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意蕴

2021-06-17喻文德

湖湘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理论内涵辩证统一美好生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考察新时代美好生活提供了基本方法。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出场语境来看,美好生活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大众化和时代化表达,是人民立场和世界胸怀的辩证统一。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来看,美好生活是一个标志优良生活品质的总体范畴,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概括,是优良生活条件和满意生活体验的辩证统一。从美好生活的生成过程来看,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感性活动,是对美好生活过程的动态描述,是艰苦努力和悠闲自在的辯证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好生活;理论内涵;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1)03-0023-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的工作场合数十次论及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成为了他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话语和工作议题。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念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而且是对不同民族美好生活经验智慧的借鉴和传承。新时代是一个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当前,国内学界对于美好生活理论内涵的阐释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实际上,美好生活不仅是大众话语,而且是政治话语;不仅是生活理念,而且是政治理念。美好生活本身有着复杂的理论内涵,要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确实很难。但是,我们从某个特定的视角出发,阐释美好生活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还是可能的。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现实生活的三种基本方法出发,对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作出相应的阐释。

一、作为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

从新时代美好生活出场的语境来看,美好生活首先是一种政治理念和政治话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大众化和时代化表达,是人民立场和世界胸怀的辩证统一。

(一)从历史出发考察美好生活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历史”即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这一过程的认识过程。“逻辑”即逻辑范畴之间的层次和关系。根据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我们必须首先从历史出发,即从美好生活观念出场的时代背景出发,阐释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只有从历史出发,才能揭示新时代美好生活产生、发展的真实情景及其本质属性。

相对于某一具体的社会历史阶段,美好生活是一种社会历史存在——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等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首先,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文化发展构成了美好生活的认识条件。“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能认识到什么程度。”[2]也就是说,我们只能从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出发理解美好生活。其次,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文化发展也构成了美好生活的实现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具体条件决定了美好生活之“美好”的现实可能性。因此,对美好生活的理论阐释也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条件。

脱离美好生活观念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单纯从某种理论框架出发,对美好生活的阐释很可能成为乌托邦构想。譬如,有的学者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提出,美好生活是“人在从事对象化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完美和谐的发展状态,本质上是人的全面解放在现实生活中的极致展现”[4]。“解放”意味着打破束缚,获得自由。美好生活的实现与人的解放是一致的,人的解放是美好生活实现的前提,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人的解放的确证。可是,“全面解放”是一个没有止境的发展过程,美好生活的实现也是如此。换言之,“全面解放”始终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设想,没有“全面解放”就没有美好生活,由此,美好生活就成了一种远离现实的悬设——一种完全理想化的理论建构。实际上,现实中的美好生活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二)作为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是党的宗旨的大众化和时代化表达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郑重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4从美好生活出场的语境来看,其最初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来的政治话语和治理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大众化和时代化表达。

美好生活本身是一种大众话语,把美好生活作为党的奋斗目标等于用大众的语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了一种全新的表达。生存或生活问题是人民大众最关心、最基本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6]531自古以来,美好生活就是人民大众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经》中的“乐土”“乐郊”,《礼记》中的“大同”“小康”,《老子》中的“小国寡民”等都是人民大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富裕生活、小康生活、富强生活等都是人民大众关于美好生活的不同表述。美好生活是最鲜活的大众语言,把美好生活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典范。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民大众的美好生活向往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时代在变,虽然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永远不会变,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11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需要由物质文化需要上升为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必然要求党和政府适时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把美好生活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主题。因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成为新时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三)作为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是人民立场与世界胸怀的辩证统一

作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是人民立场与世界胸怀的辩证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内安百姓和外绥万方相统一的政治抱负。人民立场体现了美好生活的人民性,世界胸怀体现了美好生活的世界性。在一般情况下,人民立场与世界胸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合作竞争中互利共赢、协同发展,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起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特殊情况下,当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人民立场与世界胸怀可能遭遇相互冲突的困境,这时需要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实现两者之间的恰当平衡。

一方面,作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7]从人民立场出发,美好生活是人民至上的生活——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地位至上和人民幸福至上等。人民至上的价值要求具体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具体工作之中,即“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8]从人民立场出发,美好生活还是人民满意的生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生活的主体,生活是否美好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人民生活满意度是人民大众对物质、精神、心理等多方面需求满足程度的综合评价,因此,必须把人民生活满意度作为衡量美好生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美好生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类一体的世界胸怀——为实现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应该服务于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实现世界各国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命运相连。为此,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3]1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关于人类共生共荣的价值共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又契合了人类关于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还把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衔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球治理中坚持人类一体、胸怀世界的大格局、大视野。

二、作为优良生活品质的美好生活

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来看,美好生活是一个标志优良生活品质的总体范畴。作为优良生活品质的美好生活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概括,是优良生活条件和满意生活体验的辩证统一。

(一)从总体出发考察美好生活

总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社会历史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在批判吸收黑格尔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总体或整体掌握世界的方式:“具体总体作为思想总体、作为思想具体,事实上是思维的、理解的产物;但是决不是处于直观和表象之外或驾于其上而思维着的、自我产生着的概念的产物,而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这一过程的产物。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的功能大于并优于部分的总和。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必须从总体出发,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对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给予高度认同:“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首要地位,而是总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本质的区别。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10]

美好生活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复杂的构成要素。美好生活既包含了个人的幸福感受,也包含了为实现个人幸福所需要的社会性条件。就主体的价值诉求而言,美好生活不仅包含了当下的幸福感受,而且还有生活境界和生活意义等超越性维度,因此,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较之“幸福生活”更为宽泛。仅从美好生活的某个或某些构成要素出发阐释美好生活,其结论是片面的,可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从总体出发——从构成整体要素的内在关联中阐释美好生活,才能从总体上把握美好生活。如果单纯从某一个方面出发阐释美好生活,那么不可能全面而准确地揭示美好生活的本质属性。

(二)作为优良生活品质的美好生活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概括

从总体的观点来看,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一个标志优良生活品质的总体范畴,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总体概括。需要是人对外界对象的一种依赖关系。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即人的需要通过社会生产来满足,并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人的生物本能(食欲、性欲等)只是人的需要的自然前提,真正人的需要是由社会生产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以其需要的無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1]需要的不断满足和生产的不断发展会创造更多新的需要。也就是说,人的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社会生产一同发展的。在当代中国,人们对自我生活日益关切,并希望从世俗生活中获得自由、满足和意义等。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内容,充分肯定人们关于自我生活的美好愿望。所有的这些需要既是构成优良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优良生活品质的必要条件。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需要的层次与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生活品质也是有层次的,生活品质的优劣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的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生活品质是由既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这种生产方式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6]520。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决定了生活品质可能达到的水平,因此,对优良生活品质的追求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当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对应,新时代的人民必然追求一种高品质的生活。[12]可以说,美好生活即品质优良的生活。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把美好生活等同于美好生活需要或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需要是人的本性,但是需要并不构成美好生活的本质属性。人是社会的人,生活不是单纯的个人事件,而是与外部世界有着复杂关联的社会事件。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多种社会条件的支撑,美好生活需要只是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我们既不能将需要等同于美好生活本身,也不能将需要的满足等同于美好生活本身。需要的满足只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因为需要及其满足本身还需要接受伦理的审视。譬如,要看满足需要的方式是否合理。如果为了满足需要而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忽视了自然的承受能力,这种所谓美好生活是难以持续的,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好生活。

(三)作为优良生活品质的美好生活是优良条件和满意体验的辩证统一

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来看,美好生活是优良生活条件和满意生活体验的辩证统一。优良生活条件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客观要素,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方面。这些条件具体包括富裕的物质生活、民主的政治生活、文明的精神生活、和谐的社会生活、美丽的生态生活、幸福的家庭生活等。满意生活体验是人们对生活的主观评价和心理感受,包括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等。获得感是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安全感是一种免于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幸福感是个体预期目标实现后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这些心理感受是人们评判生活美好程度的主观变量。不过,在对美好生活的评判中,这些主观变量的权重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期望,因而获得某种心理感受的要求与目标也不尽相同。

对优良生活品质而言,优良生活条件和满意生活体验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生活条件愈是良好,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人们对生活愈是满意,则生活条件愈是良好。但是,两者也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一方面,优良生活条件并不是满意生活体验的充要条件,有可能出现条件愈好愈不满意的情况。譬如,有的人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有的人贪得无厌、永不知足,有的人盲目攀比、嫉恨难消,等等。对生活是否满意受到主体的认知、价值观、社会心态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主体对自我、对社会、对生活等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则永远无法产生满意体验。另一方面,满意生活体验并不意味着生活条件就一定很好,主体有可能因为认识或心理等因素对生活产生错觉或幻象。譬如,消费者通过符号消费而产生的满足感、价值感往往是通过消费文化制造出来的虚幻感受。在商业营销中,商业广告宣扬某种商品是贵族享受、贵族身份的象征,一些人因此而趋之若鹜,在符号消费中迷失自我。“在这一消费社会的符号世界里,人们陷入了由形象、景观和拟象构成的游戏中,它们越来越隔绝着人们同外部世界的联系。人们更多地是同传媒、符号相接触,他们的意识日益为传媒发出的符号所渗透、所麻醉,陷入一种由传媒符号所构造出来的迷幻状态中。”[13]实际上,是否具有贵族身份与消费什么关系甚远,以为消费某种商品就具有贵族身份是消费文化制造出来的幻象。

优良生活条件和满意生活体验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优良生活条件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优良程度总是相对的;满意生活体验是在既定生活条件下的身心愉悦的状态,满意的程度也是相对的。两者的一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者对生活、对自我、对社会等等的正确认知和评价。为此,每个人都要自觉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三、作为感性活动的美好生活

从美好生活的生成过程来看,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感性活动。作为感性活动的美好生活是对美好生活过程的动态描述。从实践出发,美好生活过程涉及到人对自身、对社会和对自然的改造。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感性活动的美好生活是艰苦努力和悠闲自在的辩证统一。

(一)从实践出发考察美好生活

从实践出发是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6]499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实践即人的感性活动——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即人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目的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现实的活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出发,美好生活本身就是人的一种感性活动,因此,考察现实生活的正确方法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6]544。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工具。从语义学或词源学出发进行语义分析是阐释概念的重要方法。有学者依据《說文解字》对“美”和“好”的解释提出:“总体上看,在汉语语境中,‘美好一直用以表达带来愉悦心情的事物,美好生活就是能带来愉悦、快乐的生活。”[14]语义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概念的原初含义。然而,脱离概念出场的具体语境,单纯的语义分析很难把握概念的本质内涵。而且,仅仅从“美”“好”“美好”等概念出发阐释美好生活,难免造成对美好生活理解的思辨化和抽象化。因此,我们应回到美好生活的实践生成之中探索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

(二)作为感性活动的美好生活是对美好生活过程的动态描述

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美好生活是一个生活过程。美好生活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改造自身、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生产过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5]58。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所进行的生产即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美好生活是以人为本的生活,人是美好生活的主体和目的。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主体条件。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与人性程度上的差异。”[16]在恩格斯看来,“兽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人性”则是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从人的发展来看,人始终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实现人之为人的尊严、价值和高贵。只有真正占有自己的社会本质,人才能成为一个合乎“人性”的人。因此,从个体层面来说,美好生活是人们不断完善自我、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

社会为美好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运行框架。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总是受到具体社会关系的制约,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会严重阻碍美好生活的实现。尽管人们无法选择某一社会形式,但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许可的范围内,人们通过社会变革实现某种程度的公平正义还是可能的。制度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決定了社会利益与负担的基本分配,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深远而根本的。因此,人们变革社会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制度建设——调整社会基本结构。公平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制度的公平正义及其落实程度从根本上直接影响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因此,从社会层面来看,美好生活是人们不断变革社会、促进公平正义的过程。

自然为美好生活提供了物质资源和环境支撑。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5]56。只有尊重和保护自然,自然才能为美好生活提供优美的生态产品和优质的生活资料。如果人们野蛮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环境,就会导致美好生活不可持续。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所以,从自然层面来看,美好生活就是人们不断改造自然、实现天人和谐的过程。

(三)作为感性活动的美好生活是艰苦努力和悠闲自在的辩证统一

从实践出发,作为感性活动的美好生活是艰苦努力和悠闲自在的辩证统一。艰苦努力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悠闲自在则是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过程。两者相反相成,缺一不可:没有艰苦努力,美好生活不会从天而降;没有悠闲自在,美好生活就是画饼充饥。梅花香自苦寒来,悠闲自在是艰苦努力的结果。如果片面追求悠闲自在,而没有艰苦努力,美好生活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从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美好生活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美好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在建设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性,依靠人民的辛勤劳动建设美好生活。对此,习近平作出了深刻阐述:“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5]46

悠闲自在充分体现为自由时间的充裕和个人兴趣的培养。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对共产主义悠闲自在的美好生活作了这样的设想:“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5]537在共产主义社会,没有了固定的社会分工,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对立得到了扬弃。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仅如此,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基础上,人的各种需要将获得充分的满足。“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7]不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相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所享有的悠闲自在还是相对有限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话语,美好生活究竟是什么,最终是由生活本身决定的。“发展着自己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人们的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6]525生活在改变,人在改变,人们关于美好生活的观念也会随之改变。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念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理论内涵是什么必须从新时代生活实际来理解和阐释。全面而准确地阐释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理论内涵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4.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4]马俊峰.美好生活的内涵及其生成逻辑——基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9.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講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6):10.

[8]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02).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

[10][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6.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12]蕊红.追求高品质生活成新消费趋势[N].中国审计报,2019-09-09(07).

[13]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37.

[14]沈湘平.正确理解和引导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8):125-133.

[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0.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436.

责任编辑:曹桂芝

收稿日期:2021-01-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价值引领的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XKS009)

作者简介:喻文德,男,湖南浏阳人,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道德建设。

猜你喜欢

理论内涵辩证统一美好生活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平面设计中实用性与艺术性思辨
例谈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关系刍议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