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价值
2021-06-16蒋富兵
蒋富兵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广东 惠州516000)
常规性手术能够有效切除病变结节,但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多,容易留下瘢痕,影响美观,进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1]。近年来,微波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术式,逐渐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中,对患者的创伤较小,颈部不会留下瘢痕,且理论上对患者造成的应激反应较小[2]。目前,临床对于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研究多集中在手术疗效、安全性等方面,对于机体应激反应影响的报道并不多见[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18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满足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标准;②符合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指征;③精神和认知正常,可配合完成调查研究;④非妊娠期或哺乳期;⑤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感染;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③既往外科切除术;④伴有严重心肝肺疾病;⑤甲状腺恶性病变。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9例,女50例;年龄32~64岁,平均(42.31±5.67)岁;结节直径12~40 mm,平均(21.37±2.64)mm;单发结节21例,多发结节38例;病理分型:结节性甲状囊肿48例,甲状腺瘤11例。观察组:男7例,女52例;年龄34~67岁,平均(43.05±5.81)岁;结节直径14~41 mm,平均(22.10±2.72)mm;单发结节23例,多发结节36例;病理分型:结节性甲状囊肿50例,甲状腺瘤9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对照组:行全麻,患者取仰卧位,稍微垫高肩部约15°。于胸骨切迹上缘约2 cm位置作3.5~7.0 cm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其皮下组织。游离颈阔肌下至胸锁关节,上至喉结,切开舌骨下肌群(注意切开时沿前正中线进行),使甲状腺暴露在术野中,切除甲状腺结节。观察组:手术体位及相关术前处理同对照组,术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IU22型)对目标病灶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定病灶的位置、大小等信息。以结节位置为依据,确定由颈外侧向颈中线穿刺或由颈中线向颈外侧穿刺的穿刺路径。采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并将利多卡因与生理盐水混合摇匀,将甲状腺与气管、食管、颈动脉及甲状腺后间隙依次分离。确定穿刺点后,作一长约1 mm切口,取病理组织送检。借助超声引导经皮将微波穿刺进入结节中,调节微波消融仪的功率至30 W,进行移动式消融。结节为囊性时,先将其中的液体抽出,随后再消融。消融结束后仔细观察,若未充分消融则补充消融。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评估两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白细胞计数(WBC)等。VAS评分总分0~10分,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于手术前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5 m L,离心处理,分离上层血清并保存。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AU5400)及配套试剂检测CRP。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OR,试剂盒购自上海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指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s)
?
2.2 机体应激反应指标术后,两组患者的CRP、COR、WBC高于术前,而观察组的VAS评分、CRP、COR、WBC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VAS评分高于术前(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机体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的机体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与该组术前比较,*P<0.05。
?
3 讨论
目前,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是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常见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其原理是在超声引导下将微波消融电极植入靶组织内,由电极发射电磁波产生微波能量并转化为热能,利用高温加热将局部坏死部位或组织消除并吸收,以此达到治疗目的[4]。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疗效较好。分析原因为,微波消融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术中融入微创理念,尽可能减轻对患者机体的创伤,同时借助超声引导定位,能更清晰地探查病灶、局部灌流情况,减少不合理操作甚至失误操作,进而提升手术疗效。
手术治疗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使机体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又与机体所受创伤密切相关,应激反应越强烈,机体所受创伤也就越大[6]。疼痛是反映机体应激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情况疼痛程度与应激反应程度呈正相关[7]。手术治疗会给机体造成疼痛感,因而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影响更小。机体受到创伤后,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等会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增加了CRP的表达,且随着创伤的不断增加,表达更高[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CRP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可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皮质醇是由肾上腺束状带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是反映机体应激反应的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使交感神经和垂体-肾上腺轴兴奋,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8]。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COR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种手术均会对机体造成创伤,进而引起COR水平上升,但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因其创伤小,进而COR水平上升幅度更小。手术造成组织损伤,会对单核巨噬细胞形成刺激,使内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加,WBC随之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WBC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种手术方法均会对机体造成创伤,但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更轻。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