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重大危机公共卫生事件中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干预

2021-06-18周玉萍

智慧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方舱针对性公共卫生

周玉萍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41)

0 引言

2020 年新型冠状肺炎给武汉市的公共卫生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为了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武汉市建立十四所方舱医院,以收治轻症感染患者。但是方舱医院接收的新型冠状肺炎感染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愤怒的情绪,甚至还有一些患者存在严重失眠的情况,由于疾病本身带来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结合方舱医院采取的心理干预方法,对于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0 年2 月至2020 年3 月;研究对象:120 例轻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研究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

干预组男29 例,女31 例,年龄19~69 岁,平均年龄(33.54±3.42)岁;对照组男28 例,女32 例,年龄19~67 岁,平均年龄(32.95±3.9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上、性别比例上,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并协调患者的饮食进行对症药物治疗,提醒患者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并保持心情舒畅,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统筹之下,成立专项心理护理工作小组,开展线上、线下的心理护理方案设计。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采用这种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针对性心理护理策略,结合线上电话心理护理、微信视频交流等方式,配合线下的医务人员,开展全面的心理护理工作。

(2)在方舱医院的护理过程当中,自制心理护理的手册,并且向患者发放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提高患者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当中患者心理问题的了解程度。并且向患者推送专业的心理知识公众账号以及援助的公众账号,增强患者对于新型冠状肺炎救治政策的了解程度。由心理护理专家小组制作安慰话语的卡片,发放到每一个患者手中,并且采用音乐疗法提高患者的心理放松程度。

(3)建立专项心理热线电话,一旦患者存在任何的心理问题,都可以拨打该电话,获得针对性的帮助,并且采取电话会诊干预的方法对于一些存在严重焦虑抑郁或者是心理恐慌愤怒的患者进行干预,采用SAS、SDS 评分量表对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药物来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控制。

(4)采取差异化的干预方法,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对症护理。对于一些由于疫情造成严重失眠的患者,采取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看诊方式,及时缓解其心理焦虑的情况,并且给予其部分药物进行睡眠方面的调节,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

(5)每天都保障有一个精神科的主任医师进入到方舱内部进行全面的巡视,护理人员配合该医师的工作全面地向其反馈信息。发现需要帮助的患者,并给予及时的救助,例如在早晨仍在床上睡觉的患者、在午饭期间拒绝进食的患者,都要给予定期的帮助,询问其心理状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显著差异,详见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睡眠状况评分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 <0.05),详见表2 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 <0.05),详见表3 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入住方舱医院的患者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轻症感染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况,还有少部分患者伴随愤怒的情绪,诱发失眠的状态,但是每个人具体的疾病程度差异比较大。一方面,受到疾病本身的影响,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乏力呼吸困难。疾病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应激源,患者得知自己确诊之后,心理受到冲击,会存在不知所措、震惊、麻木等情况,还有一部分患者极力否认自己患病,表现出焦虑、不安的症状,对于死亡非常恐惧,整晚都担忧自己的疾病发展,以及自己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神情抑郁、终日悲伤,一部分患者治疗态度比较消极。还有一部分患者在夜间由于呼吸困难、疼痛以及咽喉部分的肿胀感,而无法入睡。其他患者虽然自己处于轻症隔离的状态,但是亲友已经转变为重症或者已经离世,这也使他们异常的恐慌、悲观、痛苦和绝望。另一方面,处于这种隔离环境当中,患者本身就会感到孤独、恐慌和不安,相较于日常状态,敏感程度也显著增加,存在不信任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评估方式以及心理干预方式,可以促进患者处于一个比较正常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护理人员要察觉患者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提高敏感程度,观察患者是否已经出现了恐慌、孤独等情绪[1]。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患者缺乏对于疾病的了解而胡思乱想,促进患者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自我肯定,提高护理的依从度,并且鼓励患者应用现代的一些通讯手段[2]。护理人员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对护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3]。

有研究指出,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当中受到影响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经护理后,睡眠评分平均提升10%~30%,护理满意度提高10%~30%,这与本研究成果基本一致[4]。

综上所述,重大危机公共卫生事件之中的患者,可能会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慌心理,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生理失常问题,对患者开展系统性的心理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利于患者社交恢复正常,减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患者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5-6]。

猜你喜欢

方舱针对性公共卫生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冰城“方舱”开建!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