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空导弹的“新任务”

2021-06-17

生命与灾害 2021年4期
关键词:空对空射程防空

张 良

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技术的不断融合。在军事领域,经常出现武器装备的跨界现象,其中不乏将性能优异的空对空导弹发展成为地对空导弹的例子。比如担负着美国海军舰艇末端防空任务的“改进型海麻雀”型防空导弹,就是在美国空军装备的“麻雀”型空对空导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防空导弹跨界“客串”空对空导弹的情况却鲜有耳闻,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各国都在开展相关的研究。

歪打正着,应急方案解燃眉之急

从1976年开始,伊朗空军进口美国的F-14“雄猫”型战斗机,一共装备了79架,并配备了284枚作为其主要空战武器的AIM-54“不死鸟”型远程空对空导弹。1979年,随着伊朗与美国的关系恶化,美国停止了对伊朗的军事装备出口,F-14“雄猫”型战斗机的零配件和弹药供给链断裂。

在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中,伊朗空军F-14“雄猫”型战斗机在战争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击落了包括米格-21和米格-23型等大量战斗机。

进入21世纪后,伊朗空军的F-14“雄猫”型战斗机由于缺乏备件,大面积停飞。除了战机外,F-14“雄猫”型战斗机配套的AIM-54“不死鸟”型远程空对空导弹在战争中也消耗殆尽。伊朗空军的F-14“雄猫”型战斗机面临无弹可用的窘态。为了继续发挥这批战斗机的作战能力,伊朗空军将目光转向了同样从美国进口的MIM-23“霍克”型中程地对空导弹,因该弹体积与AIM-54“不死鸟”型远程空对空导弹相近,其数据标准和相关接口都是美军制式,因此改装难度较低。伊朗购买的大量美国MIM-23“霍克”型中程地对空导弹主要用于地防空,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0千米。

此项工程被伊朗空军命名为“天鹰”计划,同时,由伊朗改进后的MIM-23“霍克”型中程地对空导弹被命名为“赛吉尔”型空对空导弹。近日,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朗空军的F-14“雄猫”型战斗机在演习中已成功挂载并发射了多枚改进后的“霍克”型空对空导弹。伊朗军方表示,这些改进后的导弹使F-14“雄猫”型战斗机具有“更强的机动能力和更远的攻击距离”,从而能更有效地摧毁敌人的空中力量。

事半功倍,破解远程防御难题

4月19日,美国军事媒体《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网站刊发了一张F/A-18F“超级大黄蜂”型战斗机挂载“标准-6”型远程防空导弹的照片,引发了业界的关注。

“标准-6”型防空导弹是美海军装备的新型舰载远程防空导弹,由美国雷神公司研发。该弹是雷神公司在采用“标准-2”型防空导弹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它改进了推进系统、弹体和战斗部,换装了AIM-120型远程空对空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可拦截30千米高度内的各种固定翼和旋转翼飞机、无人机及反舰巡航导弹。“标准-6”型远程防空导弹重1.5吨,长6.55米,直径533毫米,最大射高33千米,最大射程可达370千米,制导方式为惯性制导+中段无线电指令修正,末端具有主动雷达寻的能力。

该型导弹最大的特点是借助美海军“宙斯盾”作战系统接收到的预警机和战斗机等节点所传递的空中目标数据,实现对飞机和反舰导弹的超视距拦截,是美海军航母战斗群中除舰载战斗机之外的最外层防空力量。

但近年美军水面舰艇面临的威胁也与日俱增。比如俄罗斯空军的米格-31型战斗机已经列装了配备“匕首”型高超声速导弹,该导弹射程超过2 000千米,具备打击地面和水面目标的能力。与此同时,俄罗斯空军将为其苏-35型和米格-31型战斗机装备射程超过300千米的R-37M型改进型超远程空对空导弹。

随着F-14“雄猫”型战斗机的退役,美海军航空兵的远程拦截能力下降明显。F/A-18F“超级大黄蜂”型战斗机配备的AIM-120型空对空导弹虽然经过30多年的发展,编号从A升级到D,最大射程也从50千米升级到120千米,是目前美国海空军最远射程的空对空武器,但AIM-120型空对空导弹的潜力已挖掘殆尽。而研制新型远程空对空导弹周期较长,因此美国海军将目光转向了“标准-6”型远程防空导弹。该型导弹动力充沛,并且其弹头内可以容纳大口径主动雷达,提升了对空目标的发现距离。 按照美国海军F/A-18F“超级大黄蜂”型战斗机的挂载能力推算,其可以携带4枚“标准-6”型远距离空对空导弹,可以远距离拦截一些反舰导弹的发射平台。

统筹发展,适用各方需求

从美国媒体刊发的图片中,可以清楚地确认配备于F/A-18F“超级大黄蜂”型战斗机的“标准-6”型远程防空导弹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最明显的是拆除了位于导弹尾部的助推器,这是因为载机本身在空中可以赋予导弹一定的动能,从而确保“标准-6”型导弹在拆除助推器后射程也不会减少。

从最初的防空导弹发展到空对空导弹,“标准-6”型已经成为一款全能型导弹。这也代表着未来武器融合发展的方向,即研制一款优秀的导弹平台,在其基础上可以改进、研制出满足不同作战需求的导弹。这样既有利于降低后勤保障的压力,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已有的成果。

例如俄军装备的“短号-EM”型反坦克导弹系统。该导弹系统能像打击地面目标一样,有效地防御空中目标,包括难以发现和攻击的直升机、无人机。该系统被部署在“虎”式装甲车上,每辆车配有两套发射装置、8枚导弹。

其工作原理是,导弹探测系统通过发射激光,引导导弹摧毁目标。激光照射器跟踪高速移动目标,同时系统所配导弹的飞行速度达每秒320米,这使得该系统可摧毁坦克、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

因此,未来担负多种任务的全能型导弹将会大量出现。其可根据战场上需求,快速更换战斗部、导引头和其他部件,使导弹能够迅速改变用途和功能,按需调配资源,满足各种任务要求。

猜你喜欢

空对空射程防空
美173空降旅与克罗地亚防空团正在进行实战演练,发射FIM-92毒刺防空导弹
防空营打靶记
求解斜上抛运动“射高”和“射程”的两个小妙招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杜绝认证考核“空对空” 细则标准来规范
2018英国海军节航展空对空航拍照片赏析
开启“野兽模式”F-35可挂16枚导弹
地球旋转对弹道导弹射程的影响研究
反腐责任不会“空对空”
解放初期的上海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