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6-18张冬兰赵燕琴

智慧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全科组间慢性病

张冬兰,赵燕琴

(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900)

0 引言

近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导致老年慢性病患者人数持续上升,而由于此类疾病无需住院治疗,需要患者居家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但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多数老年患者缺乏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度以及日常自我护理能力,致使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受到影响[1]。所以,需要加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管理力度,最大限度控制病情发展,已成为临床重点讨论的话题。为更好地提高老年慢性疾病控制效果,本文中对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采取全科医生模式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将我社区2015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接收的200 例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将纳入的病例分成观察组100 例和对照组10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55 例,女45 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9.5±2.3)岁;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54 例,女46 例,平均年龄(70.0±2.4)岁,组间基础数据对比差异性未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纳入标准:①经核实符合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②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③无精神疾病者。所有患者均已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了解,自愿签署本次研究执行书。排除标准:①伴有语言及智力功能障碍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患者;③伴有恶性肿瘤患者;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脏器疾病患者;⑤无法积极配合本次治疗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干预,指导患者定期按时服药,合理控制饮食,并且要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及心电图等检测。观察组加入全科医生模式:①风险评估: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护理人员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疾病认知度、心理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为患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②认知教育:在社区定期举办慢性病健康知识讲堂,由全科医生为患者耐心讲解各类慢性病的发生因素、日常用药方法、护理方法、饮食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通过学习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以及自护能力。③心理干预:耐心对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分析掌握患者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以及顾虑,给予正确的指导以及分析,使患者的焦躁情绪能够得到及时改善。④饮食指导教育,定期进行家访,由全科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营养状况,制定出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要采取少食多餐以及营养均衡为主,告知患者饮食要多添加新鲜水果和蔬菜,合理控制盐、糖以及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同时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患者吸烟饮酒。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调查问卷表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以及(心率、血压、血糖、血脂)各项健康指标改善情况,每项指标10 分为满分,分数越高表明上述指标改善越好。并运用自制评分表记录干预期间各指标达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运用汉密顿量表进行,单项指标为24 项,100 分为总分,焦虑抑郁情绪越重分数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效果对比详情

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各项评分指标对比存在的差异性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以及各项健康指标均取得明显改善,两者指标数据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组间患者各项评分指标对比详情(,分)

表1 组间患者各项评分指标对比详情(,分)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组间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状态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性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占据显著明显优(P <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对比情况()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对比情况()

3 讨论

老年慢性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由于各类老年慢性病具有治疗周期长和易反复发作等特征,因此给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若病情控制不佳,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3]。临床针对该病目前主要采取患者居家用药控制病情发展,而由于长期病痛折磨,加之对医学健康知识掌握度不足,导致患者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从而导致多数患者病情控制不佳[4-5]。由此可见,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大临床的慢性病监管力度,对于提升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尤为重要。故此,本文中将全科医生模式应用于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管理当中,最终取得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该干预措施主要是通过全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计划,从而确保了干预的有效性;并由全科医生在社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各类慢性疾病的认知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每次家庭回访,及时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干预以及生活指导,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使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得到良好纠正,增强患者机体抗病能力,最终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6-7]。

综上所述,在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管理中采取全科医生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慢性病控制效果。但因本文中研究数据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所以还望各界专家和学者能够对慢性病的管理做更深入的探讨分析,最大限度帮助慢性病患者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

猜你喜欢

全科组间慢性病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投稿信息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好机制留住全科型乡村教师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