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内局部冲洗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观察 *
2021-06-18吴海燕许洁芳李贵娟
吴海燕,许洁芳,李贵娟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医院胃肠肝胆外科,广东深圳 518110)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炎的有效微创治疗方式,有效控制了手术体表创伤,因此手术创伤应激控制较好,但是其可以较大程度地引起机体炎性反应,且反应程度除与感染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机体的创伤应激程度有关,而有效的炎性反应控制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1-2]。近年来,以腹腔内局部冲洗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研究不断增多,但是其对于患者肠道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等消化系统方面的影响研究不足。本研究就腹腔内局部冲洗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和观察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加腹腔内局部冲洗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 20~53岁,平均(36.3±6.0)岁;病程 5.0~65.0 h,平均(23.1±5.1)h;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 41例,其他19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 19~56岁,平均(36.5±6.3)岁;病程 5.5~67.0 h,平均(23.3±5.3)h,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43例,其他17例。两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通过。
1.1.2纳入标准 (1)18~65岁者;(2)符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指征者;(3)对研究知情同意者。
1.1.3排除标准 (1)阑尾坏疽穿孔、腹腔内严重感染及弥漫性腹膜炎者;(2)腹腔广泛粘连者;(3)合并妊娠者;(4)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5)体型肥胖[体重指数(BMI)≥28 kg/m2]者;(6)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均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按照常规步骤进行手术操作,围手术期未采用进行腹腔内局部的反复冲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腔内局部冲洗,以甲硝唑(云南司艾特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50 mL,甲硝唑0.5 g与氯化钠2.25 g)加入生理盐水中对病灶部位进行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澄清。两组的其他治疗干预措施(围手术期用药、护理等)基本相同。
1.2.2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构成),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寒战、感染及发热发生率,手术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肠黏膜屏障相关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及内毒素(ET)],采用单盲法进行实施。采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24 h的外周静脉血,采集后即刻送检,将其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与速度为5 min及3 000 r/min,取离心后的血清部分进行检测。(1)炎症指标:包括血清PCT、CRP及ESR水平,以上述指标对应的酶联免疫法试剂盒进行定量检测;(2)肠黏膜屏障相关指标:血清DAO、D-Lac及ET,以上述指标对应的酶联免疫法试剂盒进行定量检测。上述方面的检测均由2名经验丰富者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分析,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构成)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n(%)]
2.2两组的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寒战、感染及发热发生率比较 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寒战及发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寒战、感染及发热发生率比较
2.3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PCT、CRP及ESR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PCT、CRP及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h观察组的血清PCT、CRP及ESR水平均持续升高,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PCT、CRP及ESR水平比较
续表3 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PCT、CRP及ESR水平比较
2.4两组手术前后的肠黏膜屏障相关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的血清黏膜屏障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h观察组的血清黏膜屏障相关指标水平均持续升高,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的肠黏膜屏障相关指标比较
3 讨 论
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方式中,手术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而腹腔镜手术有效控制了手术性创伤,手术创面较小,对机体造成的疼痛等不适感也相对轻微,因此临床应用率不断提升。临床上关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研究显示,术后感染及不良应激是此类患者手术效果的常见影响因素[3-5],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另外,本类型手术可对消化系统造成明显不良影响,肠道功能及肠黏膜屏障作为受手术影响较大的评估方面,对其监测有助于了解消化系统受影响程度及术后恢复速度,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的缩短可反映肠道功能的恢复效果,而DAO、D-Lac及ET等肠黏膜屏障相关指标则对肠道功能状态的维持有作用,在本类手术中可反映手术对肠道功能的不良影响程度,可从消化系统损伤方面给予疗效的评估[6-7]。另外,上述消化系统影响除受手术创伤影响明显外,机体炎性反应所导致的炎症损伤也是重要的影响方面[8-9]。而腹腔内局部冲洗作为对病灶的手术部位进行直接冲洗治疗干预的方式,其对局部炎性反应的控制作用较好,有助于清除组织及肠道间隙存在的脓液残留等,对于局部感染的控制及炎性反应状态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10-12],但是其对于手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直观影响存在研究不足的情况。
本研究就腹腔内局部冲洗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加腹腔内局部冲洗的效果显著优于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具体表现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的缩短,术后寒战、发热发生率及血清PCT、CRP及ESR水平、肠黏膜屏障相关指标的降低等方面,说明腹腔内局部冲洗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尽快康复,对于消化系统的不良影响也给予了积极有效的控制,而术后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可能与手术样本量较低等创面较小等方面因素有关。分析其原因:腹腔内局部冲洗对局部进行冲洗治疗,有助于全身抗生素应用量的控制[13-15],同时对于局部腔隙的冲洗效果相对较好,其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有效弥补了本类手术创面较小,在清除腹腔冲洗受限方面的不足,其对于局部的冲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盆腔低位及肠道间隙的残留率,为术后盆腔炎性反应的控制提供了较好的方式[16-19]。陈德艺等[16]研究显示,甲硝唑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并有助于控制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认为局部冲洗结合联合抗生素静脉应用在有效控制机体炎性反应的基础上,更有助于局部炎性反应,因此对患者的应用优势突出,而张文等[17]研究则进一步肯定了局部冲洗对于腹部手术创面局部的抑菌效果相对更好,更有助于对切口残留病原菌的抑制,进而达到控制感染与炎性应激反应的目的。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腹腔内局部冲洗有助于改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肠道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对于机体炎性应激的控制效果较好,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