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塔里木垦区鱼菜共生模式下幼鱼培育试验

2021-06-17尼克木张永杰林旭元陈生熬

科学养鱼 2021年5期
关键词:空心菜日龄共生

多·尼克木,刘 斐,张永杰,宋 勇,林旭元,陈生熬

(1.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2.乌鲁木齐市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叶尔羌高原鳅(Tripl ophysa yar kandensis)地方名狗头鱼,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鳅亚属;曾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的破坏,致水量减少、盐碱加剧、资源锐减,亟待增殖保护,其苗种培育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池塘鱼菜共生模式开展土著鱼类的苗种培育,效果颇佳,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

采用仔一代繁殖的3日龄叶尔羌高原鳅仔鱼;3个池塘分别为3亩,并联排列;试验饲料:泥鳅仔鱼料和豆浆。

试验用水为水库水,引入蓄水池24小时曝气,pH 8.0、溶氧10毫克/升、温度(20±2)℃,后抽入两个池塘用来开展仔鱼培育。

2.方法

将3个室外池塘分成2组(2个鱼菜共生模式,1个对照正常养殖模式),用生石灰清塘后引入曝气过的水库水。

第1周,先进行豆浆泼洒,每天5次,每次5千克黄豆打浆后泼洒。第2周,开始投喂饲料,一般每天5次投喂,每次投喂0.5小时,投喂饲料量为5%~25%。

用5.0厘米PVC管子和网片(2a=0.5厘米)做成1米×2米浮床,并在浮床上以10厘米间距种植空心菜,以每亩4个浮床为宜。每天早、中、晚投喂前测量池塘中的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和水温。

二、结果和分析

1.叶尔羌高原鳅放养和投喂

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对两个室外池塘进行清塘;静置1周后,在每个池塘中堆放发酵好的鸡粪和羊粪,每亩200千克左右,并引入养殖用水20厘米。

引入充分曝气的养殖用水进入3个池塘至50厘米左右,时刻保持养殖用水温度在(20℃±3)℃,溶氧在10毫克/升以上。池塘微流水,流量为0.05升/秒。按照一侧进水一侧出水的原则,流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水体交换量保持在每两天池塘水交换1/3为宜。

将破膜后3日龄的叶尔羌高原鳅仔鱼按40万尾/亩同时放养到3个池塘中,第1周内先用豆浆泼洒,每天6:00、10:00、14:00、18:00、22:00,以每次5千克黄豆打浆后均匀泼洒到1亩池塘中,且每天早上每个池塘补充20个鸡蛋黄,增加能量饲料,泼洒豆浆和鸡蛋黄要讲究“匀、足、好”。

第2周(10日龄)开始投喂泥鳅粉末饲料,并且配合豆浆,依然按照每天早、中、晚5次投喂,每次投喂0.5小时,投喂饲料量为5%~25%;且投喂饲料和豆浆交叉进行,以泼洒豆浆2次和投喂饲料3次为佳。

第3周(20日龄)开始投喂饲料,不再泼洒豆浆,以饲料为主,依然按照每天6:00、10:00、14:00、18:00、22:00时间段5次投喂,每次投喂0.5小时,投喂饲料量保持在15%~20%。

第4周(30日龄)在每个池塘中采集叶尔羌高原鳅仔鱼100尾,用MS222麻醉后称重测量其生物学指标,完成数据采集。

第5周(31日龄)开始,每个池塘上搭建以空心菜为主的鱼菜共生浮床。当空心菜种植两天后观察其成活情况,如有死亡开展补充种植,以保证成活率。

第9周(60日龄)时,再次在每个池塘中采集叶尔羌高原鳅仔鱼100尾,用MS222麻醉后称重测量其生物学指标,完成数据采集。

2.不同养殖模式下叶尔羌高原鳅的生长

本研究中,对于叶尔羌高原鳅室外培育情况,分别在30日龄和60日龄时,从室外3口池塘中随机采集鱼苗100尾,并用MS222麻醉后,进行体重和体长的测定,并记录(见表1、表2、表3)。

表1 叶尔羌高原鳅全长性状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鱼菜共生模式下试验组的叶尔羌高原鳅,全长增殖到(3.52±0.015)厘米,生长较为迅速;相对生长率(58.37±2.21)%,超过了50%;绝对生长率为(0.12±0.002)厘米,生长趋势相对明显。相比对照组全长增加趋势较为缓慢,绝对增长率也较实验组低0.03厘米,其他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势,差异显著(P<0.05)。

表2 叶尔羌高原鳅体重性状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相对生长率、绝对生长率和瞬时生长率三者差异显著(P<0.05);两者体重也相差较大,生长趋势明显,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相对生长率(58.11±4.26)%,超过了50%;绝对生长率为(0.024±0.001)克,生长趋势相对明显,和全长表现相似。

表3 叶尔羌高原鳅其他生长性状趋势

从表3可以看出:三者不同养殖组的全长与体高、体宽、头长的比较中,30日龄和60日龄对照组,全长与体高和体宽比较中,差异不显著(P>0.05);与60日龄比较中,差异显著(P<0.05)。全长与头长的比较中,三者差异显著(P<0.05)。

叶尔羌高原鳅幼体在6-7月,由于幼体生长趋势优势,以多次少量投喂为佳,防残饵或残食行为,其为塔里木河特有亚冷水性鱼,幼体生长虽随温度升高出现生长加快趋势,但要确保一定的水深和水温,适宜的池塘水体是保障其生长优势的关键。

塔里木地区由于日照强、照射时间长,对于底栖的叶尔羌高原鳅不论是成体或是幼体,均需要一定的水体深度或遮阳等,尤其是对于具有较强应激行为的幼体极为重要。幼体栖息的水域生态稳定性要比成鱼更重要,因为在多次捕捞打样中,发现大量幼体聚集在空心菜浮床下面,这正好给予其庇荫和躲避的场所,与其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3.不同养殖模式下池塘水质指标的变化(表4)

从表4可以看出:自30日龄叶尔羌高原鳅幼体投放到架有浮床的池塘后,不仅幼鱼体重和体长发生很大的变化,其水质和浮床蔬菜的生长也随之发生变化。

表4 鱼菜共生养殖池塘水质指标的变化

两个试验池塘中,氨氮随浮床空心菜的生长出现了递减的趋势,溶氧出现了较小的增长趋势,对氨氮的吸收比例也很大,可以有效地防止氨氮含量过高、养殖鱼亚硝酸盐中毒问题;水温基本保持不变。

自试点培育幼鱼以来,池塘搭建生物浮床2亩,收割3~5次,空心菜重量达到55千克,额外增加蔬菜产量,按照当地市场价格每月可增加200元/亩的经济收益。

对于叶尔羌高原鳅养殖而言,其一,鱼菜共生模式下,鱼苗培育成活率78.5%,对照组仅56.0%,低于鱼菜共生试验组;其二,有效提高了鱼苗的生长速度,鱼菜共生养殖池塘试验组远大于对照组。

综合效益来看,本地池塘鱼菜共生系统种养模式较适宜种植空心菜,有效降低了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了水中的溶氧;抑制了病害发生,提高了池塘培育的成活率,维持了高速生长趋势,提供空心菜还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鱼菜共生养殖模式,对于土著鱼的增殖尤为关键,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明显。

猜你喜欢

空心菜日龄共生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空心菜大多重金属超标?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蛋鸡合理投料量
我家的空心菜
空心菜蜂蜜饮缓解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