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分析
2021-06-15顾文娟
顾文娟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更加重视初中道德教育组成部分中的道德与法治课。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也让其在日常的生活中按照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来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为了真正发挥出该课程对于培养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在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应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在体验中加深感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应用分析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该课程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完善其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形成道德与法治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极其重要。体验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全新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使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及法律意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教师要全面了解新课程和教学大纲改革的内容,对教学的方法及内容加以完善。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该课程不够重视,知识较为枯燥,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在其中融入体验式的教学理念,导入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改变传统教学下课堂死板、气氛不活跃的现状。教师结合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融入情景中学习和体验。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公民权利”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在课堂构建教学情境:小华邀请好朋友小明到家里玩,小明在小华的房间里看到一本日记本,趁没人注意,翻看日记的内容,同时知道了小华的隐私,第二天到班里大肆宣传,许多同学都在背地里偷偷议论小华,小华很难过。同时设置问题:小明做错了吗?错在哪里?如果你是小华,你该怎样做?让学生根据情景带着问题去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在行使公民权利中不能侵犯别人的隐私,同时也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受他人的侵犯,提高学生的隐私保护意识。让学生根据教学情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1]。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内容,创设和教学知识及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融入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能够深刻认识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体验式教学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课程和大纲的改革步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融入改革的新理念及方法以逐渐完善课程教学,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要全面掌握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优势,让其以小组合作融合的形式开展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科学合理地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例如围绕“老人摔倒该扶?不该扶?”开展辩论活动,还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扮演摔倒的老人、行人等,通过对话以及行为等让学生体验,通过辩论让其理解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在帮助别人时要学会明辨是非,保护好自己。让学生明白,帮助和关爱他人的方式很多,选择最佳的方式既能起到作用又不会让人产生误解。以这样的情景教学方式教导学生保持善良的同时,在复杂的社会中要学会辨别,在关爱和帮助别人时提高防范意识,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又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教学中,根据中学生渴望交朋友,又害怕朋友不理解自己的心理,那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教导学生应如何交友以及呵护友谊,发生矛盾冲突时要如何解决,以及网上交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简单地讲解相关的内容后,以小组的形式,学生自由讨论交友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当和朋友发生矛盾冲突时该如何解决,讨论交友有什么作用。此外,教师先要讲解网络交往危害实际的例子和交友的注意事项,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网络交友的经历,讨论网络交友的危害,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开展体验式教学,学生才能更加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突出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作用[2]。如在“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关键信息,要对相关的知识点深入地解读和分析,要在网络资源中查阅相关经典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分析案例中的关键信息,从法律层面完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学素材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再对涉及基本权利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同感,以及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的实际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加情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加情感互动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体验到课程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强化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点,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例如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級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的主人”,是为了让学生正面对待青春期的情绪,学会调整情绪和表达情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在这单元的教学中可以试着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试着让学生理解老师,教师可以先说出自己曾经所面临的问题,说出一些情感类型,并让学生结合自己讲述的情感类型,讲一个和自己相关的情感故事。如学生对教师所讲的情感感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个在生活中让自己开心的事例。此外,教师可搜集一些表达情感的图片,让学生指出每张图片代表什么情感,同时让学生思考表达的方式是否正确。教师还要运用自己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要加强和学生的情感互动。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学生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教会学生在成长中传递正能量的感情,增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课堂教学是双向的,只有真正发挥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需要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增强情感互动,让学生得到很好的体验,同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积极体验,在相互的讨论和交流中学习,增强课堂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四、通过实践活动,落实体验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生活化,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要切合实际生活,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要多以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式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落实到教学中,因此,开展实践活动能很好地让学生体验生活,获得实践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现阶段的初中生,对尊老爱幼、无私奉献、好人好事等都给予认同,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却很少参与这些活动。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先要对自己负责,明确自己的责任。学习“积极奉献社会”相关知识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利用周末或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到福利院看望孤儿,为孤儿们表演节目,使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帮助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扫卫生、聊天等,学会照顾和关爱他人;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积极参与活动,如作为志愿者协助交警引导路人遵守交通规则或参与城市广告与垃圾的清理活动,为美化城市做出贡献,同时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感恩父母。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生活中真实的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的补充,积极参加这些活动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包容和关爱他人,真正让自己参与社会中,走出家庭面对社会,能够锻炼其独立和服务的能力。因此,教师还要将教学范围拓展到课堂外,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動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收获,把课堂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与法治观。通过实践活动落实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体验中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为了有效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还需要不断在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观念,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郁智慧.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中学政史地,2020(5):51-52.
[2]叶珊珊.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