珐琅工艺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的思想指导,是通过对珐琅材料本体语言的研究,从造物思维的训练、工艺技术的实验、设计方法的提炼,建立前沿性课程模块的网格体系,从而深化首饰专业的教学学理架构。经过教学实践总结,珐琅工艺课程系统性方法可分为:
水母 胸针 紫铜 珐琅 10cm×8.5cm×2.5cm 19级学生 丁喆 2021年
膝骨 项链 银 珐琅 4cm×2cm×40cm 18级学生 姚淼 2020年
1)珐琅材料的多维阅读
2)观看、分析、感受、体验、挖掘、认知、驾驭。珐琅工艺的分项研习
底胎制作、色料选择、熔块研磨、上料施釉、装窑放胎、升温烧制、出窑冷却、清洁打磨、样品剖析。
3)珐琅釉色的系统实验
金属胎底实验、珐琅釉料温度实验、珐琅釉料透光实验、珐琅胎釉融合实验。
四、珐琅工艺课程未来发展的思考:
1.艺科融合,推进数字手工艺的时代发展
围绕手工艺术生活文化与数字智能制造的社会时代背景,创建跨界研究实验室与产教融合基地的研究平台,融合材料学与设计学知识,构建珐琅材料的数字化釉色工艺体系。
2.校企联动,强化非遗传承发展的社会责任
紧扣手工艺术创新创意与数字赋能的人才培养战略,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联动跨区域社会资源,组织考察中国景泰蓝制作技艺实践基地,学生对标对点,形成校企合作,助力珐琅行业转型升级。
3.成果展示,提升中国当代手工艺术的国际地位
在后疫情的特殊时期,以课程教学成果展的形式,通过线上国际与线下国内的展览平台,从方法论角度,建构珐琅工艺课程教学新模式,逐步提升首饰专业的国际影响力,转化标杆性学术成果。
五、总结
珐琅工艺课程改革定位于材料与工艺的系统性创新实验。以干筛工艺为核心,通过金属表面釉彩成型技法实验,探索当代珐琅的材料特性与工艺要素,构建出具有普适性的当代珐琅工艺价值系统。
笔者立足本土化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深挖传统、致力手艺、聚焦东方、拓新文化、系统方法,总结珐琅工艺课程改革的经验,希望能够为首饰专业的学科特色发展作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