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运重建的最佳时机探讨

2021-06-16陈海锋黄绍丹王少珠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冠脉斑块综合征

陈海锋,黄绍丹,王少珠

(茂名市中医院 特诊科,广东 茂名525000)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该疾病呈现多样化且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导致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引起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并发症。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效果不理想,约有40%~60%的患者存在血管病变,其预后效果更差[1]。研究[2]表明,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个体状况、风险评估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对于高危且严重患者,应尽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以重建血运,预防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是何时选择PCI手术治疗仍有争议。本研究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运重建的最佳时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3];②年龄>18岁,性别不限;③向患者讲述本研究分组原则,患者自愿参与,并在24 h内完成分组,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电图检查提示ST-T异常、至少两个导联心电图缺血型T波改变、ST段压低、ST段短暂性抬高;②既往有冠心病史;③既往有血运重建史;④心肌标志物异常升高,达正常上限。入院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4.18±3.91)岁;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4.85±3.8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早期介入治疗,研究组接受延期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入院24 h内行冠脉造影,研究组患者入院后进行病情评估,根据其临床症状选择是否接受PCI治疗。询问患者是否有服用阿司匹林或波立维,对未服用患者予以300 mg阿司匹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生产企业: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300 mg波立维(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生产企业:Sanofi Winthrop Indus trie),PCI完成后,予以100 mg阿司匹林、75 mg波立维,常规给予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ACEI、β-受体阻滞剂行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病变血管数、病变狭窄程度、支架置入数及术后并发症(PCI相关并发症及主要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CI情况研究组的病变血管数、病变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支架置入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PCI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PCI情况比较(±s)

?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研究组的PCI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与对照组的5.0%(2/4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346,P>0.05);研究组的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为0.0%(0/40),与对照组的2.5%(1/4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013,P>0.05)。

2.3 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随访结果比较[n(%)]

3 讨论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患者冠脉内血小板粘附聚集、不稳定斑块破裂、凝血因子激活而导致血栓形成,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冠脉不完全阻塞,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引发胸痛、胸闷等症状[4]。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升高,且逐渐呈现年轻化,加之该疾病导致的并发症及长期预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故而无法评估其预后效果。研究[5]表明,虽然住院期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死率为3%~5%,但对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的随访,病死率高达12%~13%。研究[6]表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入院24~72 h行介入治疗可有效避免心肌缺血引发严重并发症,而选择早期介入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尚不平稳,无法承受PCI手术的应激反应。临床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选择早期介入治疗及延期介入治疗。早期介入治疗能够明确诊断,进行血运重建,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治疗费用,但对于不稳定斑块及新鲜血栓存在一定的风险,影响治疗效果[7]。延期介入治疗则先进行抗栓治疗、对症治疗,能够使血小板钝化,使不稳定斑块变得稳定,从而降低PCI手术治疗风险。

目前国内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运重建的时间窗无明确定义。该类患者选择早期介入治疗或延期介入治疗均需考虑近期与远期预后效果[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病变血管数、病变狭窄程度低于对照组,支架置入数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延期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不稳定斑块变得稳定,故病变血管数、病变狭窄程度改善,PCI手术效果更佳;两组的PCI相关并发症、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延期介入治疗与早期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延期介入治疗能够使血小板钝化,稳定斑块变化,从而降低PCI治疗风险。

综上所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运重建选择延期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冠脉斑块综合征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考前综合征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