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研究院旧藏一叶回鹘文《阿毗达磨顺正理 论》残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2021-06-15张铁山皮特·茨默

敦煌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敦煌研究院

张铁山 皮特·茨默

内容摘要:敦煌研究院藏有一批不同文种的各类文献,内有不少回鹘文文献。本文首次对其中一叶回鹘文《阿毗达磨顺正理论》进行原文转写、汉译和注释,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敦煌研究院;回鹘文;《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中图分类号:H211.4;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1)02-0028-04

Research on a Fragment in Old Uighur of

the Abhidharmanyāyānusāra-āstra from the Dunhuang Academy

Collection

ZHANG Tieshan PETER Zieme

(1. Institute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s,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2. Turfan Studies Center, German Academy of Science, Berlin, Germany)

Abstract:The Dunhuang Academy has a collection of nearly sixty fragmental Buddhist scriptures written in Old Uighur script that were collected and donated to the academy either by previous generations of researchers or by famous local residents of Dunhua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fragment of the Abhidharmanyāyānusāra-āstra from this collection with transliteration, Chinese translation, commentary, and discuss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text.

Keywords:Dunhuang Academy; Old Uighur; Abhidharmanyāyānusāra-āstra

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收藏了一批不同文种的文献残片,其中有回鹘文残片数十片。这些残片是老一代敦煌研究人员或敦煌当地的名人收集并捐献的。2014年7月在敦煌研究院彭金章先生的建议下,决定对这些文献残片进行研究,敦煌研究院与中央民族大学签订了合作研究协议。后研究工作因故延迟。最近,在敦煌研究院科研处李国先生的帮助下,这批旧藏文献残片的研究重新又提上了日程。本文刊布一叶回鹘文残片,编号D. 0909,长21.4、宽8.8cm,两面书写,有上下墨色边栏线。正面存文22行,背面23行,两面文中多处夹写汉字,右边残损。背面另有1行汉文经名和卷次、叶码“顺論 苐五 十四葉”(图1、2)。该经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以下简称《顺正理论》)第5卷第14叶残片。文书背面左边有“任子宜”红色印章一枚,说明该残片原为任子宜收藏。任子宜,甘肃敦煌人,解放前曾任敦煌民众教育馆长、教育局局长等职,与于右任、张大千、向达、阎文儒、夏鼐等均有交往,收藏有敦煌写本,并多为珍本秘籍。除汉文外,任氏所藏兼有回鹘、西夏等文字以及刻本、版画和文物拓片等。这些文献后归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收藏[1]。

一 回鹘文原文译注

1.  回鹘文转写

2.  汉译文

正面:(1)等镜,可以(2)成为触。眼等(3)根于二十种(4)色等。若(5)于一相可(6)取定汇总。全部十一(7)种触(8),思考重负(9)之人如渡水,(10)取定境一般。(11)所以此色等境。(12)触相总(13)取定故。又(14)此为边际等相(15)之意。此(16-17)宗不許,所成色(18)性。故(19-20)不可谓经部。又如说(21)一法。色(22)等虽如同一个。

背面:(1-2)取定别相(3)非定总相(4)之意。(5)与色等境(6)总相是同一(7)的缘故。眼(8)等根,相(9)等境不取(10)之因,故于总相(11)是同一的。色等(12)意乐,耳等(13)根非取(14)定意乐之因,故这些(15)总相是同一(16)之意。(17)亦是眼等(18)五根,又眼等(19)五根所取,(20—21)成大过失。又(22—23)同一相……。

3.  回鹘文原文注释

参考文献:

[1]魏锦萍.任子宜与敦煌文物[J].丝绸之路,2001(3):56.

[2]百济康义.ゥィゲル《阿毗达磨顺正理论》抄本[J].佛教学研究,1982(38):1-27.

[3]庄垣内正弘.ウイグル文《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大英图书馆所藏Or.8212-75Bから[J].内陆アジア言语の研究:第3号(1988年3月刊),1987:159-207.

收稿日期:2021-01-10

作者简介:张铁山(1960-  ),男,新疆昌吉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

皮特·茨默(Peter Zieme),男,德国柏林科学院吐鲁番研究中心教授,从事西域古代语言文字研究。

猜你喜欢

敦煌研究院
基于文化元素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数字时代敦煌研究院的文化传播研究
段文杰先生对北石窟寺文物的断代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
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
谈“瑰宝”档案库——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及保护管理