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环水抱雒马井

2021-06-16杨卓如

大理文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德隆江流云龙

杨卓如

滇西高原气势磅礴,横断山脉怀抱里的云龙县,有三条洋溢着生命质感的江流:澜沧江、怒江、沘江。如果说澜沧江是一首奔腾万里气壮山河的交响曲,怒江是一支澎湃激昂粗犷奔放的壮歌,那么,沘江就是一首质朴本色的田园诗。当它一路澎湃地和这一片神奇的土地激情相拥的时候,一幅壮阔的高山大河相间的秘境瞬间就在这里展现。在沘江的两岸,有众多的美丽村寨和集镇。宝丰,就是一个静静地躺在沘江臂弯里的白族古镇。

宝丰古称雒马井。这里的白族人家世代以经营盐业为务,沘江的“沘”字即来源于白族语,白语称呼盐为“比”。“雒马”之称也来自白族语,白族有“勒墨”的别称(傈僳族人称白族人为“勒墨人”), “雒马”“勒墨”音近而同,雒马井即白族人开发的盐井。斯地自古因盐井的开发而兴,故以“井”称之。乍聽之下,这是一个充满民族特色与产业特色的名字。它乡土气太盛,无形中弱化了雒马井柔美的意境,冲淡了雒马井的风月情怀。了解了沘江的历史后,始知这种感觉或许来自于它那文人墨客的厚重叹息,来自它悲壮的筚路蓝缕开拓盐井的历史传说和世代生息在此的白族群众的胼手砥足的劳作。

宝丰,白族人的雒马井,是一座充满灵气和诗魂的秀丽小镇。当我们走进了这座白族聚居的古镇。我惊奇地发现,在这个离县城只有20分钟车程的地方,竟会有这样一座慢节奏的宜居小镇。在时间的长河里,这里一直都是一座不事张扬的古镇,现在这里还有什么呢?有的只是宁静,我慢慢走着默默地享受岁月的静好。悠长的巷道,斑驳的明清建筑,街旁各家各户悉心构筑的花台,静静地交替开放着四时不同的鲜花。在慢节奏的小镇,美食是一大特色。清晨,街头巷尾到处是饵块、热油粉、卷粉、凉粉、凉宵等白族特色的饮食,集市的喧嚣又渐渐解封小镇的宁静,食客们就着简陋朴实的桌凳,大快朵颐。这大约就是街子最不可错过的时刻了。

这里山中有村,村中有山,眼下江流环绕,山水相依,展现着自然的大方之美,是江流浩浩荡荡的壮阔之美,是人文荟萃的沧浪之美。缓缓走在街巷上,每时每刻都会浸润在浓郁的诗意之中。沘江与众多山溪的牵手,淙淙山溪投入浩浩江流的怀抱,群山拱卫,森林苍翠,白云袅袅,鸟语花香,更为这座曾经因盐业经济的繁荣而成为明清两代云龙州治所的小镇带来了梦幻般的诗情画意。

“在家常听水,出门便登山。空翠侵衣绿,残霞著屐斑。鸟声频悦耳,花色每开颜。更有关情处,江天月一湾。”清人张瑀的这一首五律,生动地描绘出了雒马井古镇的诗情画意。

街道上人们日常的挥手间,生活在岁月里的流传像是无数曾在雒马井开拓史上溢彩流光的影子。古代比苏人发现盐泉的惊喜,南诏清平官董成后裔董万卷等白族人开发盐井的艰辛,明崇祯二年云龙州知州钱以敬将云龙州府自澜沧江畔迁这里,作为云龙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余年的荣耀,是清道光十九年设立的龙门书院开启了云龙讲习和研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先河,这里还走出了云南高等教育的先驱、云南大学前身东陆大学首任校长董泽的佳话。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云集于这里的怀抱,浩如烟海的诗词文赋滋润了雒马井那迷人的美学风貌和书卷气,化为无数云淡风轻的暮霭,渗透进它的气魄和骨血,任人评说。这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滇西小镇,拥有至西汉年间设立比苏县以来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悠久历史,更是白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不仅是古比苏人在牧羊时发现盐泉等民间传说的发源地,也是云龙最早的历史著作《江外野史》《云龙记往》的作者董善庆的诞生地。这里又是一个具有独特白族文化传承的地方。从古至今,雒马井中有很多人善于用白族语撰写楹联,用白族语创作诗歌,用白族语撰写碑文。这里的白族踏歌“力格歌”具有浓郁的山地白族文化特色。这里白族人信奉本主“三崇老爷”,有一套祭拜的独特仪轨。

乡音总是令人倍感亲切。白族话是雒马井人日常交流的语言,是地域文化最醒目的标签。在听着他们的交谈中,那是一种铿锵悦耳、掷地有声的语言,有硬度亦有亮色的流畅,活泼明快的婉转,同时也是一种带有乡愁情结的雅俗共赏的语言,跟雒马井人说白族话,具有沘江流水一样婉转而畅快的特征。这也难怪,一方水土一方人。沘江的水, 九曲十八转穿古镇而过,它淙淙的浪花如泣如诉,荡漾着雒马井白族话的柔美和亲切。沘江在鳞次栉比的白族民居旁推波助澜,浩浩荡荡,烟波浩渺;这里的山,立于万顷碧波之上,奇峰耸翠,气势磅礴。

也许是受沘江盐井文化的浸润,澜沧江的粗犷、怒江的豪情,造成了生活在云龙县西部的漕涧人、旧州人的大气和豪迈,构成了那里的阿昌族、傈僳族、白族人的后裔们豪爽开朗的文化性格和生命特征。而沘江流域的雒马井人则厚道而不失聪慧,热情又礼节有度,性格开放,容人容事,热情好客,落落大方。这里的人还善饮酒,慷慨的酒文化是雒马井人待人处事的最好表达,女性的细斟慢饮尤其是酒席上的一大亮点。雒马井的白族女性饮酒后总是面带桃花,腮染红云,更显得楚楚动人。

这里有可考的悠久历史,有各种白族神话故事和“力格歌”等优秀的白族民间歌舞,而雒马井的迷人并不止于历史与神话的色彩。游历此地后才发现雒马井的美是实实在在的山河森林的美,更是实实在在的白族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美好生活的大美。

眼下三面环山一水穿行,站在的德隆山上领略到“擎柱一峰回地轴,劈开双峡放江流”的壮美景色和“万灶飞烟称乐利,五云绚彩纪文明”的盐业生产的繁荣景象;无论是晴是雨或是雪花飞舞,茶亭寺、白衣阁、玉皇阁、三崇庙、文庙等众多的寺庙都如神物一般笼罩着德隆山,它用无穷的吸引力与无形穿透力,矗立在德隆山之巅,散发着迷人的光辉;朦胧依恋着东山上那石砌的秀峰塔,见证着雒马井人古往今来的悠悠往事。与德隆山相距不远的象鼻山,迤逦延伸到沘江边,在多种古籍中出尽风头的砥柱桥飞架两岸,让两座大山牵起手来,碧水白云常年环绕,把雒马井这位临江梳洗的绝色美女装扮得更加楚楚动人。它是江畔的一个美丽人寰,奇花异草、古树怪石,满园芬芳,叫人流连忘返。

看着沘江流过宝丰的时候,从古镇的一侧静静拍打着江堤,形成一个美丽的江湾。这里碧波环抱,旁边屋舍俨然,村里深巷幽幽,古刹梵音,微风拂过林木蓊郁,绿草如茵,宛然碧玉浮江。站在森林茂密的德隆山顶上,眺望碧波荡漾滔滔南去的江水,我想起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由于有生于斯长于斯的白族人的悉心呵护,无论自然界的沧海桑田还是人间的风云变幻,都不能掩盖它的美丽。沘江的浪涛如水银般永远地闪亮着,大自然还经常装饰着它的容颜。没有任何暴风雨,没有任何尘垢,能使它的天生丽质暗淡无光。”

古镇紧靠着沘江,江水静幽缓慢地流淌着,两岸红椿树和樟木树、核桃树的葱绿和金黄的黄楝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不失和谐,河畔不时会有凉亭或回廊点缀成趣,绿树和垂柳轻烟一般的缭绕,和沿岸商铺古典的瓦顶飞檐互相呼应着,不经意地构成了一幅幅滇西峡谷诗意盎然的风景。

不远处就是沘江上有些名气的砥柱桥了。站在砥柱桥举目观望:错落有致的白族民居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精美建筑,也有简陋的一栋或者一正一耳的小庭院,各家窗上的雕花、斑驳的柜台、好像在向人们娓娓诉说着“雒马古镇,千年盐瓯”的沧桑,走在这条被马蹄磨砺出深深印辙的红砂石板路上,耳边仿佛传来了驮盐的马帮千年的历史回声,这一切,又使人情不自禁地激发出无限的遐想和思古幽情。时间飞逝,傍晚显得有点安静,江流无语,晚风呜咽,传送着沘江的浩茫和空寂,天光云影折射着长天和江水的律动。夕阳下的树影和月色下的江涛是不着铅华的流丽,那种久违的恬静和安谧产生了东方式的休闲情趣,令人驻足良久。这就是宝丰,曾经繁华喧嚣而如今静谧如处子的雒马井。

现今这里已经美得超然和沉静。吹吹腔古调,吹不散人心头的新月半弯;沘江云雾,朦胧中慢慢显现着今日浮玉苍茫的德隆山景。当繁华落尽,浊酒微温,多少豪杰和盐商富豪、马帮锅头、文人墨客青丝成霜鬓,只有雒马井古镇风采依旧。它微微颔首,再遥遥举杯,拈花微笑间,看尽天下悠悠之事……

猜你喜欢

德隆江流云龙
数字时代下大数据财务人才培养研究
怪刀飞合
拉玛德隆买“丑羊”
苏云龙作品
城里婆婆“嫌弃”我
感谢那个虫子
目 光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谁是偷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