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性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与安全性探讨
2021-06-16刘陈赵仁珍
文/刘陈,赵仁珍
难治性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占抑郁症患者的10%-20%,是抑郁症患者中治疗难度较大的类型,指的是经至少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而疗效不佳的抑郁症患者[1]。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会表现出与抑郁症患者相同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语言及动作减少,严重时会有自杀倾向,对患者自身的危害极大,同时也会对整个家庭,乃至社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来提高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对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以抗抑郁药物联合情绪稳定剂的药物治疗方案为主,但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欠佳,无法获得理想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且长期用药存在较大的毒副反应风险[2]。目前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逐渐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表现了较大的应用优势,为了提高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我科室应用改良性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其实施治疗,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7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①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7.3±5.7)岁,最短病程1.2年,最长病程5.8年,平均病程(3.8±1.2)年;住院次数2-4次,平均次数(2.8±0.6)次;双相障碍抑郁患者11例,复发性难治抑郁症24例。②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48.4±6.1)岁,最短病程1.5年,最长病程6.3年,平均病程(4.0±1.4)年;住院次数2-5次,平均次数(3.1±0.5)次;双相障碍抑郁患者12例,复发性难治抑郁症23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同时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实施。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病程1-7年患者;可按医嘱配合完成相关治疗;无药物过敏;②排除标准:入组前1个月内接受过电休克治疗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肺部感染等疾病的患者;合并双向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无法临床研究开展、中途退出的患者;对治疗所用药物存在过敏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改良性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前需禁食8h,并进行相关临床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治疗前排空大小便。治疗前30min监测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并准备好相关急救药品。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使用美国思倍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及机体情况进行决定。将电极置于患者两侧颞部,然后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给予琥珀酰胆碱松弛肌肉。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脑电图、血氧饱和度和呼吸[3-4]。
1.4 观察指标
①HAMD评分: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进行评估,评分在24分及以上为严重抑郁,评分在17-23分之间为中度抑郁,评分在8-16分之间为轻度抑郁,评分在8分以下正常。②认知功能:使用威斯康辛卡片检测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主要包括语言流畅性、视觉再生、连线检测完成时间、汉诺塔完成步数等检测项目,总分为64分。③治疗安全性:以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评估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包括头痛、失眠、视物模糊、口干、乏力、厌食等。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借助SPSS21.0进行分析,以(±s)、(%)分别表示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二者组间比较分别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评分,均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 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分)
2.2 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威斯康辛卡片检测评分,均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威斯康辛卡片检测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
2.3 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头痛、失眠、视物模糊、口干、乏力、厌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比较
3 讨论
改良性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是目前临床公认的一种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有效疗法,该治疗方式通过麻醉和肌肉松弛,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借助定量电流对大脑进行刺激,诱发脑内一次癫痫发作,其目的在于借助皮质脑电的广泛发放控制精神症状[5]。临床研究表明,该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可达到60%的治疗有效率,且临床研究报道指出,改良性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药物治疗和颅骨磁刺激疗法,具有明显优势[6]。
临床通过对改良性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作用机制进行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患者经改良性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后,其脑脊液中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及脑中腺苷酸环化酶的含量有明显上升。因此,临床认为脑脊液中5-羟色胺等物质的升高,脑组织合成腺苷酸环化酶的增加是改良性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抗抑郁症的基础。由此可见,改良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7-8]。
综上所述,改良性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水平,提高其认知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