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肝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临床效果分析

2021-06-17宋秀夫

人人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阳上亢氟桂利嗪脑部

宋秀夫

(秭归县中医医院 湖北宜昌 443600)

属于临床常见头疼症状的偏头痛,多因患者血管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偏侧头痛或搏动性头疼。疾病发作时患者能够感受到波动样疼痛并伴有视力模糊与眩晕症状,在安静环境下进行休息能够有效缓解偏头痛症状[1]。该疾病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特点。发病间歇期时,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发作时会让患者疼痛难忍,对患者生存质量严重不利。我国以中青年为该疾病的主要高发群体,且女性患者更多,该疾病的发病率在5%~10%[2]。临床多用具有抗炎作用的非甾体类的西药治疗,虽能缓解疼痛程度且在短时间内迅速发挥作用,但长时间使用患者容易出现耐药性且不能治本,停药后易复发。如何有效用药能够显著提高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是目前研究热点[3]。中医认为病位在脑部的偏头痛的病机与患者气机逆乱及脏腑功能失调等有关,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的治疗原则应为养血平肝、柔肝清肝[4]。本文对偏头痛肝阳上亢证患者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基础上加用清肝养血汤对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的治疗意义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病历齐全的偏头痛肝阳上亢证患者中选取106例,按是否服用中药清肝养血汤分为2组各53例。排除存在肝肾等脏器具有严重合并性疾病患者;排除脑部受过严重外伤、脑部有其他疾病及器质性病变或脑部肿瘤的患者;排除患有严重高血压、外感头痛及继发性头疼患者;排除存在用药禁忌症及用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排除理解能力差与精神障碍导致不能配合本次调查进行的患者。观察组平均年龄(34.93±3.63)岁,男20例,女3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5.52±4.53)岁,男23例,女30例。资料可用于比对研究(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在有头疼症状期间连续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mg,以C26H26F2N2计,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0900040)这种药物进行治疗,每次服用1片。观察组加用清肝养血汤[5]。药方如下:白芍和酸枣仁各15g,生地黄、山茱萸、蔓荆子和牡丹皮各12g,当归、黄芩、柴胡、川芎各10g,栀子、川牛膝和陈皮各9g,炙甘草6g。将上述药材放入水中浸泡后煎煮,然后取300ml上清液于早晚分两次温服,持续用药28d。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疗效评价。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偏头痛对日常生活无影响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头疼程度减轻幅度较大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头疼症状加重及持续时间变长等为无效。

1.3.2头疼症状评价[6]。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每月头疼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时持续时间及发作时疼痛指数(采用VAS量表判断)。

1.3.3记录用药后两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变化。采用血流分析仪记录下列指标:ACA(大脑前动脉)、MCA(大脑中动脉)、PCA(大脑后动脉)、VA(椎动脉)、BA(基底动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见表1。

表1 疗效比较(n,%)

2.2 治疗前后偏头疼治疗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疼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期疼痛指数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仍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偏头疼指标变化()

表2 对比治疗前后偏头疼指标变化()

组别 治疗前头疼发作次数(次/月)治疗后头疼发作次数(次/月)治疗前头疼持续时间(h)治疗后头疼持续时间(h)治疗前VAS评分(分)治疗后VAS评分(分)观察组(53例) 3.41±0.91 1.32±0.50 18.41±2.93 7.32±1.54 3.13±1.22 1.36±0.45对照组(53例) 3.39±0.83 2.13±0.61 18.43±2.72 13.33±2.21 3.12±1.19 2.12±0.68 t 0.1182 7.4764 0.0364 16.2432 0.0427 6.7854 P 0.9061 0.0000 0.9710 0.0000 0.9660 0.0000

2.3 大脑血流流速变化

观察组血流流速指标(ACA、MCA、PCA、VA、BA)优于对照组,见表3。

3 讨论

以搏动性偏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偏头痛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精神状态及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的盐酸氟桂利嗪是常见的用于偏头痛治疗的基础药物。此药物发挥作用机制在于能够通过抑制钙离子向细胞内流动起到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及平滑肌痉挛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偏头痛临床症状[7]。

表3 患者血流流速指标对比(,cm/s)

表3 患者血流流速指标对比(,cm/s)

组别 ACA MCA PCA VA BA观察组(53例)37.41±3.94 44.32±3.45 42.41±2.27 33.32±5.94 28.13±1.91对照组(53例)55.39±5.85 62.13±4.87 47.43±3.44 39.33±3.21 33.12±2.24 t 18.5587 21.7249 8.8673 6.4802 12.3406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但西药治标不治本,断药后症状易复发,临床中医认为采用中药治疗可起到较好治疗效果。中医将偏头痛归为“头疼”“头风”等范畴,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因患者受到外邪侵袭及情志内伤或饮食失调引发气机升降失调,引起脑部瘀阻,造成偏头痛。中医认为风邪是该疾病主要病因,受外邪侵袭或脾气暴躁导致肝火旺而对脑部造成侵袭,可通过清肝平胆、养血柔肝等方式进行治疗。清肝养血汤中对于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效果。该药方中的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蔓荆子具有疏散风热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改善肝郁火旺及头疼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及祛风止痛等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止痛收汗的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活血的功效;陈皮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酸枣能够起到仁养肝、宁心安神的效果;栀子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川牛膝能够起到通络活血及祛风除湿的功效;当归和白芍具有补血理血的功效;炙甘草能够将各种药物药效融合。该药方可以起到清肝养血作用,对于偏头痛治疗有较好效果[8]。结果表明,让偏头痛肝阳上亢证患者在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药物基础上加用清肝养血汤的疗效更高(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偏头痛发作次数、血流流速及VAS头痛评分无差异,但用药治疗后的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P<0.05对比关系。偏头痛患者血流速度快于常人,这可能与患者脑内血管痉挛等有关,通过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血管收缩痉挛等问题并起到缓解患者头部疼痛的作用。用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流流动速度有差异,表明观察组患者脑部微循环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验证了西药联合清肝养血汤对于偏头痛肝阳上亢证治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偏头痛肝阳上亢证患者进行治疗时同时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清肝养血汤能够取得满意疗效,患者血流流速得到改善,患者脑部循环有效提升,患者头疼发作次数显著减少且头疼持续时间变短,患者患病时头部疼痛程度降低,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阳上亢氟桂利嗪脑部
附子联合MPTP诱导肝阳上亢型PD小鼠亚急性模型与慢性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儿童做脑部CT会影响智力吗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压抑食欲使人笨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