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阳市无偿献血者HC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2021-06-17南丽霞邹红梅黄梅

人人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绵阳市无偿献血者献血者

南丽霞 邹红梅 黄梅

(绵阳市中心血站 四川绵阳 621000)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引起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的病原体,1989年由美国学者Choo等[1]首次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标本中分离,能引起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HC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同的地区流行情况不同,中国各地HCV感染率各不相同。绵阳是中国科技城,是西南地区较大的城市,了解绵阳市无偿献血者HCV感染的分布特征,以便更好地指导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的制定,从低风险人群中采集血液,更好地保障血液安全。现对绵阳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抗-HCV检测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笔者从阳性率、年龄、职业、性别、学历、婚姻状况、民族、居住区域和血型等方面进行详细地统计分析,现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256544份,经双试剂抗-HCV检测呈阳性的847名。

1.2 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FAME1620和FAME2420,瑞士HAMILTONGS公司);全自动加样仪(Xantus150,瑞士SIAS公司);全自动酶免分析仪(U288,深圳爱康);全自动核酸筛查系统(cobas s 201,瑞士罗氏诊断)。ELISA抗-HCV试剂盒分别来源于北京万泰(国产)和DiaSorin(进口)公司。HCV核酸检测试剂是cobas s 201配套的2代试剂,罗氏6混样检测模式(阳性拆分)。

1.3 检测方法

使用2种ELISA试剂(国产和进口各一)检测献血者标本的抗-HCV,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及HCV检测标准操作规程检测,1种及以上试剂有反应性,均用同种试剂做双孔复试,任一孔有反应性,即判断为阳性。所有双试剂抗-HCV检测合格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献血者HCV感染流行趋势分析

2015年~2019年绵阳市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0.330 %,见表1。

表1 2015~2019年绵阳市无偿献血者抗-HCV检测情况

2.2 绵阳市抗-HCV检测呈阳性的献血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见表2~4。

3 讨论

我国是HCV的中、高流行区,普通人群中抗-HCV阳性率平均为3.2%,中西部地区的感染率高于东部地区,以长江为界,北方(3.6%)高于南方(2.9%),西南、华东、华北、西北、中南和东北地区分别为2.5%、2.7%、3.2%、3.3%、3.8%和4.6%。[2]1998年10月1日我国实施无偿献血,并且颁布了一系列提升血站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各地报道的无偿献血者中查到HCV感染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97~2000年的4.6%下降至2000~2001年的2.3%,从2003年的0.41%~0.46%下降至2003~2007年的0.335%[3-5]。我们对绵阳市2015年至2019年参加无偿献血的256544个标本进行检测,其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0.330%,高于报道广州的0.289%[6],深圳的0.19%[7],衡水的0.17%,十堰的0.24%,荆州的0.27%,低于郑州的0.46%,石家庄的0.38%,咸阳的0.41%,常德的0.42%,茂名的0.74%,湖州的0.84%,由此可见绵阳市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处于中低下水平。

表2 2015~2019年绵阳市847名抗-HCV检测呈阳性献血者的年龄分布特征

表3 2015~2019年绵阳市847名抗-HCV检测呈阳性的献血者的血型分布特征

表4 2015~2019年绵阳市847名抗-HCV检测呈阳性的献血者的职业分布特征

从笔者统计的数据分析来看,近五年绵阳市无偿献血者抗-HCV检测阳性率变化趋势有显著差异(X2=16.64,P<0.01),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这与绵阳市中心血站近年来不断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严把血液筛查质量关,提升血站质量控制有关。对抗-HCV检测呈阳性的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在性别分布特征上,无显著性差异(X2=0.64,P>0.05),在年龄(X2=24.90,P<0.01)、职业(X2=69.74,P<0.01)、学历(X2=76.8,P<0.01)、婚 姻 状 况(X2=92.42,P<0.01)、民 族(X2=186.18,P<0.01)、居住地(X2=84.94,P<0.01)和血型(X2=16.74,P<0.01)分布上,均呈现显著性差异。

输血是感染丙型肝炎的途径之一,从2015年我站开始核酸检测以来,还未出现一例HCV核酸阳性,但是提升血液质量,减少窗口期带来的风险,还是需要从源头上减少高危人群献血,建立一支高效的、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在血液供应紧张的时间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从统计数据分析,绵阳市抗-HCV阳性人群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人群,农民及自由职业,初中以下学历当中,结合以上分布特点,制定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多倾斜于高中以上学历,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军人、教师等,可以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同时保障血液安全,还需要做好采供血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献血前征询和体检、献血前ALT初筛、采集、分离制备、检验、储存、运输等,从而形成一条质量在控的血液保障链条。

本组数据分析抗-HCV阳性的标本,为两次酶免检测的结果,没有进一步做HCV确认实验;同时,本站核酸检测模式是酶免检测合格的标本做核酸检测,本次分析的阳性数据没有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不排除存在假阳性,这是我们今后开展类似研究需要注意和改进的。

猜你喜欢

绵阳市无偿献血者献血者
绵阳市多措并举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绵阳市青少年宫作品
绵阳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
绵阳市图书馆孙桐生自藏《绣像石头记红楼梦》初探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7666名互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及献血心理调查
2005~2012年无锡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感染检测指标分析
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HBV/HCV/HIV的两种检测方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