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智能制造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1-06-15隋秀梅徐宇卉刘瑞佳
隋秀梅 徐宇卉 刘瑞佳
摘 要: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建设项目于2018年8月在吉林省教育厅立项建设,本项目建设的理论研究于2018年12月立项为吉林省职业教育技术学会重点研究课题。历时两年的研究与建设,我院智能制造工程创新训练中心较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并初见成效。目前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又将作为一个重点建设单元进入新一轮建设和承载新的任务,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拟在“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实现高水平产教融合和示范性引领作用,现将前期建设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给未来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程训练;创新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1-0072-05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Engineering Innovation Training Center of Changchu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as approved in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Jilin Province in August 2018.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his project was approved in December 2018 as the key research subject of Jilin Voc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Society. After two years of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Innovation Training Center of our college h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task, achieved the expected goal and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At present "double-high pla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en launched,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will be as a key construction unit into a new round of construction and carrying the new task. Now the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situation is summarized to provide basic data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futur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better sum up the experience and find out the deficiency, and it is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high level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the exemplary leading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double high plan".
Key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training; innovation platform
職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2018年底立项之初正值教育部启动“双高计划”(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计划中拟定集中力量建成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服务创新平台,我院智能制造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建设项目承载着我院智能制造类“高地”+“平台”两大建设任务,从工程训练中心的机制建
设、管理模式、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工作,在建设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为长春市、吉林省、全国职业院校的创新训练中心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也在为下一步国家级高水平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打下基础。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背景分析
1. 国内现状。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实训基地)借鉴本科“工业训练中心”“国家重点建设示范中心”等经验,在“十一五”质量工程的推动下已有较快速的发展速度,“十二五”期间建设速度持续走强。但在“十三五”期间,对应新时代、新形势下工程训练中心面临新问题及新挑战。
新形势一是经济快速增长,需要实训基地建设要持续跟进;二是国家经济战略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实训基地及时调整,在这一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探索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 国际现状。国际上,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最为典型的是德国“双元制”和澳大利亚TAFE模式下的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模式,“双元制”模式使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与企业员工培训合二为一;澳大利亚注重政府投资和企业赞助,职业学校内实训设备数量充足、设施完善、技术先进,教室就是实训室,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便于实施“教、学、做”一体。教学与生产融合,学生实训与企业员工培训同步。以上两种模式均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始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教育,在校企协同共建实训基地(技术技能平台)建设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好的借鉴。
(二)建设基础
1. 硬件条件基础。我校组成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的四个实训基地,其中3个为教育部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为教育部确定的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中心。4个基地具有教学设备资产值11866万元。总面积为10000m2,主要包括金工实训场、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区、数控设备装调区、工业机器人实训区、信息技术实训区(室)等50余个实训室,设备800余台套,能满足2000名学生同时进行实习实训。
2. 教学改革基础。学校为国家示范校建设院校,“十二五”期间,展开了系列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进入“十三五”,专业建设及改革成效又有大幅提升;本项目所在团队就曾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2018年10月);国家示范专业点2个(数控技术专业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省品牌专业群2个(数控技术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等教育部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教育部骨干专业。
3. 校企合作基础。全国首创“引项目进基地、引企业入校园、引产品入教学”的“三引进”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并注册成立了非独立法人的“学生实习实训中心”,开展对外服务与产品生产。多年来积累了较多的合作企业,合作项目、合作类型,2018年联合34家公司成立了智能制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联盟,形成了双主体共建、学徒制培养、订单班、协议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产教协同技术研发服务中心,校企共同开展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1. 建设思路。对接“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和我省中东西“三大板块”及“双高”建设需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主线,重点建设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工程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工程创新能力培训平台和工程技术创新促进平台等四个平台,系统发挥中心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在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
2. 建设目标。将我院智能制造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建设成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科学、硬件条件完善、资源共享度高、管理现代化,集工程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具有区域性中心作用的工程创新训练中心。
三、建设内容与成效
(一)建设内容
我校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活动平台、技术培训平台和技术促进平台等四个平台建设,在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和成果孵化等方面协同创新,实现人才培养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能力等全方位提升,从而提升中心层次和水平,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度,逐步形成校企业合作长效机制。
1. 工程训练實践教学平台建设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和改革教学方法三个方面。
(1)深化“双主体”办学,开展校企联盟培养
我院轨道交通专业群与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多年来深度合作,形成了“双主体”办学模式,双方共同组建的城市轨道类专业首批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验收;智能制造专业群与吉林省模具工业协会建立起校会合作机制,实行专业大类招生制度改革,学生入校用一年的时间,对产业、企业和岗位进行了解、认知和熟悉,再进行选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宽基础、重核心、多方向,灵活不失精准;自动化专业群与武汉华中数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定制式“四年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8年12月,我院召开了智能制造校企联盟大会,汇集了国内特大型央企、大中型国企、外企、合资等各类企业40余家,与2018级750名学生面对面对接,目前已成立了“一汽轿车检测班”“海尔质量班”“福耀班组长班”“一汽解放工业机器人班”“华中数控智能产线班”等10余专业方向冠名班,这些班由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将企业的岗位工作任务转换成企业课程前置到学校的各学期内,使学生学习更具有体验性、真实性和实践性。截止2020年7月末,这些专业方向冠名班的学员,已经完成学校课程和部分企业课程的学习任务,与其他非专业班学员相比较,提前3-6个月进入企业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尤其在2020年遇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工和学生就业两难的问题。
(2)构建“四阶式岗位能力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构建“四个层次”岗位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四个认知”实现“四个能力”的培养(见图1)。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岗位基础能力实践、岗位核心能力实践、创新+职业素养实践、岗位综合能力实践的“四阶式岗位能力递进”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经过职业规划即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创新能力的训练过程,逐渐增强职业能力(图2)
(3)模块化课程设计与1+x认证有机结合
通过集中实训周(如:金工实习、电工实训、企业认知等单项专业技能训练)基础训练,实现学生对岗位基础能力和工业系统的认识;通过集中实训+课外(如数控车工、维修电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等核心岗位技能证的考取)的工程体验、达到对传统制造技术及现代制造技术的了解、熟悉与掌握;通过课外和假期第二课堂(如技能竞赛集训、专项专题设计等)工程创新训练,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员职业意识;通过校企合作(预就业顶岗实习、项目化毕业设计、企业技术服务等)以大工程意识为背景的综合训练,在实践中运用与检验其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个认知”即在四个层次的支持下学生完成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后,达到从工业系统认识、传统制造技术了解、现代制造技术掌握到工程创新认知的建立。
(4)完善“五位一体”的工作室教学模式
2014年以来,学校依托省教学名师、省长白山技能名师、长春市教学名师和技能名师和长春市技能大师,先后成立了各级各类工作室18个。几年来,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通过名师引领,全员参与,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技能竞赛项目、教师研发项目、校企合作项目、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开发多类型、不同层次的实践项目;开发资源丰富、技术先进、开放共享的项目化实践课程、立体化实践教材和优质信息化实践教学资源;引入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和自主、合作、探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打破教室与车间、学校与工厂的界限,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学生在完成产品或者作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形成车间与教室一体,实训氛围“双元化”,教师与师傅一体,教学主导“双师化”,学生与学徒一体,培养主体“员工化”,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习过程“生产化”,作业与产品一体,运行方式“市场化”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
2. 工程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建设
近年来,依托“创客空间”和SIYB、KAB两个创业培训平台,从创新创业基地、名师工作室、大学生介入计划中筛选和培育创新创业项目21个,给予教师和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场地、项目、经费等支持,覆盖校内学生2500余人,创新创业培训3100余人,高校教师培训680人次,参与省内外创新创业训练营125人。将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和合作的校外企业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即使教师的科研成果得到了转化,又培养科技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推动学生创业和就业。
3. 工程创新能力培训平台建设
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厂等方式,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激励政策,为教师提供教学和科研便利,为企业员工提供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加强教师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企业员工的工程素养和职业技能。
近年来,学校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两个省级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与长春市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的省级中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工作,面向智能制造技术领域优化培训内容、增加新的培训基地2个,申请1+X认证试点建设项目13个;在企业创办教师工作站3个,面向中高职和本科学生开放,面向长春市中小学生职业技能体验,年培训、考核、体验人数10000余人次。
4. 工程技术创新促进平台建设
按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原则,投入5000余万元,在原有基础上智能制造、西门子电气控制、工业互联网等关键设备,完善多专业交叉融合的技术平台,充分发挥机电技术研究所、校企合作研发中心等研究机构的作用,联合校内外的科研力量,参与长春市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校企协同攻关,近两年内完成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申请28项,公开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500万元以上,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转移体系,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二)建设成效
智能制造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建设的重点是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难点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创新点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将科学、技术同产业紧密连接起来,针对行业、产业创新和转型发展中的共性难题和关键技术,联合校内外的科研力量,协同攻关,加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研究的关键问题。
1. 软硬件条件更加完善
借助目前正在实施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按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原则购置和引进设备,补充和完善现有实训条件,建成由机械制造类、自动化类、城市轨道交通类各专业有机融合,实现体系化教学实训、服务于区域企业资源共享的应用技术技能创新平台。
2. 创新训练体系更加科学
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实践训练、应用项目研发、技能竞赛、创新科技项目、教师应用项目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企业员工创新能力培养为活动主线,以持续孵化创新人才和创新项目为目标,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创新训练模式,探索“大工程”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3. 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深入研究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多渠道进行校企合作,构建校企 “共建、共管、共用、共赢”可持续发展机制。形成完善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新的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
4. 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中心面向学院装备制造类和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在跨类专业融合上, 面向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探索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工程训练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 社会服务能力大幅增强
做好吉林省“双师双能型”等师资培训项目和技能鉴定,年培训和鉴定人次达到1万人次。以企业教师流动站、技术研究所、校企协同创新研发中心等机构为依托,面向中小企业的升级转型,为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创新攻关等技术服务。
通过对高职院校智能制造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创新了吉林省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模式改革, 按照目标驱动思路,通过研究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平台、工程创新实践活动平台、工程创新能力培训平台和工程技术创新促进平台等四个平台建设,实现人才培养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提高了行业企业参与度,逐步形成校企业合作长效机制,提升吉林省职业教育的综合竞争实力。
四、结束语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教发展部署,加快现代职教发展,适应我校“双高计划”建设发展,打造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依据吉林省及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向 “智能制造”产业链,建立集 “产、学、研、赛、训、创、培”七位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化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基地对接吉林省支柱产业,对标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和实训基地配备标准,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我院各专业(群)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到2023年建成支撑区域产业发展、引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地方特色、高水平的国家级标准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葛新锋.依托工程训练中心提升中学物理教师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Z2):64-66.
[2]王秀梅,胡蝶,房静,等.工程训练中心利用多學科综合优势开展创新教育的探索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2):6-9.
[3]周屹峰,罗士平.建设工程训练中心 促进学生就业创新能力提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1):37-41.
[4]张霞,葛海波,李国辉,等.依托工程应用训练中心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7):20-22.
[5]陈悦.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219-220.
[6]李颂华,高龙飞.建筑产业化背景下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为例[J].沈
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3):310-314.
[7]卢健,魏德强,王喜社,等.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工程训练中心创新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9):42-43.
[8]王银玲.依托工程训练中心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02):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