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涉农高职教育之窘及破解之道

2021-06-15井亚琼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路径探索民族地区青海省

井亚琼

摘要 民族地区农业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人才振兴目标的实现。选取兼备民族性和农业性的青海省为研究区域,以三维视角分别窥视高职教育体系中最直接参与者面临的主要窘况,发现农业专业认知固化、涉农专业低分化及民族化、师生民族比例失衡、农业人才供需矛盾、教学与管理职能混淆等因素为制约农业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阻力,并以此为基点,探尋民族地区农业高职教育发展之道。

关键词 农业职业教育;民族地区;教育窘境;路径探索;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0-026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0.06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Dilemma and Solutions of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With Qinghai Province as the Study Case

JING Ya-qiong

(Qing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Xining, Qinghai 810000)

Abstract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can help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talent revitalization in ethnic areas. In this paper, Qinghai Provin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both ethnic and agricultural aspects, is selected as the region of study, that it is probed into the main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direct participa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from a three-dimensional perspective. It is found that the mossbacked cognition towards agricultural disciplines, the low differentiation of agriculture-related majors as well as the imbalance of ethnic involvement and the imbalanc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aspect of ethnic member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agricultural talents, and the disarray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functions are the major obstacle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through this study, it is explored the solu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Ethnic areas;Educational dilemmas;Solution exploration;Qinghai Province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且将此列为我国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强化农业职业教育不仅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人才振兴目标的必由之径。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人才培养工作,除中央加大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外,各地方部门亦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减免学费、教育经费补助等民族教育恩惠措施[1]。就目前各项教育举措和成果来看,多聚焦于基础性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层面。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等职业院校要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明确了高职院校在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中的主体责任。笔者选取西部典型的兼备农业性与民族性的青海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其高职教育窘境梳理,尝试性探索一条适应民族地区特色的农业高职教育路径。

1 农业高职教育发展初探

民族地区农业高职教教育,顾名思义,应突出其民族性、农业性及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性。为体现出该研究建立在客观实情上的具备一定现实意义的研究价值,笔者从农业高职院校数量结构及专业回应性、招生规模及民族学生占比、专业设置中的民族特征为切入点,对青海省当前的农业高职教育现状进行多维审视,以使其最大化契合该研究主题。

1.1 农业院校数量结构及专业回应性

21世纪伊始,青海

并未存在独立的高职教育院校,青海大学为全省高职教育单一主体。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青海教育水平的提升,2000—2006年先后建立了卫生、建筑、畜牧、交通、警官等5所职业院校,2014年又相继成立了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城市技术学院和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数量的渐进式增加说明职业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然而,在全省所有的47所职业院校中高职院校仅占8所[2],其中仅有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1所涉农院校,这也是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层次低、农业院校数量少是当下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主要表象。

2.2 民族高职教师困境

虽然大多数民族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民族农业高职教育必须最大程度地体现民族特色,但受制于招聘机制、自身教育背景甚至学校管理体制等,工作难度有增无减。

2.2.1 招聘机制缺陷,教师队伍民族性结构失衡。

从近几年青海省各大高职院校教师招聘情况来看,多看重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学历层次和实践经历,对教师的民族背景鲜有提及,仅有少量较为敏感的学生管理岗位做出相应的民族要求。非少数民族高职教师固然专业功底扎实,但缺乏少数民族文化感同性,对少数民族学习习惯认知模糊,由此引致学生管理难度不断增加。《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高职院校扩招100万的战略部署,而当前高职教师编制有限且少数民族属性不突出,与少数民族生源扩张的供需失衡,将成为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阻力之一。

2.2.2 民族经验匮乏,学生管理缺乏人性化“软情怀”。

如果说制度化管理是管理的首要阶段,那么人性化关怀则是管理的升华阶段。农业类民族高职学生大多生活在广阔的农牧地区,从小以放牧为生,性格较散漫,加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礼貌教育”和“养成教育”匮乏,纪律意识不强,过于生硬的“条条框框”,难免会引发学生叛逆、不服从管理的负效应。为避免严苛制度管理的逆作用,高职民族学生管理应更多体现建立在民族文化、民族习惯之上的人文“软情怀”[10]。对于缺乏民族文化背景、又未接受系统化的民族学生管理培训的非少数民族教师而言,很难将此种“软情怀”应用于管理实践中,进而加大教育管理难度。

2.2.3 课堂教学的民族性诉求提升,教学效果堪忧。

传统的课堂管理注重以“课堂纪律”等制度化手段为主的外部硬约束,看似“和谐”的课堂氛围表象下实则隐藏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佳的“不和谐”本质。唯有发挥学生内在自主性,使学习变成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内生动力,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杜艳丰等[11]通过对农业民族高职学生的课堂研究发现,“说教式”“娱乐式”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农业职业院校民族高职学生的教育诉求,民族学生更希望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各民族特点讲授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干货”,而非一视同仁视角下的“通识”教育模式。笔者通过几年教学观察亦发现诸如民族政策与法规等民族性特征较为突出的课程,或农业专业课程中民族性特征较为凸出的内容,更易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民族农业高职院校教师如不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素养,即使再下大力气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也难以获得最佳教學效果。

2.3 民族地区农业高职院校困境

2.3.1 生源优势不足,就业需求扩张的结构性压力显著。

因对涉农专业认知不科学,高分生源往往首选非农专业,在“滑档”或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基于时间成本或经济成本的考虑才“被迫”学农,即使基础较弱的少数民族学生,也不愿意首选“挣钱少、前途小”的农业类专业,农业高职院校多以“低分生”和基础较差的“民族生”为主,招生难、生源差趋势显著。另一方面,对农业岗位 “穷”“苦”“累”“远”的习惯性定位,已然成为农业高职教育发展之掣肘,多数农学高职生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对农业岗位嗤之以鼻。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对高素质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农业职业院校面临 “入口”生源优势不足,“出口”需求扩张的结构性压力。

2.3.2 工作目标错位,教学职能与管理职能混淆。

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校园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的需要,应突出其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12]。因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国家发展的政治性诉求,结合民族地区的社会属性及高职民族学生占比大的教育实情,各高职院校不断强化民族学生管理,普遍采取的做法为实行辅导员和全员化班主任双重管理机制。大部分专业教师在授课之余须承担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是否具备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甚至成为某些职业院校教师职称晋升或评奖评优的“新常态”硬性指标。部分民族生源比重较大的院校甚至本末倒置,将民族学生管理置于教学工作之上,过分强调学生管理的首要性而忽视了职业教育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本质属性,专业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工作目标错位,严重影响农业民族高职教育质量。

2.3.3 招生权利扩张引发的教育目标异化。

2016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逐步形成省级政府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有特色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青海省积极响应《意见》要求,多元化招生形式,通过自主招生、中高职“3+2”对接、初中后五年制等形式,招录了一大批少数民族考生。多元化招生模式促进社会享受教育资源的公平性,然而,数量增加往往伴随质量下降的矛盾。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完成招生人数的量化指标,不断降低录取标准,更有学校将招收民族生源数量的多寡等价于其社会教育贡献的大小,此初衷虽善,但难免会有重社会责任轻教学质量的工作目标异化之嫌。

3 民族地区农业高职教育出路探寻

针对青海省民族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其出路,从而体现农业职业教育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3.1 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夯实民族教育和农业教育基础

政府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应扮演好其在民族教育中的“引路人”和“捍卫者”角色。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应明确树立民族教育责任意识,不仅在制度顶层设计层面强化对民族教育的重视与支持,更要在民族教育实践中发挥好指引和保障作用。尤其加大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环节的保障力度,在传承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均衡、全面地在民族地区开展汉语言、普通话等普适性教育。在财政允许的前提下,结合当地产业及人才需求结构,适当增加农业职业院校的数量或提高农业职业教育层次,支持各类高等教育中“农”字专业的建设,鼓励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增设或调整农业性及民族性显著的专业或课程。

3.2 发挥民族优势,提升“农字”职位社会地位

农业虽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但二元格局的不均衡发展及涉农岗位收入水平有限等因素,已成为农业高职院校吸引优秀生源的主要阻力。虽然国家已在农业高等教育、民族职业教育方面加大了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但仍然无法改变农业专业低分化的普遍现象。因此,政府应发挥农业地区的民族优势,通过拓宽融资渠道、产业升级、研发民族特色农产品等途径不断提升第一产业产值,提高民族地区“农字”岗位待遇水平,在就业、社会保障等关系民生的多领域向“农”字岗位倾斜,逐渐瓦解社会对农业岗位“穷、苦、累、脏”的固化认知,促进公众树立积极正向的农业职业价值观。

3.3 规范农业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权利,优化生源质量

教育主管部门须根据当地学生实情,在划定合理的自主招生分数“下限”的前提下,综合院校的规模、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高职院校民族学生招生比例,实现民族学生院校分布平衡化、专业选择机会均等化。在保证结果导向的招生合理性的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好过程监督作用,从院校招生人数的确定、招生程序的规范、招生过程的合规等方面予以指导,避免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权力膨胀而引致的“农字”专业生源低分化、民族化的恶性循环。对于第一志愿填报农业专业且被录取的少数民族考生,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执行一定的学费减免或生活补贴政策,鼓励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学农队伍。

3.4 构建完善的人才引入及培养机制,树立正确的农业价值观和民族责任感

民族高职教师除了具备懂理论、会实践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了解民族习俗、掌握民族学生心理的文化能力[13]。在民族院校高职教师招聘环节,须根据专业特点和学校管理要求,在专业和学历达标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民族教师的招聘比例,尤其要强调学生管理岗位应聘者的民族文化背景。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能够满足农业岗位需求和突出教學实践需要的在职教师培训机制[14],利用校企合作、进修等形式,鼓励教师深入农牧地区、农业产业基地,提升教师的农业专业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农业价值观。民族地区还要注重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满足民族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情感依赖,缩短由语言不通导致的师生文化距离,增加教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教育责任归属感[15]。

3.5 完善民族地区农业高职院校的体制机制,加大农业院校政策支持力度

近几年,国家事业单位改革风生水起,高职院校也加入了此浩荡的改革队伍。事业单位的改革和转型无疑是利国利民、带动经济发展的良举,但在政策设计与执行中应避免因忽视民族类和农业类高职教育特殊性而产生的 “同质化”现象。如隶属于青海省交通厅的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其专业多对接产能较高的第二产业,无论改制成差额拨款单位或是取消事业编制,均不会对其产生实质性经济影响,反而有助于其提高专业建设和产业接轨的自主性。而隶属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的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是青海省最为典型的同时具备民族性和农业性的高职院校,由于其专业的限制性和产业支撑的有限性,改制有可能损坏其原有的利益格局,甚至带来一定的发展阻力。因此,应充分认识农业教育和民族教育的殊性,在顺应体制改革大潮的同时,给予此类高职院校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3.6 架构开放型多元共治模式,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减负

教育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形成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治理新格局[15]。基于青海省少数民族学生比重大、管理难度大的实情,应重新审视高职院校内部“教”“管”不分的传统治理模式,让专业教师抽身于繁杂又耗时的学生管理工作,但受制于师资、财力等客观条件,校方的“教”“管”分离势必造成资源的极大内耗。因此,应充分践行“开放共治”管理理念,多维化高职院校管理主体,构建政、校、企联合治理新模式。教育主管部门应继续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环节下狠功,在不断提高通识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文化教育,尤其加大礼貌教育和养成教育力度,把好学生管理“入口关”。行业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或毕业招聘环节中,重点考察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校内表现,把好学生管理“出口关”,进而形成一种外部约束、内部治理从“入口”到“出口”的系统性开放管理模式,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自己责任的非均衡格局,减轻高职教师管理负担。

3.7 创新民族特色农业专业体系

虽然青海省现有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社会人才需求的各领域,但民族特征仍不显著。基于此现状,各高职院校应结合青海省多民族农牧大省的客观省情,不断优化和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的需求的变化,动态化、常态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修订,尤其在“农字”专业中突出民族属性,适当增设、调整适应民族学生发展的专业和课程。在专业教材的编撰及修订中,以少数民族文化背景和教育背

景为切入点,避免教材与现实脱轨,架构与学生民族属性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农业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理连.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审视、体系构建及其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15(6):99-102.

[2] 王海春,王荣.从数据看新时代以来青海职业教育发展[J].青海交通科技,2019(4):40-45.

[3] 青海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青海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4] 王颖.高职院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6(14):241-242.

[5] 王荣,尚玛.青海藏区藏汉双语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4):118-120.

[6] 沈高峰.论农业现代化背景下高等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中国农村教育,2018(15):25-26.

[7] 林建华.三农情怀教育对高职学生农业就业意向的影响[J].职业教育研究,2017(12):50-54.

[8] 董海燕,何正东.农业职业教育发展70年:历程、成就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6):34-41.

[9]李艳华,胡佳.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分析[J].河南农业,2016(9):8-9.

[10] 赵伦芬,张克荣.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的高职学生管理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7(4):68-71.

[11] 杜艳丰,梁海清,段耀辉,等.德育课“任务驱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行情况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8):23.

[12] 蔡舒.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及应对措施[J].教育现代化,2019,6(3):133-135.

[13] 陆海棠.民族院校教师教育的现实困境和策略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5(3):73-76.

[14] 达万吉,桑国元.优秀少数民族教师的特征探究:基于多案例的理论构建[J].教师教育研究,2019,31(6):70-77.

[15] 杨新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现实境遇与发展路径: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4):74-80.

猜你喜欢

路径探索民族地区青海省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