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1-06-16刘霁玮
刘 军 刘霁玮 马 勇 杨 洋
(1.湖北大学 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2.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1)
1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与内涵
随着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专业人才的供给与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以“五个一”工程为新突破,倡议将我国旅游管理类专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十三五”规划提出将重点解决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的问题。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将在需求及质量上有更高层次的要求。由于目前高校对旅游人才培养规划尚未完全明晰,无法完全胜任引导学生合理进行职业规划的工作,进而使得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各行业对旅游从业者持有偏见、学生职业目标与就业偏好摇摆不定等问题愈发明显,最终造成了旅游市场与人才供需失衡的局面。因此,构建卓越人才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旅游管理专业是在市场需求导向下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培养的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强化学科自身特色并突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效果成为目前的首要问题。构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本位理论为基础,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为依托,以综合提高学生知识、技能与素养为目标,在导师制与项目制双重驱动下采取平台实践、竞赛实训、企业实操与创业实战四种方式,以分年级为阶段切入点定位于培养出能配合不同旅游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以时间维、空间维、关系维、生态维和价值维五个维度为有效载体发展学生多方能力,满足旅游市场人才供给。
2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过程
2.1 培养理念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培养理念,又称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根据企业实际岗位缺口中所体现出的行业要求成果来确定培养目标并制定培养计划的方法和途径。现今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旅游专业的内涵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价值,同时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企业对中端、高端的旅游人才需求。而OBE理念是在对各旅游企业不同岗位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专家的意见,以及在学校与教师共同沟通与讨论的情况下,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从而更好地帮助学校向市场输送人才,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最大化地应用于旅游行业中。
2.2 培养目标
以培养理念为立足点,将培养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素质目标三大类,如表1所示:
表1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2.1 知识目标
通过课堂获得的知识是第一步,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掌握一定厚度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扩展其专业视野。如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旅游接待业、旅游消费者行为等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除此之外,旅游管理专业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知识目标还包含与外界互动学习所习得的外来知识、吸收知识形成新层次信息的自有知识以及将理论付诸实践所产生的受反馈知识,在培养中完成学生对知识从了解到运用的转化。
2.2.2 技能目标
合格的旅游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分为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前者包括组织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应变技能及口头表述技能等基础能力,是不针对专业岗位而设置的目标,旨在为学生后续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提供处理问题的可持续技能;后者是与专业岗位紧密相连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专业核心问题时拥有熟练进行信息处理操作和应用的能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并在获取与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体系上有主动自学意识,达成独立完成专业工作的目标。
2.2.3 素质目标
素质是立人之本,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及专业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在具备正确三观基础上强化自身职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与职业素养。素质目标需要完成从感知到认同的内化,包含职业道德、全球思维、创新意识和文化修养四大类,即要拥有时代意识与国际视野,关注学科国际前沿信息;具备端正的服务奉献态度,并掌握创业创新活动所需基本知识,勇于尝试参与行业各岗位的各个环节,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2.3 培养过程
2.3.1 通识、专业认知阶段
新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所经历的角色与环境的转化,保留着对校园生活的憧憬以及对学习任务的热情。该阶段强调学生的通识教育与专业认知,重视人才培养的启蒙教育,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内涵与前景,把握专业培养计划目的。通识教育包含哲学、社会学、信息技术、语言学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还会开设管理学与经济学等学科基础课程,由此让学生提早了解专业基础知识。多样化的课程培养引导学生适时进入学习状态,完成学习与丰富的校园生活之间的时间分配。
2.3.2 专业基础课阶段
学生开始对专业方向有了自身理解,采取“4+3”的培养手段,即四门必修课程:旅游接待业、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旅游目的地管理与旅游学概论以及三门选修课程:导游学、酒店运营管理与实务和餐饮运营管理与实务。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以学科专业的视角看待旅游市场问题,该课程的设置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可操作性。从基础理论导入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业的总体认识;以各旅游岗位职能的原理、内容与执行方法为主线引导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理念;带领学生将理论知识实践于市场消费环境中,学以致用。
2.3.3 个性发展阶段
大三大四的学生有了更明显更不同的职业规划,不满足于完成任务以及获取分数,希望从学习中得到能力的提升,明晰未来目标。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发展,根据学生兴趣分别培养不同人才,给予他们发挥的空间,例如为继续升学的同学提供学习资料共享平台、学习场所以及咨询通道;为直接就业的同学提供高质量的就业辅导与招聘信息服务;为创业的学生提供“校企合作”对接平台等。
3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本文将从基础层、实施层与发展层三个不同阶段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构
3.1 基础层——“双元协同”
3.1.1 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即学生与教师根据彼此的专业属性进行双向选择,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将每位学生划分给一位专业课教师,教师在综合学生意愿与意向发展方向之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学生获得更加专业的指导,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对于想继续科研深造的学生会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高质量论文,并拥有参与导师课题的实践机会;对于就业型的学生,导师及时为其提供相关就业信息与最新就业政策,并合理开导学生的就业思维,带领学生参与“双创”项目培训,提高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
3.1.2 项目制
项目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与导师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学校与导师为学生提供活动策划和落地平台,学生要在概念和原理学习的基础之下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该模式要求学生熟悉项目建设流程并参与其中有意义的全部工作,学生与导师合作并协议规定项目中的分工安排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立体化管理思维,落实双方权利清单化,在项目驱动下彰显实践型教学育人效果。
3.2 实施层——“四实一体”
3.2.1 平台实践
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生态旅游研究基地、中国联通文旅大数据研究院、湖北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等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思路,为学生实践提供机会。生态旅游研究基地重点在旅游生态补偿、旅游绿色发展效率、旅游绿色消费三个方向;文旅大数据研究院则通过融合多源头产业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可视化旅游行业信息。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区域旅游规划、产业规划等开展实践研究。这些跨学科、应用性、开放式的研究平台打破了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通过引入先进教学案例并建设标准实践场地,在校内为学生打造与社会同步接轨的实践环境。
3.2.2 竞赛实训
以导游技能大赛与文化遗产知识竞赛为专业特色,辅以“大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小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原创性赛事以及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语言类竞赛,共同打造多层次系统化竞赛通道,鼓励学生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独立解决竞赛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营造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环境。
3.2.3 企业实操
以“校企结合”模式为依托,完成实操基地由高校向企业的转换,改善传统教师按章节授课的知识输出型教学方式,增加以实操过程为导向的任务型课程,打造理论教学、仿真练习与实训操作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力为目的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参加实操过程,在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下通过专业途径强化学生技能。以不输于企业入职前培训的规模调整实训计划并组织实训考核,结合互动式、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3.2.4 创业实战
通过加强对双创教育的资金投入与师资力量,突出对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重视,为学生提供来自专业教师团队的创新创业咨询服务。借助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重要创新创业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学练结合;鼓励学生与校外基地合作。充分利用专业社会机构、国内外院校精品课、网络视频公开课、慕课等优质课程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高校合作与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并加大实验教学公共平台向学生开放程度。
3.3 发展层——“五维耦合”
3.3.1 时间维
利用移动互联网,使课堂学习向课后延伸,打通多时段学习入口。各种即时通讯工具与第三方社交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条件,鼓励学生整合碎片化时间,在没有教师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下发扬自主学习精神,用自己随手可使用的熟悉设备高效学习。学生既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整合学习资源做到课前预习,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在课后及时解决课堂未了解透彻的问题。
3.3.2 空间维
除了在固定教室上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外,基于外界企业平台的实践教学创新了学生不同空间学习模式,空间拓展使得教学无边界。合作企业将结合本校旅游管理学科特点设计实践课程,从案例情景再现的模拟演练逐步到企业委托代培,帮助学生在校内校外不同空间转换时能用专业能力进行无缝接轨,使得教学活动不局限于校内开展,确保学生得到更多实践机会。
3.3.3 关系维
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师生在传统以教室为依托的教学情景下容易割裂彼此关系,形成单纯输出知识的教师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之间的单向关系。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则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途径对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加强学生之间合作与互动的机会,支持学生互相分享学习过程与成果,构建师生互动、生生融合的良性关系。
3.3.4 生态维
构建政产学研一体的人才生态链,紧密联系学校、企业与政府三方,在最新政策引导作用下开展校外导师制度,聘请行业内权威导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指导学生,落实校企联合需求。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打破学校资源局限问题,平衡多方人员配置互补关系,保证人才培养方向与行业发展一致,为学生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3.5 价值维
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有保障的自我发展平台,促进其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充分利用各项教育资源,积极主动参加建设性体验与岗位实践,厘清自身专业长项,更好地在课程驱动下获得能力提升;科学把关培养质量,努力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创造多赢局面,提高本专业教学水平并为行业输送各方面素质过硬的优秀专业人才,满足学生学习与教学发展价值诉求。
4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4.1 培养模式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本科生导师制与项目制双重通道下,通过平台实践、竞赛实训、企业实操和创业实战四种手段达到五维耦合目标,即构建学校、政府与企业三方合作体系,共同实施与监督人才培养全过程,最终培养出将课程与实践学习内容最大成果化的优质人才,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
4.2 课程体系制定
借助OBE理念打造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教科书为重点的传统教育模式转移为针对学生能力设计教学内容,结合行业空缺岗位,细分岗位所需基本能力与核心能力,按照不同能力分类安排课程教学,以更好建设当地旅游业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
4.3 教学模式创新
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积极利用信息化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摆脱教室教学时空限制,挖掘新媒体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合理分配“课堂+实践”学时,引导学生科学制定毕业后的规划,缩短学生在离开学校与进入社会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热情与认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
4.4 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通过优化现有师资聘任制度,打通具有丰厚一线经验和资源的专家或企业管理者进校承担教学任务的通道,保持行业优秀师资的引进;另一方面注重已有师资队伍的深造与培养,成立不同年龄梯队师资小组,促进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与学习以提升业务能力并积累行业经验。
4.5 企业平台协同
作为最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式,企业通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平台,达到学生在实习中长期锻炼的目的。校企合作为实践教学提供人才培养的全程保障,确保学生深入实习岗位体验,教师、学校与企业能及时把握学生实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确保最终从学校输出高标准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