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2021-06-15李红星佘昭威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共享机制教育资源京津冀

李红星 佘昭威

摘 要:京津冀教育资源失衡问题由来已久,如何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搭上共享快车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研究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首要途径。基于此,简述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着重分析当前京津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京津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关键词: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0-0131-03

引言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正式出台后,京津冀三地正式开始落实从首都的优势辐射、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指导规划。根据纲要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规划,须明确三地功能地位、统筹三地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使其分工合力,让城市的综合承载力与内涵发展水平均达到最佳状态。这一切的布局调整与格局变迁,必然会伴随大量人口的迁移,而教育资源是人口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京津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合理建立对三地协同发展效率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概述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当前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促进公共服务、交通、创业、生态等众多领域或产业链发展,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例如,推行京津冀交通一卡的使用,目前已经覆盖9个城市,三地的一体化交通网正在加紧建设中;而卫生医疗领域,在三地医疗卫生组织的大力配合之下,已有多个合作项目成功启动并逐步推进。除了交通与卫生医疗,京津冀教育资源共享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已“教育服务均等化”为主要方向,2014—2019年间,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成功建立,并开始招生;河北省的6所职业院校正式加入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北京师范大学于天津武清成功建立了基础实验学校;北京化工大学正式开工建设秦皇岛校区……总之,京津冀三地教育协同发展以建立联盟校为主要的方式,截至2020年,已经实现了100余所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的帮扶,教育协同发展的整体规模还在逐步扩大。

二、京津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模式并非国内首例,“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经验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后,比较之后发现,当前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相对较为滞后,尤其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资源布局非均衡性特点较为明显。

1.京津冀基础教育资源对比分析。表1显示,京津冀基础教育阶段,生师比存在明显差异,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最大差高达12.10。生师比越低,说明教师资源越丰富,由此可见,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普通初中,北京市的教师资源明显优于其他两地,河北省为最末,教师资源处于不均衡状态。教师数量过少,导致每个教师负责的学生数量会增多,这不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情况,最终对教育效率和效果造成负面影响。除了数量,教师质量对基础教育质量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统计发现,京津冀基础教育阶段的专任教师资源学历情况也存在一定差距。下页表2显示,以小学和普通初中为例,北京、天津、河北省各学历层次的专任教师在其教师总数中的占比情况。其中,本科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比最多,除河北省小学本科教师占比为45.43%,其余都在70%以上。另外,硕士学历的专任教师比较高,除北京市普通初中研究生教师占比为16.02%,其余都在10%以下,且河北省小学研究生教师占比为0.46%,初中研究生教师占比为1.80%。由此可见,京津冀三地的教师学历水平处于一种不均衡状态,北京市地区的教师质量要明显高于其他两地,且以河北省的教师总体质量最低。

2.京津冀中职教育资源对比分析。表3是京津冀三地中职教育资源差异对比结果,可以看出,三地之中,河北省地区的人口总数、中职院校数量、毕业生数量都明显高于其他两地。同时,根据仪器设备资产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天津市的仪器设备资产值最低,河北省为最高,这与河北省中职院校数量较多有很大关系;在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河北省明显低于其他两地,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京津冀高职教育资源对比分析。表4为京津冀高职教育资源的差异对比结果,三地之中,河北省地区的人口总数、高职院校数量、毕业生数量都明显高于其他两地;而根据师生比反映出的失衡情况可以明确,河北省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这对教育协同发展而言,不利于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有关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方面,河北省生源偏多,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只有0.76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万元,同时也远低于北京市的4.03万元。可见,京津冀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问题,不利于高职层次教育协同发展的推进。

总的来说,京津冀三地当前的教育资源配置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且整体向北京市倾斜,河北省最弱。当然,除了上述差异,京津冀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特征,还体现在学科教授点、高等院校教育经费、高水平师资等诸多方面。以高校教育经费为例,以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按照地区经济实力与“985”“211”高校数量分配的,这也是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一贯原则。但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角度开看,这种教育资源分配方式致使三地教育资源处于极度不均衡状态,妨碍了分配的合理性。据统计,北京市“211”高校的数量大约是天津的7.7倍,是河北省的23倍,导致教育经费向北京市高校过度倾斜,而河北省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此外,京津冀的博士生、硕士生学位授予点数量差异也很明显,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三地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对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形成阻碍。

三、京津冀協同发展背景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教育领域的共享机制建立势在必行。对此,必须重点解决当前三地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笔者在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树立京津冀教育协同理念。从“长三角”“珠三角”的情况可以看出,若要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须得从全局视角出发,树立起京津冀教育协同理念,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广大师生以及居民共同参与教育协同治理,让共享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利用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实践操作提高教育资源共享效率和效果。只有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努力克服短期的功利思想、政绩诉求等,以共享共建的长远利益为总体追求,才能更好地实现京津冀教育领域的协同发展。

2.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机制。京津冀教学协同发展开展至今,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存在共享层次不高、内容有限,甚至是形式主义等问题,而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办学主体较多,各自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了“各自为政”的不良现状。对此,首先需要通过广泛调研了解不同办学主体的利益诉求,进而在当前教育共享机制的基础上,突破其进一步发展的机制壁垒。在此过程中,可以激励机制为主要手段,协调各方、统筹规划、整体运作,尽量兼顾到每一个主体的效益与公益,最终形成和谐的机制环境。

3.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大平台。随着京津冀教育领域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教育资源共享的多方主体之间,也需要加深合作层次,逐渐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就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有很多项目停留在考察协商、协议等战略规划层面,虽合作意向已经达成,但落实和推进较为困难。对此,可以通过打造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大平台,制定清晰、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也可以为相关项目的推进提供实践案例参考,落实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意向。该平台的后续更新和完善,要紧随时代变化,实现线上线下教育资源的渠道开拓与整合,为学生提供在线报名、学习、考试及毕业设计等一站式服务;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在线教学设计、课程制作与上传、教学管理等教学支持服务;还可以为学校行政工作提供学籍管理、考务与教务工作管理等功能……为京津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打造一个方便、快捷、一站式的网络平台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正式步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因此,教育领域的协同发展也必须加紧建设,但至今为止,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仍旧存在。对此,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研究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多项统计数据对比发现,无论是基础教育、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都明显倾向于北京,而河北处于弱势,如此明显的差异对京津冀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协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此,本文建议從树立京津冀教育协同理念、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机制、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大平台三个方面出发,打造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京津冀教育领域协同发展的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璐,李雪星.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路径研究——以京津冀模具现代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20,(8):29-34.

[2]  杨永芳,王崇彩.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8):142-145.

[3]  张丽.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创新行与思[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0,(2):70-77.

[4]  曹连喆.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智库时代,2020,(14):134-135.

[5]  沈玉宝,赵朝峰.京津冀终身教育协同发展的传播机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0,(3):65-72.

[6]  郑国萍,李潇潇.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办公自动化,2020,(5):33-37.

[7]  桑锦龙.持续深化新时代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9,(12):122-128.

[8]  赵娟娟,耿博超,吴荣荣,苑园园,王岩.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路径模式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9,(4):76-77.

[责任编辑 马 学]

猜你喜欢

共享机制教育资源京津冀
京津冀协同发展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基于互联网技术下实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机制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亚欧博览会绿地后续利用与共享机制研究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