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上海城市公共壁画
2021-06-19徐晨峰
徐晨峰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原汇丰银行大楼)穹顶壁画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Shanghai-style culture, urban public murals inevitably shed light on the new language forms under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contemporary mural art, public art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
城市公共壁画指的是处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下的壁画,它主要出现在城市的地铁、机场、广场、博物馆等对大众开放的公共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满足城市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开始走进城市、走进社区,在精神层面上给人们的生活注入新的血液。壁画被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间,不只是丰富了壁画题材上的选择,同时也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宣传,具有教化作用。城市公共壁画置身在城市公共空间后,它和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一定会产生联系。公共壁画面向大众时要考虑到要以什么样的形式才是大众喜闻见乐的,也必须要考虑到什么样的壁画才能代表这座城市或这个特定的空间环境。这需要艺术家对城市本身的特性和居民的审美去考虑,它不能像传统的架上绘画可以只考虑艺术家自身的审美,它必然受到公共环境和大众审美的制约。所以在城市公共壁画的创作上一定存在一种无形的标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上海壁画有着城市公共壁画的共性和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特性。
一、上海地域性因素对壁画的影响
1.1 上海经济因素的影响
谈论城市公共壁画,需要从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文化历史和政治因素切入。上海地理位置极佳,内有黄浦江通向大海,这种优越的水陆交通使得上海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上海自开埠以来,外来的西方文化不断涌入这座城市,在上海成为租界的近百年历史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已经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融合,上海设计开始展露出独特的风格。例如上海设计中最出名的月份牌插图、兼具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的石库门建筑、融合西方审美特色的服饰设计……同时,资本的注入使上海壁画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型,壁画开始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和商业环境。传统的壁画形式在上海不再适用,神圣的传统宗教壁画开始解构并流向大众,上海壁画变得更具公共性。在这种商业化的格局下,上海的一些公共壁画沦为粗制滥造的产品。当然这只是对于部分而言,上海城市壁画整体呈现的还是追求多元、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上海的艺术追求永远处在最前卫的状态,这在上海众多美术馆的展览中可以体现。杨清泉教授在《壁画当随时代行——当代壁画在城市环境中“最适化”之探》一文中对壁画的主体表达上提出了以下需要注意的几点:一、延续建筑形态与功能目的;二、服务于社会和大众文化需求;三、尊重人的情感,具有亲和力,被观赏者充分接受;四、融入当代建筑空间的需求,融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艺术创意手段的多项内容与多种含义。总的来说,一件优秀的公共壁画作品在保证艺术性的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壁画作品兼具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文化的思考。这里所说的保证艺术性的质量已经包含了壁画作品需满足大众审美和对艺术表现创新的研究。
永年保险公司大楼壁画
1.2 海派文化的吸收融合
当今“海派”文化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的象征,“海派”文化起源于我国江南地区的吴越文化,从上海开埠之后,在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演变成了独具上海特色的新兴文化。被世人誉为“世界建筑博览会”的上海外滩建筑群正是这种新兴文化的产物,它以传统江南文化为母体,又吸收了西方国家的外来文化,“海派”文化就是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位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原汇丰银行大楼)的穹顶壁画就是吸取了西方文化的产物,它采用马赛克镶嵌的形式描绘了上海、香港、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八座城市的建筑景观。这种马赛克镶嵌的壁画形式在当时是非常新潮的,西方文化对上海城市文化的渗透在壁画形式上已经显露。在位于四川中路的永年保险公司大楼中,内部设有精致的描绘耶稣、圣母等宗教故事的彩色玻璃壁画。这些壁画作品由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的孤儿们制作,他们从国外的传教士学习到了绘制彩色玻璃的技艺。我们可以在土山湾孤儿们制作的这些作品落款的转变中看到上海这座城市吸收外来文化、海纳百川的姿态,早期作品的落款由译为“土山湾的孤儿1918”的法文;中期作品为中文落款“土山湾孤儿院出品”;到后期作品改为“土山湾工艺院精制”。西方文化不断融入演变成新兴的海派文化,上海壁画也在外来文化的渗透下产生了形式更加丰富的语言。当代上海城市公共壁画,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工艺与科技结合,呈现出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时代特性。
二、公共艺术下的上海壁画
2.1 壁画与环境的整体性
壁画艺术进入到城市公共空间,就已经融入成为建筑空间的一部分,它需要承担起对这一墙面、这一空间、这一建筑、这一地点或这一城市文化价值的补充。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由西方国家提出的“现代城市建设”理论中就有阐述:将壁画领域归置到城市建设规划中,需要强调建筑与环境中的造型艺术统一于整体设计的完整性。壁画艺术放在一个城市空间中创作,必然会受到城市的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包括环境空间、政治因素对壁画的限制等。但城市公共壁画在这框架的限制中,反而激发了艺术家对壁画作品如何“最适化”的融入空间环境的探讨。城市公共壁画的根本不再是对画面自身的艺术完善,它需要艺术家在“公共艺术”的角度上考虑壁画作品与环境空间整体统一的设计完善。壁画作品处在环境中,需要尊重环境本身。追求过于繁缛的画面可能造成对环境空间的侵略,追求时尚新潮的简约风格又可能变成环境空间的附庸。只有在尊重环境协调性的前提下去设计画面内容,公共壁画才能与环境空间完美融通。公共壁画与环境应该是相互制约、相互成就的关系。
壁画与环境空间的整体统一是一件优秀的城市公共壁画需要具备的首要条件。上海地铁二号线上海科技馆站壁画作品《20世纪文明之旅》充分考虑到作品与环境的整体关系,作品内容囊括了二十世纪人类璀璨的科技发展和文明,这种偏向于重大题材创作的壁画作品,艺术家会更倾向于采用丰富庄重的画面去涵盖过去整个一百年的辉煌,而艺术家选择分区域、几何化的简洁风格来呈现,正是因为考虑到地铁壁画所处的环境。地铁站人流量大,乘客长时间停留欣赏内容涵盖广的地铁壁画并不现实,所以这种简洁风格的壁画形式能更快捷地向乘客传达信息。这种作品的艺术文化内涵也在考虑环境后充分地体现出来,艺术家对画面的设计处理使壁画作品与环境空间融合达到统一。
上海科技馆站地铁壁画
2.2 以人为本的创作方式
城市公共壁画的设计同样也要考虑人的因素。一件城市公共壁画的成功不在于画面有多精美、技艺有多先进,而在于它能否与人产生良好的互动。艺术家创作壁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寓意内涵都将体现在观众的接受程度上,作品中艺术家个人风格过于明显,注重自我表现,观众接受度大打折扣。作品晦涩难懂,观众同样理解不了,所以一件好的公共壁画作品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理解。公共壁画融入环境虽然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但无法替代城市在功能性的改造。所以城市壁画要注重作品精神文化对观众的易传达性,壁画在题材选择上选用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这些题材可以是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众熟知的神话传说等。上海美术学院2009年承办曹阳新村社区改造,就是一个典型的唤起社区居民对艺术生活产生共鸣的公共艺术案例。并非摆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就是公共艺术,真正的公共艺术应该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引发人们去思考,甚至改变人们生活的态度。这次活动上海美术学院的师生走进社区,实地调研、走访,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只有在创作作品前期考虑到人的需求,作品才能更好地与人发生互动。城市公共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体现取决于观众能否与作品产生联系。艺术家在创作壁画时考虑大众审美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大众的审美,追求突破,作品才能不落于俗套。
三、上海壁画对本体的扩充
壁画的本体终究是一门造型的艺术。从远古祖先在洞穴留下生活信息的洞穴壁画,到各个朝代璀璨的宗教壁画,再到现代都市多元化开放的壁画语言。时代的发展,同样促进着壁画艺术的发展。我们回归到壁画的本体,探讨壁画艺术的形式、材料、工艺等因素。壁画的范围从传统的干壁画和湿壁画这种纯绘画的性质;到刻板、镂空、浮雕等多种形式的融入;再到现代声光电数码交互装置的介入。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壁画的形式语言也在不断地扩充。上海外滩建筑群的灯光艺术表演也可以被纳入壁画的范围,这种附着墙上的、有颜色、有形态的艺术符合壁画的概念。时代发展使得能被壁画用来创作的材料也不断丰富,从颜料、泥土、石材、不锈钢、纤维材料、甚至是光等多种综合材料都被艺术家用来探索壁画的材料语言。新时代艺术家对壁画新形式、新材料、新工艺的探索,又给壁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壁画随着时代更新迭代的创新体现了壁画的时代性。上海地铁一号线汉中路地铁站《地下蝴蝶魔法森林》正是顺应时代发展壁画探索形式。这件装置由两千多只蝴蝶形状的LED灯构成,它能够变换出十八种不同的颜色,并跟随行人的步伐在墙壁上若隐若现,与行人产生良好互动,这种梦幻的氛围引发乘客驻足惊叹。
结语:
多样的文化碰撞形成了当今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上海城市公共壁画以上海这座城市为依托、以海派文化为养分,使壁画艺术焕发出无限光彩。上海壁画随着时代演变的脚步不断地适应环境,对壁画艺术形式多元化的不断创新,使上海壁画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上海壁画融入环境传达出公共性与其文化属性的精神内涵。当代城市公共壁画融入建筑,探寻艺术和文化、环境、人的“最适化”的结合,让壁画艺术文化内涵得到最佳体现。这种多元、兼容、综合、创新的特性将是上海壁画艺术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