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目视力仪测量主观视觉质量的可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 *

2021-06-18平,刘真△,代艳,文燕,孙杨,高阳,孔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11期
关键词:检查者敏感度全程

吴 平,刘 真△,代 艳,文 燕,孙 杨,高 阳,孔 俐

(1.重庆爱尔眼科医院,重庆 400025;2.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621000)

视觉能力的评估为视觉功能(视觉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性能)和功能性视觉(视觉任务相关的能力)[1],视觉质量评估方法分为客观评估法和主观评估法[2]。客观评估法能客观评估屈光系统的成像质量,常见设备有OQAS、iTrace等[2-6],用于测量调制传递函数、点扩散函数、波前像差等。主观评估法既能评估屈光系统成像质量和视觉系统能力,也受被检者心理认知能力和检查者熟练程度等影响,常见设备如标准视力表、CSV-1000E、NEI-RQL等[2-6],用于测量视力、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等。双目视力仪(OCULUS Binoptometer)是一种新的主观视觉质量测量仪器,通过设置统一的标准视标、光照度(无眩光状态为320 cd/cm2、眩光状态为1 000 cd/cm2)、检测距离来测试单眼或双眼的主观视觉质量、以减少不同检查设备带来的误差,测量指标主要有全程视力、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和中间视觉、立体视[7]。本研究应用双目视力仪测量健康人眼、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白内障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3组人眼的主观视觉能力,统计分析检测的可重复性和再现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重庆爱尔眼科医院的35名健康人(35眼,A组)、白内障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个月患者35例(35眼,C组)、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5例(35眼,B组),共105例。随机选择眼别,受试者均用双目视力仪检查。纳入标准:(1)双眼最佳矫正远视力大于或等于1.0,屈光介质透明、眼底正常、眼压正常;(2)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5的皮质性白内障初发期;(4)白内障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年龄50~75岁,角膜散光小于1.0 D,IOL度数在+19.00 D~+25.00 D且行双眼白内障手术患者。排除标准:(1)眼部外伤、眼部手术史;(2)眼部其他疾病及手术史,球镜值大于或等于±2.00 D、柱镜值大于或等于±1.00 D,角膜曲率为小于41.00和(或)>45.00 D;(3)眼部其他疾病,如角膜病变、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网膜疾病等,内眼手术史,术后残留散光大于1.5 D等[8]。本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IRB2020001),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仪器 双目视力仪(OCULUS Binoptometer):德国OCULUS opticgeraete Gmbh公司制造。

1.2.2检测方法 暗室照明下受试者自然舒适坐位,下颌置于颌托上,前额紧贴额托,调整设备位置,使双眼与设备的视孔对齐(屈光不正者可用内置球镜矫正),检查全程视力、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查、中间视觉及眩光敏感度。由2位操作熟练者进行检查,第1位检查者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60 min,第2位检查者第2天测量1次。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第1位检查者重复测量3次数据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组内变异系数(CV)及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测量的可重复性。第1位检查者测量值的均数与第2位检查者测量值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重复测量的再现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A组、B组、C组一般资料比较 105例受试者中男49例,女56例;平均年龄(50.88±16.53)岁;左眼51例,右眼54例。A、B、C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3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健康人眼测量结果 健康眼组的全程视力、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中间视觉及眩光敏感度3次测量结果:检测指标的可信度(均CV<15%)和相关性(均ICC>0.8)较好。见表2。

表2 健康人眼测量结果

2.3早期白内障眼测量结果 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的全程视力、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中间视觉及眩光敏感度3次测量结果:检测指标的可信度(均CV<15%)和相关性(均ICC>0.8)较好。见表3。

表3 早期白内障眼测量结果

2.4白内障术后患眼的测量结果 白内障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的全程视力、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中间视觉及眩光敏感度3次测量结果:检测指标的可信度(均CV<10%)和相关性(均ICC>0.8)较好。见表4。

表4 白内障术后患眼的测量结果

2.52名检查者对3组人群测量结果比较 3组在全程视力、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中间视觉及眩光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6、7。

续表2 健康人眼测量结果

表5 2名检查者对A组眼的主观视觉质量测量值比较

表6 2名检查者对B组眼的主观视觉质量测量值比较

表7 2名检查者对C组眼主观视觉质量测量值比较

续表7 2名检查者对C组眼主观视觉质量测量值比较

3 讨 论

眼科诊疗技术日新月异,检查设备的可信度变得尤为重要。主观视觉质量评估内容为:视力、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立体视觉等[1],检查环境、设备甚至检查者都可能差异存在,检查结果可重复性欠佳。双目视力仪是一种较新的主观视觉质量评估系统,通过模拟不同环境、不同距离来测量主观视觉,全方位评估主观视觉功能,能在一种设备上完成全程视力、对比敏感度检查、中间视觉及眩光敏感度、立体视检查、色觉检测等检测项目。

双目视力仪在我国临床应用时间短,可重复性及再现性研究较缺乏,本研究旨在分析该设备可重复性和再现性。ICC是评价可重复性的检验方法,ICC越接近于1,相关性越好[9],SHROUT[10]建议ICC大于0.80为较好,0.61~0.80为中等,0.41~0.60为一般,0.11~0.40为较低,0.1以下为无一致性; CV可衡量观测值的变异程度,反映数据离散程度,当CV>15%,数据可信度较差。

全程视力反映100%对比度下不同距离视觉敏感度,全方位评估不同距离的主观视觉质量。传统检查全程视力的方法主要为离焦曲线,需在综合验光仪下完成,具有耗时长、可重复性较差、再现性不高等缺点[11-12]。本研究3组受试者全程视力的ICC值均大于0.8,提示可重复性较好,2名检查者对3组受试者全程视力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再现性较好。3组不同人群的全程视力存在差异,能真实反映不同人群的全程视力变化情况。

立体视觉为双眼对周围物体远近、深浅、高低三维空间位置的分辨感知力,为建立双眼同时视和在融合功能基础上的独立的高级双眼视功能。现有检查方法为同视机、Titmus立体视图本、Frisby检查等,其检查方法存在差异且不能同时检测远距离和近距离的立体视。双目视力仪立体图检查检查方法简单且能根据需求设置检查不同距离的立体视,其立体视差梯度为800″、600″、400″、200″、100″、80″、60″、45″、30″和15″,记录结果分为:良好(≤60″)、中等(>60″且 ≤200″)、差(>200″或无立体视)[13-15]。同一检查者测量3组眼的ICC均大于0.8。不同检查者对3组眼立体视觉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双目视力仪在立体视觉测量方面可重复性及再现性良好。

对比敏感度是人眼在不同的亮度、对比度、环境条件下对空间频率变化所具备的识别能力。传统对比度检查设备如Arden光栅测试仪测试中低空间频率对比度阈值的变化并用对比敏感度指数(ICS)以曲线方式进行描计[16-18]。双目视力仪用对比敏感度测试不同对比度下辨别视标的能力,对比度越低视觉质量越好,而不同视标大小代表不同的空间分辨频率。本研究3组眼ICC均大于0.8,不同检查者在3组眼对比度视力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双目视力仪在对比度视力测量方面的可重复性及再现性良好。

眩光敏感度与中、低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存在相关性,中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是视敏度和对比度的综合反应,表达眩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19-21]。不同眩光测试仪的可靠性存在较大差异,常见设备在干扰光源影响下测试目标对比度的损失情况,如有的研究方法为眩光光源与测试眼形成3.8°夹角、测试眼在暗适应5 min后配戴最佳矫正眼镜并2.5 m距离完成相关测试,也有设备评估干扰光源的光晕,但部分受试者不能理解光晕范围而难以准确识别光晕边缘,影响临床应用[22-25]。双目视力仪的背景光照统一、不受检测光照环境影响,检测前需暗适应5 min,评估在固定干扰光源和不同对比度时人眼对5 m远处0.1视标的辨别能力,模拟人眼在昏暗环境下的主观视觉质量。3组眼在有眩光和无眩光环境下ICC均大于0.8;不同检查者对3组眼的中间视觉及眩光敏感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重复性及再现性较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双目视力仪在测量全程视力、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和中间视力等主观视觉质量上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再现性,能反映不同人群主观视觉质量上的差异。本研究纳入受试者年龄低于75岁且无其他眼部疾病史,主要考虑年龄较大患者的主观检查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配合较差等因素,从而导致检查误差,合并其他眼病会影响检查结果,因此对于特殊人眼可考虑通过客观视觉检查方式来进一步评估视觉质量。

猜你喜欢

检查者敏感度全程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手工制鞋全程LOOK
新时代下提高电视记者新闻敏感度的策略途径分析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新型EL1SA检测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评价
“NT手动测量与半自动测量超声检查者自身及检查者之间的可重复性:一项交叉研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