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2021-06-18甘林玲

智慧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科科室

甘林玲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42)

0 引言

在医院中急诊科是病种最为复杂、病人最多以及抢救管理任务最为繁重的科室,同时也是急诊患者入院治疗中必须经历的重要科室。当前,急诊科已经逐渐发展为集急救、急诊和重症监护于一体的急诊医学科学研究中心,能够为不同患者提供良好的急救服务,是当代医学的重要标志[1]。但是在急诊科室中,患者的病情有着风险性大、病谱广、流动性大、不可预见性以及工作难度大、任务繁重等特征,其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相对较高。品管圈是一种现代化人员管理方式,其以管理质量高等优势在急诊科室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实行全员参加的形式实现对护理质量的管理,能够使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2]。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研究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2 月的30例急诊科室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参照组(n=15),男3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为(32.8±4.2)岁。观察组(n=15),男3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为(31.6±2.4)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实行常规管理。主要是对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管理控制。

观察组实行品管圈管理。①创建品管圈小组。由急诊科相关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并且选出组长,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各项制度的实行。②创建品管圈质控计划。确定主题:利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对待定选项进行确定,然后根据现实需求确定主题,并将此作为基本前提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现状把握:详细检查品管圈实行前后相关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并对其缺失项次数进行详细记录。目标设定:在对品管圈管理模式进行确定之后,要规划出相应的目标,同时对护理人员那的完成状况进行对比。解析:立足于不同角度,对护理人员手卫生确实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对不同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和总结。解决措施:强化对护理人员所实行的技能以及知识培训,健全完善手卫生设施,粘贴较为醒目的手消毒标志,选择优秀的护理人员作为榜样,与此同时还要强化操作前后的手卫生管理,使手卫生执行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品管圈质控计划的实行。根据相关方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分配,按照护理人员的现实能力制定相应方案,进而保证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使急诊科的手卫生执行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确定成果:有形成果主要是相关护理人员的目标达成状况以及手卫生改善情况;无形结果主要是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对护理人员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消毒原则、手卫生方式以及七步洗手法落实状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既定目标完成情况比较

观察组既定目标完成情况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既定目标完成情况比较()

2.2 两组手卫生执行情况比较

参照组的手卫生执行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手卫生执行情况比较(n,%)

3 讨论

急诊科在医疗机构中是非常重要的综合性科室,是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重要场所,并且有着人员流动性大、患者病情严重以及疾病种类复杂等特征。在实行急诊科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是科室实行无菌操作的重要标准,提高手卫生执行率,对于促进急诊科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状况和其职业安全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能够使操作前后的手卫生状态获得充分保证,对于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以及提高医疗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3]。

品管圈活动主要是由工作性质大体相同的工作人员自发组织的一种解决工作问题的模式,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质量。品管圈活动的实行,各个小组成员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的形势对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其产生因素进行探究。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来对工作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4]。护理的工作经验不足、交流能力差以及工作复杂是对护理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培训,使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强化,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使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对于急诊护理人员来说,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熟练的操作技术是促进抢救成功率获得进一步它的重要前提,而急诊规章制度的创建不但可以提高急救急诊的规范性,还可以有效减少医患纠纷,使治疗以及护理成效获得进一步提高。品管圈在急诊室护理中的应用,其对于强化科室管理以及减少护理失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通过强化对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的培训以及相关制度的健全完善,能够使护理人员的行为更加规范,可以使其依从性以及手卫生意识获得进一步提高,是提高急诊科患者安全性的重要前提。手卫生的保持,不仅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对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获得充分展现,同时强化相关人员的管理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品管圈管理的实行,可以强化护理人员对急诊科手卫生缺失状况的了解和掌握,进而按照现实状况实行针对性处理,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强化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正确率和依从性,还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医院感染,使护理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6]。在急诊科室中,为了能够促进品管圈模式的有效应用,应该落实好相应的奖惩制度,强化监管,进而使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获得进一步提高,减少感染现象的产生,使患者的医疗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各种科室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手卫生意识得到强化,进而逐渐形成良好的护理文化和科室文化,使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管理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7]。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既定目标完成情况、观察组手卫生执行效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表明在对急诊科护理人员所进行的管理中,品管圈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可以提高其既定目标的完成效率。

综上所述,在对急诊科室护理人员所进行的管理中实行品管圈,可以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既定目标完成情况以及手卫生执行情况。

猜你喜欢

品管圈急诊科科室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